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西昌新闻 > 正文

一代人的青春忆西昌知青上山下乡始末

来源:西昌都市报 2019-01-17 08:14   https://www.yybnet.net/

当年插队在原西昌县河西公社的老知青蔡应律夫妻参观西昌知青博物馆。蔡应律 提供 刚到这里时,知青们在野外做饭。 高业峰 提供

一代人青春

■编者按

1月9日,由西昌市委宣传部、西昌市文广新体旅局主办,西昌知青纪念馆和西昌知青纪念馆艺术团承办的西昌市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五十周年庆典活动在西昌大通文化广电传媒演播大厅举行。台上火红的场面,怀旧的旋律点燃了知青们心中褪色的记忆,将所有人的思绪带回到了那个火红年代。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50年前毛泽东同志振奋人心的号召,揭开了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序幕。上万名来自成都等地的知识青年千里迢迢,带着激情与梦想来到西昌,他们同时代一起,见证了西昌的发展。

“知青”这个特殊的名词,对于当今年轻人来说,或许仅仅是一段朦胧的历史,然而对于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来说,它代表的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今日起,本报副刊“城市笔记”版将推出一组“西昌知青往事”系列报道,与读者一同追忆那一代人的青春岁月。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编者按语。在介绍了甘肃省会宁县城镇的一些居民,包括一批知识青年到农村安家落户的事迹后,引述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随即,在全国各地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大批城市知识青年下放到了农村劳动。

西昌和全国一样,大批知识青年来到这里,将青春奉献在这里。那么这场运动在西昌是从何时开始的?它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原因和社会渊源?

西昌知青何其多?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

1959年后的几年间,西昌和全国一样,精简压缩了一批又一批的在校生回公社务农。1962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转劳动部《关于加强城市闲散劳动力的安置报告》,是年,西昌县在城关镇和礼州镇精简压缩了一些居民安置到农村落户。1963年3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关于全部完成和力争超额完成精减任务的决定》,是年11月18日至12月7日,中央安置领导小组召开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插队经验交流会。至此,全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已逾百万。

西昌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于1964年。自1964年4月起到1978年止,西昌县先后共动员了城市知识青年6938名告别城镇;共安置了本地和成都、内江等地知青14341名下乡插队或到国营农场。1979年停止动员与安置知青,至1981年善后工作结束,前后历时18年。

196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动员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下达。3月,中共西昌地委召开县委书记会议,研究农村工作;同时也向所辖各县布置了动员与安置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的任务。为此,中共西昌县委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西昌县委员会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并在西昌县人民委员会设立了“西昌县安置办公室”,调派专职干部和工作人员,正式展开了动员与安置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具体工作。4月16日,成都市西城区首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到达西昌,共计845人,分别安置到小庙、新宁、九龙、裕隆、经久5个公社插队落户;5月,成都市东风中学及协进实习校在校生36人,又来到西昌,被分别安置到原已有知青的部分生产队中。9月,西昌县也动员了本县城关镇和礼州镇的首批知识青年下乡,分别安置到县辖的河西、新和等人民公社,并在西溪牛郎坝创建一个自行独立核算的青年生产队。与此同时,当年的省重点中学——西昌高中,也组织了4男2女共6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到河西公社一大队第四生产队插队落户。

事实上,1964年西昌本县并没有动员知青上山下乡的任务,是领导们主动向省上争取来的。多年以后,县安置办公室主任马光暄曾反复提到这一点。回顾当年,县领导这样做或有两点原因。一是居于当时全国从上到下铺天盖地的上山下乡宣传鼓动。二是居于西昌本县的城镇就业压力。受当年上半年成都已经有两批知青下到西昌的鼓舞,县里领导“坐不住了”

同时,1964年,成都市还有一批共95名知青去了四川最边远的西南山区会东县插队。可见当年上山下乡的宣传动员力度之大。

1969年,由于“文革”初期“老三届”高、初中毕业生的累积,这一年安置人数最多。共计安置西昌县知青1440人,成都知青2343人,合计3783人。由于人多,坝区安排已成困难,后来的就安置到山区的开元、大桥和大箐三个彝族公社的部分生产队。

1974年,推广学习湖南株洲举办下乡知青集体农场的经验,西昌运输公司的一批职工子女下到高枧公社的中所大队,在姜坡创办了“中所大队园艺场”。

在1973年和1974年两年中,县境内动员安置下乡的知青就达2800多人。

1975年10月,西昌几所中学的应届毕业生40多人,自愿到艰苦的山区去创业,在大箐公社的窝九坝荒山上兴建了“大箐公社园艺场”。

1976年,根据省计委的安排,西昌又先后动员、安置了城市知识青年到西昌农场、西昌渔场和西昌县农场等国营农场。

既称为“疏散城镇闲散人口”,礼州地处“农村”,但作为当年西昌县城关镇以外的唯一一个乡村集“镇”,其世居于街道上的非农业人口,也属动员疏散之列。这样一来,礼州就成了全县仅有的既接纳省城、县城下乡插队的知青,自己也有知青需要安排“下放”的基层行政单位。以1972年动员下放的一批为例,当年的动员令是,如果不去农场,就去分散插队,二选一,必须去。有的就选了农场,觉得好歹是个单位、集体,不必自己支锅弄灶。这样,在这一批的疏散人员中,就有了4女2男共6个十几岁的礼州本地知青,去了裕隆农场。

(下转18版)

文/蔡应律

新闻推荐

流感季来了,做好这些是可防可控的

每年的冬春季节都是流感高发季节,今年也不例外,入冬以来,流感成为高发。近日,记者走访了多家医疗机构发现,受流感和普通感...

西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代人的青春忆西昌知青上山下乡始末)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