今日凉山 今日西昌 今日德昌 今日会理 今日会东 今日宁南 今日普格 今日布拖 今日金阳 今日昭觉 今日喜德 今日冕宁 今日越西 今日甘洛 今日美姑 今日雷波 今日盐源 今日木里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今日西昌 > 正文

一对母子的美丽心愿: 让更多人爱上彝族服饰

来源:西昌都市报 2019-08-12 07:43   https://www.yybnet.net/

文/图本报记者寒梅

7月26日至28日,由中共西昌市委宣传部、西昌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西昌市国资公司及凉山州贾佳服饰承办,西昌彝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西昌·凉山彝族传统火把节暨《魅力中国城》文化旅游博览会·天府旅游名县联盟活动彝族服饰文化展演”,在大凉山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成功举办。

此次火把节彝族服饰展演活动里的彝族服饰,全是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服饰传承人贾巴子则,以及凉山州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的马泽博所设计的。

子承母业挑起重担

传承发扬推陈出新

贾巴子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服饰的代表性传承人,凉山州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创始人、凉山州彝族服饰文化研究会会长、凉山州第三产业领军人物、十大感动凉山人物。

出生在金阳小米奥乡的贾巴子则共有两个孩子,从12岁就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服饰制作的她,从1991年丈夫离世后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来到了西昌,租了一间10余平方米的门市做起了彝族服饰生意。20多年过去了,公司虽然运营得较好,但想把彝族服饰发展得更好、让更多人知晓并喜欢、让公司在市场上运营良好,还需要做很多努力和创新。

2014年,贾巴子则想让小儿子马泽博帮她打理公司,但刚从成都完成室内装饰装潢学业的马泽博最初是不愿意的。“最开始母亲开店时,是没有学徒和帮手的,我和哥哥就是她的学徒。”他说,从小学起,他和哥哥每天放学回家后就会帮母亲做衣服,直到初中以后,母亲想让两个孩子以学业为重,才另请了帮手。

从初中起,马泽博总是会在假期或空闲时帮母亲熨衣服、做家务等,随着服饰订单量的增加,门市上出现了很多女性长辈,性格叛逆的他渴望自己的空间,有时会贪玩和偷懒,不愿和长辈互动。

但是为了彝族服饰事业,也为了母亲,马泽博还是回到了公司,但自己所学的室内设计与服装设计,虽然都是对色彩搭配、设计美感有极高要求,从功能上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从剪裁、设计上无从下手的他,又花了一年的时间去北京服装学院进修后,才回到公司,全程参与服装设计制作的每一个环节。

2016年,马泽博开始参与公司的运营与行政,除了运营和行政工作外,还要设计服装,从画图、定样、不断修改服饰以达到预期效果,到最后的成品制衣呈现在眼前,他都要负责。为了替母亲分忧排难,挑起公司重担,也为了传承彝族服饰、彝族文化,并对其进行创新,使其发扬光大。他每年都会外出采风,定期购买相关书籍,并一直在关注品牌发布会,经过3年多的学习和经验积累,他将彝族服饰不断推陈出新,把彝族文化、文字等融入进服装设计中。

“我们近期会将彝文书法运用在设计中,以前我们也将毕摩经文的文案(图案花纹)嫁接在了服装及饰品中。”他说,除了设计外,他们还对客人推出了“私人订制”,不仅推荐款式、面料,还会根据对方的心意、穿衣场合、舞蹈风格等进行推荐。

困难虽多仍有信心

另辟蹊径长远发展

生活中并非事事顺利,但依然要有信心面对。工作多年以来,马泽博发现,公司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人才的缺失。他得知有许多凉山人在广东等沿海的服装厂打工,却不知自己家乡有此需求。此外,受传统、老一辈观念的影响,学服装设计方面专业的,最后也去考公务员或者当老师了。人才难请,是事业发展的困难之一,彝族服饰行业的一些低价恶性竞争,也导致了他决定今后不再做私人订制。

他介绍道,他以前制作的新娘装或晚礼服盛装,好面料、精做工,利润却被市场越拉越低。然而,市场上某些商家却将他们衣服上的5排花纹改为2排,以此节约成本。到最后,一件新娘装只能赚一百多元,除去房租、水电等费用,利润更是微乎甚微。

