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始终围绕着民生而展开,其所包含的工作多而庞杂,覆盖社会福利、群众生活、扶贫救困、拥军优属等多个方面。所影响的面深而厚重,直接沟通基层,体现、实施党和国家各项利于人民群众的政策。
民政工作任务重却“难见”成绩,覆盖对象是全社会最广大的人群,所做的是最基本的小事……让人倍感温馨,如同春风化雨般,温暖了社会、温暖了基层、温暖了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回首刚刚走过的2018年,凉山民政部门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和省民政厅下达的目标任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以助力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为主战场,切实加强民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深化民政领域改革,年度绩效管理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成绩突出,成果显著。
民生兜底保障网 更牢实
1
——社会救助是民政工作的核心之一,使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困难群众实现“政策兜底”,努力提高生活水平,是民政工作最大的工程和最重要的成绩。
2018年,全州积极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推动“双线合并”在凉山的具体实践,在继续实施好低保制度的同时,也配合扶贫工作的具体落实。农村低保标准得到进一步提高,由2017年的3300元/年增长到3720元/年;完成“农村低保兜底对象”数据重新核定工作,共17.4万名对象纳入保障,实现“应兜尽兜”。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共纳入农村低保对象16.4万户、43.04万人,累计支出低保金8.07亿元,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185.6元;纳入城市低保对象2.55万户、4.58万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51亿元,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294.5元。
另一方面,医疗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救助对象18.48万人次,城乡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累计救助5397人次;纳入农村特困人员供养1.7万人,纳入城市特困人员423人;临时救助工作有效推进,共救助对象1.18万人,发放资金1146.41万元,人均救助水平达964.4元;持续开展“救急难”工作,确定“救急难”重大事件以一事一议形式开展工作,部分县“救急难”标准最高达到3万元/人次。
——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民政救助总能在受灾群众最悲痛、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坚强有力的援助之手:从灾前的防灾减灾意识的宣传普及,到灾后物质生活救助甚至到恢复重建工作,民政救助全程参与之中。
2018年,凉山州民政综合救助能力进一步提升。《凉山州民政局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得到修订完善,《凉山州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初稿已形成即将印发实施,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成功应对盐源县桃子乡玻璃村“7·19”山体滑坡、西昌市5.1级地震等自然灾害,妥善安置受灾群众12984人(次),其中集中安置21人,分散安置12963人,恢复重建倒房438户1143间,危房维修加固1339户2902间,全力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2018年新建52个应急避难场所,全州应急避难(避险)场所达301个;去年8月在会理县举行2018年州级抗震救灾综合演练,应急救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群测群防体系进一步完善,成功避让10余起地质灾害,有效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托5·12防灾减灾日、国际防震减灾日等重要节点,设置专门公示栏张贴宣传标语及减灾宣传图,发放宣传手册26余万册,进一步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在全州范围内积极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已申报3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面抓紧抓开展春荒救助工作,认真落实“暖冬行动”工作职责,于2018年12月初组织价值750万元的过冬御寒物资发送至17县市困难群众,确保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越冬。
——福利慈善事业是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对民生建设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都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作用。
在全省率先对“关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开展解锁行动,解锁患者51人;对11个深度贫困县的234名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开展专项救助。制定印发了《凉山州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实施意见》,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农村公办养老机构完成575张床位改造。在越西、西昌、金阳、喜德等5个县市开展农村(社区)“1+N”互助养老试点工作;采用政府购买服务为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居家服务,居家养老服务覆盖惠及老年人7.72万名。
开展敬老月主题活动,实施老年人高龄补贴政策,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积极参加9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四川)老龄事业暨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在博览会上搭建“凉山展馆”,全面展示了全州老龄事业发展成果,得到州内外专家、来宾的肯定。
继续开展贫困家庭“先心病”免费救治行动,共完成140名患者救治;积极开展“困难家庭白内障患者复明救治项目”,成功救治白内障患者245人;持续开展“福彩助学”活动,发放助学金108.7万元,共资助372名贫困学生圆梦大学。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做好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关系儿童切身利益和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安居乐业、和谐幸福,关系社会稳定和文明进步,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
按照《凉山州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健全保障机制、强化家庭责任,切实落实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将7234名孤儿全部纳入保障系统,机构集中供养和社会散居供养的标准分别达每人每月1300元和810元。完成特殊困难儿童录入系统工作,严格实行动态管理,16300名特殊困难儿童纳入“200+低保”保障机制。持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摸底排查出留守儿童15076人,通过专项行动,与14360名留守儿童监护人签订《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取得新突破
