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1日,陪老伴在邛海湿地公园晒太阳。本报记者 宋恩 摄
2018年5月21日,母子俩在西昌邛海湿地留影。本报记者 买锐 摄
2018年7月6日,雨后的西昌街头,载着老人通过积水的路面。 边绍伟 摄
2018年10月4日, 四世同堂的91岁老八路杨树秋怀抱6个月大的重孙,享受天伦之乐。杨笑玥 摄
2018年7月28日,西昌南街,陪老人逛老城。 叶长智 摄
平凡人的
2018
陪伴
之二
当我们在一起
这世界无风也无雨
幸福大概是难以“自给自足”的。因此,我们需要陪伴。
在西昌,我目睹过这样的场景——寒冬腊月的夜市中,一对夫妻招呼着自家小摊的生意,妻子已是“准妈妈”,仍然和丈夫一起忙到凌晨。我问,你怀着孕,为什么还这样坚持?她说,“跟他在一起,日子过得很踏实。他辛苦的时候,我和孩子要陪着他。”
一位近80岁的老先生患病卧床20余载,老伴常年陪伴左右,照顾其生活起居,操持起家中的一应大小事宜,生活劳碌而平淡。老伴生日那天,老先生说不出什么祝福的话,一句“如果没有她的照顾,我可能早就离开了”让人泪眼婆娑。
每个生命都是独立而自由的个体,然而,我们可以在爱中相互陪伴。
大雨滂沱的夜晚,一碗热汤的关怀让人一点儿也不觉得冷;一身疲惫地回到家时,室内温暖、明亮,有饭菜,有家人的等待,生活瞬间变得柔软起来;家里养着一只猫咪或狗狗的人们,最能懂得它们在日常的时光中给了主人多少不离不弃的陪伴和依靠;还有那些今天吵、明天笑、近了烦、远了想的兄弟姐妹,不知不觉,已经一起走过了多少个春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引发过无数人美好想象的句子,出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或许,从远古时代开始,相互陪伴就成为了人们内心最深切的渴望。
彼此相守看起来似乎是再寻常不过的举动,然而,真正做到却并不简单。无论是夫妻间充满“烟火气息”的相濡以沫,是挚友间的相知相惜,还是危难时亲人的不离不弃,最能在我们心底扎根的,从来都不是口头上的“说说而已”,而是那份爱与情感的真诚投入,日复一日,笃定而又绵长。这应该就是陪伴本来的模样——当我们在一起,这世界哪还会有什么风雨。
文/本报记者王亚
新闻推荐
本报资料近年来,尽管各级部门三令五申禁止学校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然而这种负担却以课外辅导班的形式或多或少地转...
西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昌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