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村党群服务中心。
道路四通八达打造小瀑布景观
为了夯实生态文明本底,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2018年7月,在多部门共同努力下,丘陵村争取到各方资金1200万元,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村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集体经济壮大、活动阵地建设等重点,对照差距,补齐短板,实施10余个项目建设,正式启动生态文明示范村项目建设工作。
项目建设中,风貌及景观打造部分,在“茅坡樱红”景区入口处将打造小瀑布景观,目前已经完成土地平整和开挖等工作。此外,对农户房屋进行风貌特色化打造,对旅游观光步道及新村委会周围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了景区景观质量,丰富景区内涵。
基础设施改造方面,主要将丘陵小学原址房屋改造为日间照料中心,采用以奖代补形式升级改造25户农家乐,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安装太阳能路灯,黑化、硬化道路约4公里,大大完善了丘陵村路网建设,在利民便民的基础上为景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最近一段时间去过茅坡的人都知道,从景区入口到村里,过去道路单一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村里道路四通八达,形成了巨大的网状。
值得一提的是,丘陵村还成功打造了丘陵村村史馆,充分展示丘陵村丰富文化底蕴的同时,保存和保护了一批老物件,对茅坡樱红景区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同时,丘陵村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老百姓均以“零补偿”方式让出土地支持项目建设。
惠民工程,人人称赞。通过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项目的实施,丘陵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等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最近一段时间去过西昌市樟木箐乡丘陵村的人都知道,从景区入口到村里,过去道路单一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村里道路四通八达,形成了巨大的网状。
2018年7月,在多部门共同努力下,丘陵村争取到各方资金1200万元,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村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集体经济壮大、活动阵地建设等重点,实施了10余个项目建设,正式启动生态文明示范村项目建设工作。
经过一系列改造升级,丘陵村的“颜值”又上新高,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等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文/图本报记者王维华
村前安宁河蜿蜒而过,村后松柏随风摇曳,村中果林茂密,一条条新修的致富路延伸到村里每个角落,美丽的风景尽收眼底——这就是西昌市乡村振兴的示范村樟木箐乡丘陵村。
丘陵村“茅坡樱红”作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村主导产业以水果产业、乡村旅游为主,去年投入1200万元,实施10余个项目建设,打造生态文明示范村。
随着项目施工的深入推进,丘陵村整体基础设施、村级组织战斗力、村容村貌、村民自我发展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明星村”正在不断刷新“颜值”,容光焕发。
以节为媒发展旅游强力助推乡村振兴
樟木箐乡丘陵村地处西昌市西北,距离市区25公里,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总人口1386人,是西昌“乡村八景”的起源地,因盛产樱桃远近闻名,是西昌市乡村旅游的示范村。
2007年,正值西昌市“一创三办”的关键期,丘陵村成功举办首届樱桃节,拉开了西昌乡村旅游发展的序幕,截至2018年已成功举办11届樱桃节。11届樱桃节的成功举办,让“茅坡樱红”声名远播,形成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
随着乡村旅游不断壮大,丘陵村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逐年攀升,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2017年“茅坡樱红”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成功申报2018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省级生态示范村”等20余项殊荣,目前正在创建“茅坡樱红”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景区迎来升级大改造
4月1日,全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大会举办前,樟木箐乡丘陵村已作为示范参观学习的典型,迎来了全州17个县市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大家走进丘陵村,通过走、访、观、听的方式,参观了该村的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了解了该村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对丘陵村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近年来,虽然丘陵村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道路狭窄,一到旅游旺季交通拥堵不堪,严重制约了丘陵村进一步发展。
此外,丘陵村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不完善,也影响了环境治理和资源保护,不利于景区长足发展;农家乐普遍为农户自主经营,缺乏先进管理理念,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丘陵村旅游经济发展;产业单一、村级活动阵地使用不合理、绿化欠缺等系列问题,也制约着丘陵村的长远发展。
新闻推荐
价值上万的验光仪丢失西昌公安3小时帮失主寻回 一面大红色的锦旗送到了外南派出所
大红的锦旗赠给西昌市外南派出所全体警员。文/图本报记者杨晓虹4月11日下午3点,外南派出所。值班室内,辅...
西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