2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社区建设扎实推进,有利于保障人民权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集中开展村务公开专项整治,制定印发《凉山州民政局关于建立红白理事会的实施意见》;指导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引导群众遵守公俗良习。城乡基层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聚焦基层治理,深入开展民政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23个村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试点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社区基础设施进一步趋于完善,123个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99.2%,街道服务中心48个,便民服务网点达到348个。社区志愿者注册工作有序推进,志愿者注册人数21713人,审核通过登记注册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达25个。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初稿已形成并即将印发实施,该意见将促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社会组织建设方面,“州县乡村”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站)建设基本完成,社会组织“四级”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坚持社会组织抽查制度,稳妥推进第三批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11个贫困县与50个社会组织签订项目帮扶协议,投入资金925.4万元,投入物资折款52.29万元,受益群众达3.07万人次。加强社工队伍建设,推广应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推进志愿者实名注册登记等。
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 迈上新台阶
3
——优抚双拥政策全面落实,退役士兵安置、军休服务和军供工作优质高效。
按时完成重点优抚对象数据更新、报批和录入工作,全州共纳入优抚对象14241人。重点优抚对象住院费用减免等政策全面落实,医疗救助优抚对象1195人次,对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临时救助78人次。伤残抚恤及评(调)残工作依法规范推进。
双拥“四个一”活动深入开展: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国防知识培训、双拥教育活动等,以宣传资料、标语、宣传车等方式,在全州内营造了军民同心协力共筑“中国梦”、“强军梦”的良好氛围;看望慰问退役军人、优抚对象近2万人,走访慰问驻州驻训部队104批次,进行文艺演出10场次等。
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工作,以及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工作有序推进,驻军驻训部队积极组织部队官兵参与抢险救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帮困助学等活动,全力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共接收退役义务士兵和士官890人,接收安置率达100%。积极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符合条件退役士兵就业培育政策知晓率达100%、参训率96%、结业合格率98%。军供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优质、快速、准确、安全、保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全省率先实现重点人员“清零”,涉军群体进一步稳定。
4
提供和强化社会服务能力水平 不断增强
积极支持会理撤县设市,加快推进西昌市、昭觉县、喜德县“两县一市”行政区划调整,持续开展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完成西昌、普格、金阳3个县(市)已经上报省政府待审批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数据的更新完善工作。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区居民点》等词条编纂工作,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已经通过民政部的审核和验收,成果数据顺利入库。全面完成第三轮县级界线联检,全州35条县级界线无争议,边界地区社会稳定。
社会事务管理方面,全面落实各项殡葬改革和惠民措施,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人员、重点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众全部纳入减免范围;大力推进殡仪馆绿色环保火化炉改造项目,殡葬行风建设、殡葬监管和行政执法力度持续加强,有效实现各类责任事故“零发生”。开展“在站寻家、让爱回家”寻亲服务主题宣传活动和“寒冬送温暖,夏天送清凉”专项救助工作,全州共救助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4823余人。
民政资金专项治理 深入开展
5
——通过持续性整治,坚决清理潜藏在基层的“蛀虫”。特别是以“清卡行动”及“四项治理”为契机开展大行动,切实把每一分资金都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制定印发《关于集中开展民政惠民资金专项清理行动的工作方案》,下发《关于落实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要求集中开展“查问题、抓整改、补短板”专项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民政救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大检查行动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强调“八个不允许”推动低保专项治理及“清卡行动”工作的通知》,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导检查,以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民政惠民资金“清卡行动”和民政“政策、对象、项目、资金”清理检查为抓手,深化民政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狠抓问题整改落实,民政资金监管制度得到健全完善,及时纠正和查处了一批民政惠民资金领域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
2019年,全州民政工作将翻开崭新的一页,在过去成绩的基础上,也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民政工作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从织牢社会救助保障网、完善社会福利体系、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开展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夯实基层民政工作基础等方面建设好民政事业新格局,推进全州民政事业改革跨越发展。
新闻推荐
领略最美湿地家园联动远足近日,西昌市红旗幼儿园开展“领略最美湿地、家园联动远足”主题活动。活动旨在增强幼儿...
西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昌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