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窑了,师傅们愉快地将烧制好的陶罐取出。
普通的陶泥在师傅的手里,神奇般变形成待烧的陶坯。
陶工正在搬运陶坯。
陶工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黝黑的脸庞就像陶土的颜色,质朴而刚毅。
安静的做坯车间里,放满了各式各样的陶坯。
西昌缸窑观海湾旁的山坡上,有个窑厂,生产日用土陶器皿。
走进窑厂,这里没有城里的喧嚣,烧制好的日用土陶成品,无序地堆放在坝子里,斑驳陆离的陶器碎片随处可见。几个年轻的陶工正在搬运陶坯。见有生人进来,两条宠物小狗“汪汪汪”狂吠,似要挣脱绳索,以尽忠心护院。
据师傅们讲,这个窑厂的历史不长,是在一个闲置下来的工厂上建起来的,但具体的情况他们也说不清楚。师傅们全都是自贡来的,烧制老百姓家里平常用的水缸、酒罐、泡菜坛子、花钵等土陶器,个别时候也按顾客的要求烧制一些特殊用品。生产方式上,采用传统的“龙窑”烧制和手工制作。观海湾“天下第一缸”前的“福、禄、寿、喜”,以及点缀在景区里的那些缸子就是出自他们之手。
这里没有老板与工人之分,老板也要亲自做坯装窑,大家愉快地做工,每个人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黝黑的脸庞就像陶土的颜色,质朴而刚毅。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土陶器,每一件都出自他们普通而又非常神奇的手,一坨陶泥,在他们的手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妙手天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土陶器逐渐走向冷寂和衰落。但好在,还有这些最后的泥瓦匠在安静的角落里,默默坚守着……
文/图本报记者钟玉成
新闻推荐
关注肺龄 促进肺健康 西昌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红围巾”公益项目获患者好评
开展疾病宣传教育活动,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哮喘和慢阻肺等疾病的相关知识。医护人员耐心讲解,帮助患者更科学地认识疾...
西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昌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