马泽博决定不和其他商家打价格战,将发展重心转移到生活常服上,他希望市场更好成长,更远发展下去。

“想要长远发展,想要在市场上存活下来,就要不断思考、不断突破、不断尝试。”他说,接下来,公司将转型为品牌打造,每年分为春冬、秋夏,推出应季的、老少皆宜的生活便装,定期对产品进行发布和销售,侧重于大众化、常规化,给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

贾巴子则创立的凉山州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首批“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彝族服饰产业园”的发起单位和责任单位、四川省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凉山州彝绣产业示范基地、凉山州妇女创业就业示范基地等,并建立了中国彝族服饰展示馆。

多年来,贾巴子则举办和受邀到州内各县市参加各类彝绣培训班,为脱贫攻坚产业脱贫贡献力量,培养了许多彝绣人才,公司的非遗扶贫工坊帮助许多建档立卡妇女完成了就业。她和儿子马泽博设计创作的服饰被带到外地进入了全国人民的视野。此外,该公司也是许多领导、旅行团调研和参观的基地。每年寒暑假,公司都会接待来自全国10余所学校的学生进行三下乡活动,帮助研究生完成论文,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期调研的全省示范基地,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大家的赞誉。

“每一次领导或团体来参观,我们都会认真做好准备工作。虽然这些都是公益性事业,没有收入,做起来也很累,但我觉得累也值得,因为这是一项伟大的民族事业。”马泽博告诉记者,母亲在他和哥哥大学毕业后,做了一件自己一直渴望完成的事情——建立起免费开放的中国彝族服饰展示馆。展示馆从以前的1000多平米,换址后扩展到了现在的2300平方米,从最初的装修到现在的运行,一共借贷了几百万元,4年下来,还欠债180多万元。展示馆虽然耗费了许多精力、金钱,但他们从未想过要放弃。

学习母亲勤劳自律优点

愿更多人喜欢彝族服饰

虽然在工作中,马泽博和母亲会不时有些分歧,但他认为那是观念不同所造成的意见不统一,但每次事情到最后,都能得到最好的解决和处理。从小到大,他都很敬佩母亲,想学习她的勤劳和自律,公司里的大小事情,母亲总是每件事情都亲自参与、亲力亲为。

例如有客户来订舞蹈服装,贾巴子则会从选料、设计、裁剪、缝纫、制作上都参与或监督,每个流程每个细节都亲自把关、不容错过。最后,她还会去演出现场,告知或帮助演员如何穿戴服饰才最轻松、大方、美观,服饰调整到什么样的角度才能更好地有助于节目舞台效果。

他想向母亲的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学习,也想学习母亲的勤劳、自律、责任心。他说:“母亲每天早上6点半起来,总是第一个到公司,有时下班回到家中都已经晚上8、9点了,但她还会做剪花、盘扣等手工活。母亲做彝族服饰和他人不同,她是把发扬彝族服饰作为终身事业来奋斗。”

提到彝族服饰,马泽博认为,彝族服饰传承千年,文化渊源深厚,他们全家靠它赖以为生,他和哥哥依靠它完成学业、长大成人、开创事业,所以彝族服饰又像自己的另一个母亲,从它那里他得到了很多,他从小到大感知它的魅力,一心想让它发扬光大。不管做再多事情,历经再多苦累,最终目的都是希望它越来越好,愿更多人了解、喜欢、爱上彝族服饰。

还让马泽博感到很欣慰的是,他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创业,从事着有关彝族服饰的行业,看到这样一群有素养有想法的年轻人对彝族服饰进行传承、创新、发扬,百花齐放,让他愈发有信心将彝族服饰带向全世界、介绍给全世界、让更多人喜欢。

新闻推荐

骑行路上的欢乐 西昌自行车友群穿越大箐乡

牧民赶着羊群归家。骑行途中偶尔也会遇到艰难险阻。西昌自行车友群的骑友们。山梁上的羊群低头啃着嫩绿...

西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一对母子的美丽心愿: 让更多人爱上彝族服饰)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