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西昌市第九小学校长金丹,副校长李薇娟、花勇等一行,来到非在校残疾儿童乌抛问豪家中,开展送教上门活动。
送教上门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重度残疾孩子的一道桥梁。通过送教,学校能了解到弱势群体的生活、学习状况,更能感受到这些弱势群体家庭对温暖的渴望。送教,不仅仅送的是一种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送去了党的教育形象,让这些重度残疾的孩子不在学校却能享受到学校的教育,使他和他的家庭感到没有处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据金丹介绍,为保障“送教”活动取得实效,西昌九小结合“送教”实际情况,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送教上门”活动计划,抽选责任心强,有经验的教师作为送教教师。负责“送教”的教师根据服务对象的残疾类别、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详实记录送教辅导的过程。在送教过程中,学校注重对家长的康复知识培训和对残疾儿童的潜能开发,提高了残疾儿童的认知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为了加强教学的有效性和延续性,学校还专门建立了“送教上门”工作档案,将学生详细情况、学生的成长记录、个别化家庭教育计划、送教上门记录表和图片等资料保留存档。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建立健全送教上门工作机制,动员更多的教师参与到送教志愿服务中来,将“送教上门”作为学校一个长期的爱心工程持续开展下去,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多、更方便、更有效、更人性化的上门送教服务。
“送教上门”需要做的事有很多,让大家怀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爱情怀,一起去探索,一起去追寻,共同为送教对象托起美好的明天。
本报记者杨恒
新闻推荐
大家都知道数九歌吧,“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数五九看垂柳,春打六九头”。现在我们已经迎来“四九”,按理说...
西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