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上午,成都工业学院国家机械电子工程实训基地内,一堂“整机拆装”实训课正在进行。来自企业的技工师傅为同学们讲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拆装注意事项等,学生们身着工作服,围着机器一边热烈讨论,一边开展实际操作。
当天,全省应用型高校建设现场推进会,与会代表参观了成都工业学院实习实训基地,观摩了这堂实训课。大家纷纷点赞,“这才能让学生掌握真正的技能,打造应用型人才”。目前,该实训基地有生产及教学设备近200台套,生产、教学场地使用面积近6000平方米,是学生的第二课堂。
近年来,四川省高校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如何进一步推进应用型高校建设?在全省应用型高校建设现场推进会上,来自省直有关部门、应用型高校建设试点院校和有关企业代表共享先进做法,聚焦痛点难点,为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不断增强高等教育对四川省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力献计献策。
谈“融”:贴近产业需求
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推进会上,许多高校代表不约而同地提到“贴近产业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这一话题。
如何贴近?四川旅游学院从“两问”出发,一问产业发展需求,二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国家重点发展的现代旅游服务业、四川省大力提倡的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紧紧围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形成了涵盖旅游管理、城乡规划等的核心专业群。
在教与学的“供给关系”中,四川旅游学院党委书记晏启鹏表示,高校一定要时刻把握产业发展新趋势,为学生提供最“新鲜”的知识,为学以致用奠定基础。专业开设后,四川旅游学院构建了“通识+学科+专业+创新”的应用型教育体系,邀请企业专家进课堂,分享实战案例,培养实用型人才。
“西昌学院开设的69个本科专业与凉山州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吻合度达95%。”这一数据迅速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关注。西昌学院校长贺盛瑜表示,因地制宜在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中至关重要。
据介绍,西昌学院位于凉山州西昌市,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孕育了农学、动物科学、彝语言文化等一大批传统优势专业。在专业设置的“变”与“不变”中,西昌学院密切跟踪凉山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动态,决定保留传统优势专业,并针对攀西地区生态屏障建设与环境保护等需要,新设了资源与环境学、教师教育学等地方急需、优势突出的专业。
谈“合”:校企合力
打造协同育人平台
“在校企合作中,‘校热企冷’一直是个大难题。”成都工业学院校长严余松介绍说,学校创新实施了“引企入校”模式,与富士康合作共建的“成工富创”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大胆采用了股权共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实现双赢。
国家级钒钛科技孵化器、四川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攀枝花钒钛中心、中建材·攀枝花石墨碳基材料研究院……攀枝花学院校长王曙光展示的一个个成果,引发阵阵掌声。
不稳定、不深入、不持续是校企合作的另一大难题。王曙光以该校经验为例支招说,目前攀枝花学院分别在浙江省温岭市、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区设立办公室,着力加深与企业的沟通,及时掌握企业需求,让双方合作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谈问题:强化顶层设计
推动应用型高校建设
直面问题、聚焦难点,才能精准发力,推动全省应用型高校建设更上新台阶。
王曙光表示,在推动学校整体转型、加快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工作中,引导高等学校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的政策还不够统一,分类激励和支持还不够有力,这已成为应用型高校发展的一大阻力。“希望相关机构能加强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和分类激励。”
对此,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黄河深有同感。他建议,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应抓紧落实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并对应用型院校予以同等支持,从简政放权、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教师聘任等方面完善相关政策体系。
“斯坦福大学是世界一流的应用型大学,他们的目标就是服务好硅谷。”黄河表示,应用型高校的发展目标十分简单,那就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他认为,未来应重点围绕“5+ 1”产业发展需求,引导学校调整办学发展方向,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拓宽社会资本参与应用型本科建设渠道,实现应用型本科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目标。
江芸涵
新闻推荐
自制冬季美食简单又美味省心更暖心寒冷的冬季,即便再冷,身边有家人、朋友最为温暖。对于美食,似乎没有人能够抗...
西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昌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