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中摆放的电子显示屏。
“一年来,创业创新扎实推进。完成重大科技项目4项、省级重点科技项目5项;蓝鼎环保技术中心、好医生攀西药业技术中心建成投用;‘凉山·西昌星’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命名;高新技术产业总值达230亿元;建立1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实施‘五大人才培养工程’,开展人才培养‘十百千’计划,建立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投入1000万元启动‘双创’孵化中心及人才公寓升级改建工程。”3月12日,西昌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式现场,西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廷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是说。
台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据让人振奋;台下,长枪、短炮和手机、触屏机组成的报道阵容,成为大会的一大亮点。
7台摄像机从不同方位对准主席台和发言席;8台照相机从不同角度聚焦发言人或者全神贯注的代表、委员;无数台手机从不同的地方拍摄下会场上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在会场两侧,一边放了两台大屏幕,会场大门口,也各放了两台触屏机,会场里的内容,实时直播在这6台机器上……
数字化时代,传递信息的标配一直都在变化。“20年前的‘两会’上,没有这么多设备为‘两会’服务,也没有这样多的报道方式为‘两会’传递声音。”看到会场内有如此多的平台和媒介,参加“两会”的老代表们都感慨地说道。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们手中的传播媒介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换代。可是,换不了的,是“两会”代表、委员们每年为履职而进行调研和提建议的拳拳之心。
文/本报记者米赢
图/本报记者钟玉成
新闻推荐
凉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肖春(右二)到西昌二中开展教育调研活动。“学前学会普通话”信息管理平台操作培训会现场。...
西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