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凉山 今日西昌 今日德昌 今日会理 今日会东 今日宁南 今日普格 今日布拖 今日金阳 今日昭觉 今日喜德 今日冕宁 今日越西 今日甘洛 今日美姑 今日雷波 今日盐源 今日木里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今日西昌 > 正文

丘陵村村史馆:记录艰苦年代留住乡村记忆

来源:西昌都市报 2019-05-09 08:13   https://www.yybnet.net/

丘陵村村史馆:

艰苦年代

留住乡村记忆

今年2月底,西昌首家村史馆——樟木箐乡丘陵村史馆正式亮相。村史馆通过图片和实物结合的方式,向外界展示了丘陵村的发展历程和特有的“茅坡樱红”风情,以及全村的历史由来、村容村貌、产业发展、党建工作等。4月23日,记者走进丘陵村村史馆看到,一张张老照片,一份份老物件,仿佛都在诉说着村里的过去,这里的一切记录了丘陵村的艰苦年代,也充分展示了丘陵村丰富的文化底蕴,留住了乡村记忆,让村民找到了根、找到了魂。

文/图本报记者寒梅

村名的由来和留下的传说

村史馆展示“茅坡樱红”风情

西昌市樟木箐乡丘陵村地处西昌西北方,距城区25公里,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共286户1386人。明朝嘉靖年间,为避战乱,古丘陵人从广西沿海迁徙至今丘陵村。今日丘陵村,举目山绿水碧、林木幽深、百年花果、蓊郁茂盛;放眼望去,鸟语花香、流汁淌蜜、特色民居、林下悄隐。这里集休闲度假、采摘体验、旅游观光为一体,村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美满!丘陵村还是西昌“乡村八景”的起源地,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盛产樱桃。“茅坡樱红”指的就是丘陵村的樱桃,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大乡村旅游品牌。

村名的由来和留下的传说

丘陵村村名的由来,村史馆记录有“村名三变”:丘陵村系二半山区,明嘉庆因避战乱,始有人居,因漫山茅草,房盖茅草,人穿茅草故世称茅坡。荒凉、贫穷,曾深深地烙印于这个名字中。公社化时,更名为樟木公社第五大队。1982年樟木公社改名樟木箐乡,茅坡因丘陵地貌故得名丘陵村。

说起丘陵村,西昌人不约而同地都会想到“茅坡”,想到“樱桃”。在丘陵村,有一个从老一辈人的口中留下来的传说:翼王石达开率部队从滇黔入川,路过此处,在休息空档,石达开登高处,看到茅坡虎踞龙盘,樱花争奇斗艳,觉得这就是世外桃源,于是在此地扎营大请将士。其中一个将军喝醉了,躺在樱桃树下睡着了,梦中梦到一个美人,美人告诉他:“如果想要见我,就不要再跟石达开走了。”将军正想问缘由,就梦醒了,梦醒后将军想了想,跟着翼王打仗这些年,险象环生,却还没有成就,自己也累了,于是趁天黑,不告而别。而后听说石达开兵败自杀,觉得是仙人救了自己,就在茅坡隐居,照料樱桃树。

还有一个传说,经老村支书孙发友口中传出。1952年,孙发友任丘陵生产大队大队长(即当时的村长),1958年至1976年任支部书记,直到2004年退休。在孙发友的记忆里,小时候的他常听大人讲,以前的茅坡有很多庙子,例如“飞来寺”“白龙庙”“李家庙子”等,庙子一多,村子就显得尤为热闹,在一棵大沙树下,经常会站着一位漂亮的罗汉小姐,逛庙子的人总会特意路过大沙树一睹她美丽的容颜,所以这条路上的人很多。后来便有人在村里各条通往各个寺庙的小路上,摆上小吃食品售卖,为大家提供饮食服务,相当闹热。

村史馆展示“茅坡樱红”风情

现在,樟木箐乡丘陵村是“茅坡樱红”国家3A级景区,国家级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生态文明示范村。经过多方努力,今年2月底,西昌首家村史馆——樟木箐乡丘陵村史馆正式亮相。村史馆通过图片和实物结合的方式,向外界展示了丘陵村的发展历程和特有的“茅坡樱红”风情,对“茅坡樱红”景区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提到樟木箐乡,大家都会对茅坡樱桃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村史馆内可以看到,墙上展示着茅坡樱桃的照片,照片里的樱桃鲜红饱满,令人垂涎欲滴。樟木茅坡海拔1800米左右,光热充足,出产的樱桃无污染、无公害,由于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樟木茅坡樱桃所产大樱桃肉厚个大、色泽红润、鲜嫩多汁、入口甘甜,口感极佳,是凉山州知名鲜果,茅坡樱桃已获农业部授权的大凉山特色农产品标志认证。

茅坡樱桃有现在那么好的知名度,这与丘陵村的发展历史有关。家住丘陵村三组的孙发友是以前的老村支书,今年84岁的他在村里修起了一栋宽敞漂亮的橘色小洋房,“三老干部”的他每个月还有政府给的补助,现在他每天都会去樟木箐乡赶场,和老伴儿的日子那是过得红红火火。

谈起丘陵村的变化,孙发友感慨良多。上世纪50年代,丘陵村靠返销粮和借销粮过活。1972年以前,行路难是制约茅坡发展的最大难题,上下茅坡仅有几条泞泥小道,村民生产生活物资全靠肩挑背扛和马帮运输;用水上,茅坡仅有两条水沟,且落差较大,取水困难,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生活上,茅坡地理位置差、物资匮乏,荒凉、贫穷曾深深烙印于此。

现在的丘陵村,全村有118家农家乐,而最开始开“农家乐”的,也是孙发友,但那时候是不收钱的。1961年后到1984年前,孙发友经常在自家屋子里招待亲朋好友,客人们摘樱桃、吃农家饭,相当热闹。到1984年左右,孙发友自家的樱桃摘完了,就让客人去别的村民的果园里去摘,有的村民象征性地要收点钱,有的不收钱。上世纪70年代,还处于计划经济,商品无法买卖,只有自己食用,茅坡的樱桃或是招待亲朋,或是给孩子作为可口水果代替零食。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从1985年开始,村民们见孙发友家中客人不断,十分热闹,所以也纷纷效仿办起了农家乐,摘樱桃吃饭都要收费了。90年代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家不仅办农家乐,还把樱桃拿出来卖。到了21世纪,“茅坡樱红”还被誉为西昌乡村旅游第一景,从2007年举办首届樱桃节以来,至今已也成功举办了十一届樱桃节。至此,茅坡樱桃深入人心。现在,茅坡樱桃更是通过上下线两种渠道经销售商、电商等销往各地,西昌的旅游经济发展给茅坡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下转23版)

新闻推荐

邛泸景区美如画

西昌市荣获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后,迎来的首个“五一”假期游客爆棚。邛海泸山景区成为省内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据统...

西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丘陵村村史馆:记录艰苦年代留住乡村记忆)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