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秧歌比赛现场。
现场观众纷纷拿出相机、手机记录场上的精彩表演。
今年四月,市老协老体协前往高草乡开展自编健身秧歌培训。
文/图本报记者杨恒
西昌市2018年敬老活动月的活动丰富多彩,11月14日,在西昌市新文广大楼广场又举行了一场精彩的自编健身秧歌决赛,来自全市各乡镇、社区、街道办的18支队伍在这里欢聚一堂,数百名参赛队员用优美的舞姿,充分展示了西昌广大老年朋友积极向上、健康有为的精神风貌和靓丽风采。
经过半天的激烈角逐,最终北城办大水井社区代表队和西溪乡老协老体协代表队,分别获得了城区组和乡镇组的冠军。
西昌积极筹办老年健身活动
西昌市老协会长、老体协主席戴琼在决赛启动仪式上表示,从今年4月开始培训选拔队员,到今天的决赛,充分体现了西昌老年人对参与文体活动的热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强身健体的重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改革开放的拥护,对文明西昌和谐西昌建设的贡献。今天举办决赛,名次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而是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我们老年人队伍的表演水平在普及中得以提高,在提高中更加普及,让更多的中老年朋友参与到我们的文体队伍中来。希望参加决赛的每一位队员,拿出我们的最佳状态,展现我们最美的舞姿,将内心的喜悦洋溢在脸上,共同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共感共产党之恩。
西昌市政协副主席吴仿表示,举办本次全市自编健身秧歌比赛的目的是“营造敬老爱老氛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健康的身体不仅是个人发展和家庭幸福的基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健康,特别是老年朋友的健康已成为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也是西昌市委政府最关心、关注的问题之一。
多年来,西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牢牢把握服务老年朋友身心健康的基本方向,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此次自编秧歌比赛,是西昌市结合中老年人的喜爱创编的健身项目,适应中老年朋友追求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满足了广大群众追求时代步伐、享受多彩生活的心里需要。
历时八个月
上万人参与的健身活动
为了让比赛更具观赏性,西昌市老协老体协辅导站的老师们在年初,自行编排了这套极具观赏性的健身秧歌。从今年4月开始,辅导站的老师和相关工作人员,冒着炎炎烈日前往各乡镇,分别对全市300多个老协老体协分会的上万名会员开展了健身秧歌培训,目的就是为了敬老月的自编健身秧歌大赛。
今年4月的一天,记者跟随西昌市老协老体协到了位于高草乡的培训现场。当天一大早,盐中片区各乡镇、村组老协老体协分会派送的代表,早早地等候在高草文化站小广场上。“这一段注意甩扇时要用捏扇的手法,前奏开始时一定要倒腰,腰倒好了形态才好看;匀手的动作要做够四拍,第五拍才开始甩扇……”老协老体协辅导站老师向长凤一边为大家做示范,一边细心讲解每一个动作的要领。
培训进行了二十分钟,辅导站老师向长凤和秦雪萍已经是满头大汗。虽然培训当天天气炎热,但老师和学员们丝毫不受影响,大家跟着老师的示范,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学习,反复地练,直到学会。有些动作比较难,一下子很难掌握,学员们就踊跃提问,虚心向老师请教,向同学请教。汗水不断地从她们的头上经过脸颊落到地上,湿透了头发,湿透了衣裤,但没人舍得停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老师和学员们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大半天时间的努力,参训学员们基本都掌握了这套健身秧歌的动作。她们回去之后,又在各自的老协老体协分会进一步开展培训,最终让全市老协老体协上万名会员都熟练掌握了这套西昌自编的健身秧歌,同时还选拔出了优秀的会员,组队参加了今年重阳节的健身秧歌比赛,以及今天的决赛。
白天是农民
晚上是艺术家
据西昌市老协老体协工作人员张友兰介绍,今年四月,市老协、老体协辅导老师和相关工作人员分别往了高草乡、安宁镇、礼州镇、西溪乡,以及市区体育场等地对全市37个乡镇、各社区、街道办的300多个村组老协老体协分会分批次进行了培训。不少乡镇分会成立参赛队伍后,立即开始了训练,队员们每天白天要下地干活,劳累一天到晚上才能参加训练。
在决赛当天的18支队伍中,高草乡个体工商分会代表队是一支比较特殊的队伍。该分会会长兼教练邓国英今年已经七十岁,她说,高草分会有31名会员,大部分都是60岁左右的老年人,每年西昌举办文艺比赛获演出,她们都会积极参与。听说今年要举办全市自编健身秧歌大赛,会员们都十分激动,可四月正值农忙季节,她们分会会员基本上都在务农,每天白天都在地里干活,所以只能抽晚上的时间来训练。
高草分会会员徐卫香夫妻二人在高草有12亩田地(有部分承包地),四月开始培训健身秧歌时,正赶上家里水稻插秧,为了赶在晚上七点半之前准参加健身秧歌训练,她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干活,忙完一天农活回家吃过晚饭就往训练地点跑,经常穿着一身满是泥土的衣服就开始训练了。每天训练完成后她累得回家倒头就睡了,但徐卫香一点也不觉得累,因为她特别喜欢大家在一起跳舞、训练的那种氛围,能和那么多志同道合的好姐妹一起追求艺术的梦想,那是一种无法形容的美妙感觉。前段时间,徐卫香家的十二亩地全部种下了洋葱,头几天晚上需要去地里放水浇灌,不然第二天太阳一晒所有洋葱都会枯死。那几天晚上,徐卫香人在地里给洋葱地放水,可心却一直牵挂着秧歌队的队员们。
沙全敏也是高草分会的队员,今年已经56岁了,她家地少,所以养了上百只鸭子和鹅。沙全敏每天凌晨四点就要起床喂鸭、鹅,然后还要下地帮别家干一些插秧、挖洋葱等农活,靠打临工挣钱。为了每天100块的工钱,沙全敏每天要做十个小时的农活。她也是收工之后才匆匆忙忙赶去训练点参加健身秧歌的训练。因为徐卫香和沙全敏的勤劳和朴实,她们的儿女都非常优秀,两家都培养出了大学生,一家的在成都电子科大读大四,另一家的在成都一家大医院当医生。也正是有一位位这样的会员,高草分会代表队在片区比赛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决赛。
其实,所有健身秧歌代表队当中,和徐卫香、沙全敏有类似经历的队员占了绝大部分,她们都勤劳善良、积极乐观,尽管生活当中有各种各样的压力,但她们都能不畏困难笑对人生,最终苦尽甘来。所以她们在参加健身秧歌训练和比赛时,总能展现出了最真诚、最灿烂的笑容,那就是她们对幸福生活最深刻的诠释。
新闻推荐
砥砺前行再发力 将西昌市太和工业园区建成省级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
□王燊鹏西昌市太和工业园区位于西昌市城区西部,安宁河右岸,建成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2017年以来,园区全面贯彻落实西昌市“1...
西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昌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