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新生儿救治能力建设”县级项目在四川启动
家庭与生活报讯(李圆圆记者王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是联合国以及
各国政府持续努力的方向。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大多数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但绝大多数的县级医疗机构新生儿医疗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尤其是医护人员技术欠缺,需要进一步的培训,同时部分县缺乏及时救治新生儿的专用设施和设备,所以这就是我们成立这个项目的初衷……”
5月17日,儿童医健基金会“中西部新生儿救治能力建设”县级项目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启动。四川省卫健委妇幼健康处副处长雷激、儿童医健基金会(CMF)CEO龙菁、中国项目总监李桂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社会工作部部长刘玉楣、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科主任步军、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阳光梦想基金主任王晓燕、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心连心公益基金何胜、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刚、副院长蒲杰及相关部门科室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据了解,从2012年开始,儿童医健基金会先后在四川省绵阳市、巴中市、雅安市、达州市以及凉山州开展了“新生儿救治综合项目”。通过人员培训、设备捐赠和系统优化,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巴中市中心医院、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雅安市人民医院以及西昌市人民医院建立了新生儿救治中心,并建立了转诊系统,大大提高了当地新生儿的救治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了当地新生儿死亡率的降低。
为将云贵川三省成功的“新生儿救治综合项目”向更多的省份扩展,基金会计划在5~7年内,开展“中西部新生儿救治能力建设”项目,将原来只是在地市州的项目向县级纵向延伸,以促进各项目地新生儿救治能力的发展,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需求。该项目资金预算约1.3亿元,由儿童医健基金会与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阳光梦想基金共同筹集资金。
当天启动仪式上,来自绵阳市三台县妇幼保健医院、游仙区妇幼保健医院、江油市妇幼保健医院、北川县人民医院等医院的12名新生儿医护人员,将作为首批培训人员,在省妇幼保健院开展为期半年的脱产培训。试点成功后,还将在全国其他地区推广该模式。
接下来,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还将承担对全省妇幼保健院的业务指导、科研教学、技术培训等公共卫生职能。张刚表示,此次作为儿童医健基金会省级培训中心,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将根据儿童医健基金会提出的总体培训计划,量身定做培训计划,使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确保实效性,为该模式在全国的推广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全省儿童带来更多的福音。
新闻推荐
1998年7月,雅安地区公路路政管理大队正式设立。2009年6月,雅安市公路路政管理大队更名为雅安市公路路政管理支队(以...
西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