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凉山 今日西昌 今日德昌 今日会理 今日会东 今日宁南 今日普格 今日布拖 今日金阳 今日昭觉 今日喜德 今日冕宁 今日越西 今日甘洛 今日美姑 今日雷波 今日盐源 今日木里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今日西昌 > 正文

“2”路公交车沿线的老味道

来源:西昌都市报 2019-04-18 07:37   https://www.yybnet.net/

寻找西昌美食

在mp3还很流行的时候,很喜欢坐公交。戴着耳机,看着窗外,随公交车穿过城市的清晨、黄昏和夜晚,看晨光渐渐舒展,等街灯次第点亮。

后来渐渐发现,人少的公交车上,除了可以不被打扰地想心事,还能看到沿线人气爆棚的餐饮店。哪家看得流口水了,就在附近下车,尝尝鲜,大多都不会让人失望。

在西昌众多的公交线路中,2路车在我心里始终有一席之地,就算是上班地点变更,或者车辆线路调整,也总有许多需要乘坐它出行的时候。

这条公交线上,有伴随我们长大的几十年老店,也有随着新区开发迅速崛起并在市民心中口碑、风味俱佳的新店,下面便一起来看看。

食物不仅是解决温饱的物质能量,在某种意义上,食物更是承载着记忆片段和情感符号的精神链接。近几年,《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悦食中国》、《一城一味》以及《日食记》等等美食节目,成功地将中国美食文化的精髓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心里。

地处川滇结合部的大凉山各地毫不匮乏美食文化,凉山州府西昌更是让这些美食文化落地生根,并繁衍出了极具西昌特色的美食文化。这些美食文化有的已经走上了国际舞台,而更多的却待字闺中,深藏在西昌的大街小巷。

习惯了每次吃饭开车或打车,你有多久没有坐着公交车去寻找美食了?在公交车上颠簸,看着窗外街道向后倒退,前方目的地就是美食,这种感觉是多么惬意。

《西昌都市报》美食栏目,陆续推出《西昌公交美食》系列报道,邀您一起坐着公交去尝遍西昌的美食。

几代人的传承与坚守

(老号凉粉)

凉粉对于爱吃辣的四川人来说,总有一种莫名的诱惑。但好吃的凉粉店,却是不多见的。西昌马水河算是一个特例。

马水河的凉粉一条街,远近闻名。你只消往那儿一站,络绎不绝的食客,和交替往来的美团外卖小哥便足以证明这里的人气。

在这条街上,有一家老号凉粉传了几代人。它也曾给我和高中闺蜜留下过许多美好的回忆。

那时候,每周放学,用一周省下的钱,和闺蜜相邀去那里吃凉粉,是一件让人充满期待的事情。用料足的蘸碟配上口感筋道的凉粉,再加上无可挑剔的刀工,让人百吃不厌。只是看着,也不由得咽口水。就算从旁走过,也能闻到熟油辣子从店内飘出来的香味。吃完之后,满足而快乐。

如今,多年过去了,每次走到这里,依旧会进店吃上一碗,庆幸味道如初。因为味道和食材的保持,这里人气不减当年。

老号凉粉对于这个“老”字当之无愧。这家店始于80年代,从小地摊逐渐发展为门店,属于家族生意。现在的老板叫杨生贵,店是他从父辈手中接管过来的,一同传承的还有“诚信经营”的理念。

“保证真材实料,每一盆给多少粉,有严格要求,一点也不能含糊。火候也得到位,一锅凉粉至少要搅三个小时。”杨生贵说,特别是米凉粉,搅动的过程不能偷奸耍滑,不然味道就会大打折扣。

真材实料、味道好,让老号凉粉口碑持续上升,加上又有群众基础,客源还在不断扩大。这段时间,每天能卖出差不多30盆凉粉,周末的时候销量还会翻一番。

“一般我们都认到你们家吃,油茶面小娃娃都可以吃的,放心。”老顾客光顾时熟络地和杨生贵打着招呼。这里除了凉粉外,还能吃到油茶、串串等传统美食。“一点都不夸张地说,我们家的凉粉已经吃了好几代人了。”杨生贵有些自豪地说。

因为生意好,家里人都来帮忙。杨生贵退休后,也会将生意交给子女打理,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用他们一家对美食的情怀和对“诚信经营”的坚持,让西昌人一直都能吃到家乡的老味道。

毕业多年依旧心心念念

(六中路口臊子粉)

这是一家没有悬挂招牌,但名声响亮的米粉店。它的人气有多旺呢?就是,常常没有空座,但也无法阻挡食客一定要吃上一碗的决心。即便是搬个凳子沿街坐下,也能吃得美滋滋。

第一次知道这家店,是因为几年前的表弟。那时候,已经从西昌六中毕业多年的他,对母校附近的这家粉店始终念念不忘,硬要拉着我陪他去吃。

“不就臊子粉吗?真有这么好吃?”当时的我,心有疑虑,但也相信吃货弟弟的味蕾。

果然,粉一上桌,香气扑鼻。嫩绿的小香葱搭配精心炒制的臊子,有颜值也有口感。臊子的香醇厚,伴着筋道香糯的米粉,瞬间唤醒味蕾,让人食欲大增,即使食量不大的人,也觉得点小碗意犹未尽。

店内,一桌子原本陌生的人,有时会像熟人一样谈论米粉的味道和用料,并一致认为真材实料,回味无穷。而这,和老板张树惠多年来的坚持是分不开的。从1998年至今20余年,张树惠始终相信,只有确保食材和口味不变,店才开得长远。

她至今铭记当初沿街摆小摊的初衷:保证好食材。“我们选的都是猪夹子肉,啥子病死猪肉、母猪肉,上不了我们的桌。”她认真地说,就连最不起眼的花椒,也是精选100多块钱一斤的,劣质香料一律不用。米粉更是和供货商充分沟通后特制的,口感独特。

光有好食材还远远不够。张树惠每天5点半起床,熬汤、烧水,陆续开始各种准备工作。汤汁是用大骨熬制的,为了保证新鲜,每天现熬。臊子是用柴火灶上的大锅翻炒的,这样可以迅速留住猪肉的鲜香。

因为食材好、味道香,每到中午,粉就有可能卖完。熟客如果来得稍微晚些,会小心翼翼地问一句,还有粉吗?如果得到肯定的回答,会面露喜色,暗自庆幸。

这家店平均每天可卖出150斤米粉。有人去成都,会特地过来打包一份拿走,还有人甚至愿意出50块钱的跑腿费,只为打包一份在马道吃。店里的员工忙完后吃上一大碗粉,也觉得美滋滋的。

“我的东西放心吃,我女儿怀孕的时候,一样坐在门口大碗大碗地吃。好多客人还说,他们是吃我们家的粉长大的。”张树惠得意地说,充满了底气。

靠着好口碑和好味道,食客一年比一年多,在餐饮业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店铺每年业绩稳中有升。

张树惠觉得,自己的米粉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因为自己怀念老味道,所以一贯坚持原汁原味,不喜欢用大量香料堆出来的重口味。

食客从来都是挑剔的,也只有纯碎的口味,才能让他们20年来情有独钟。

治愈系牛肉汤锅的诱惑

(飞哥翘脚牛肉)

香喷喷的清汤牛肉锅,配上小米辣蘸水,有几个人能抵挡得了这美食的诱惑。特别是在西昌的阴雨天,看着锅里腾起的热气,没有比这更治愈了吧。

位于2路车终点站大凉山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这家飞哥翘脚牛肉,用一锅锅精心熬制的牛肉汤征服远近食客。“牛肉好嫩,汤好鲜,赞……好久没有光盘了,飞哥翘脚牛肉,你值得拥有……自制西米露,看上去毫不起眼,尝起来惊艳众人……菜品很多,老少皆宜……”这是客人给出的普遍评价。

飞哥翘脚牛肉除了主打牛肉汤锅外,还推出几十种特色菜和自制小吃。因此,来这里吃饭,常常可以满足一家人的口味。加上味道好、上菜快、分量足,这里人气逐年增长。

和那些几十年的老店相比,这家店显得过于新了些。2015年至今,不过短短4年。但这4年,它用好味道为自己积累越来越多的顾客群,也于今年2月让店面扩大了经营。

翘脚牛肉是乐山特产,老板娘林燕一家是乐山人。因为她先生曾在西昌呆过11年,对这座冬暖夏凉的小城有特殊感情,所以选择在这儿开店。先生是这家店的主厨,手艺是从婆婆那儿继承过来的。

“我们一家人,对做吃的可能还比较有天赋吧,做出来的味道,客人比较喜欢。”林燕说,他们做事不喜欢偷工减料,即使是一锅牛肉汤,至少也要熬制4个小时。为了保持味道不变,他们严谨认真,骨头、香料、肉杂的搭配比例精确到了克。

“酒香不怕巷子深”,慢慢地,越来越多人知道了这家店,还有许多人从长安、西客站,甚至是乡镇那边慕名而来。

不过,一开始,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地处新区,起初店里人气并不旺。后来,随着附近小区陆续交房,居民纷纷入住,这里也变得热闹起来,也让店面和小区居民互相成全。

新闻推荐

西昌阳光学校举办春季田径运动会

田径赛场上的飒爽英姿。本报讯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挥洒着阳光的气息。日前,西昌阳光学校第9届春季...

西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昌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2”路公交车沿线的老味道)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