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资料 本报资料
“立冬时节”
话
养生
立冬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每年的阳历11月7日或8日。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那么立冬该如何养生呢?据西昌市中医院中医科主任李明懋介绍,虽然西昌的“冬意”不算是很浓,但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仍建议顺应自然,起居调养应以“养藏”为主,早睡晚起,饮食上多吃滋阴的食物,可以适当进补。
起居:
早睡晚起,晨练推迟
冬季气候寒冷,草木凋零,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们应当注意保护阳气,养精蓄锐,做到早睡晚起,以待日光。
在生活起居方面,李明懋建议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睡个懒觉也是可以的,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年轻人要避免夜生活丰富,睡觉过晚。老年人要避免晨练起得太早。
李明懋解释,许多老人喜欢天不亮就起床出门晨练,这在冬季是不适宜的。早晨气温低,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全身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阻碍增加,血压容易升高,心肌耗氧量也增加,老人晨练易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溢血等意外情况。
冬季晨练时间可以适当推迟,“见太阳才运动”。太阳出来以后气温升高,空气质量也会变好,户外活动应选择在上午9时半以后到下午4时之前进行最为适宜。出汗过多既损伤人体之“阴”,又耗心阳,因此,在冬季锻炼身体,要防止运动过度,避免大汗淋漓,以身体微热为度。
“寒从脚下起”,脚是人体的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据李明懋介绍,足底穴位与人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他表示,足部保暖。首先是穿好鞋,防过紧、过松、过薄,袜子以棉袜为好;再者是平时多活动脚,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同时,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水温以50℃至60℃为宜,能消除疲劳、御寒防冻、促进睡眠。
饮食:
以滋阴润燥为主
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李明懋建议,入冬后的饮食可以适当厚重,食材以滋阴为主。中医四时养生的基本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因为秋冬阳气潜藏,阴精蓄积,顺应这个趋势养阴,效果要比其他时候要好。好比一株干渴的鲜花,春夏养阴犹如中午浇花,浇下去的水分会被蒸发掉一大半,而秋冬养阴就如同傍晚浇花,同样多的水分不但不会被蒸发,还可兼得晨露的滋养。
水为阴气之源。因此,冬季宜多喝温水,养阴的同时还可以润燥。此外,冬季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外,饮食保健也很重要,在食物的选择上,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并且可以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还可酌情选择沙参、玉竹、百合、无花果、银耳、枸杞、甲鱼、罗汉果等养阴的食物煲汤或炖煮。
冬令进补,是国人数千年的习俗。立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又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每逢这天,南北方人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近年来,膏方进补非常流行。膏方是把药材煲成汤药后加入蜂蜜等材料调味,并制成膏状,因为口感好,服用方便,越来越受到欢迎。李明懋建议,在选择膏方进补前,一定要咨询医生,辨明体质后再做决定,不要私自盲目进补。
运动:
户外运动要谨慎
很多人认为,立冬后天冷了,要开始坚持多运动,才能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避免生病。其实这种观点专家们并不认同。
据了解,立冬后,人的免疫力和体质会下降,从而进入一个相对低谷阶段,经常锻炼确实能提高抵御各种疾病入侵的能力,从这方面来说,冬天提倡多运动是对的。但是,在冬天还像春夏一样大运动量过度运动,并非明智选择。不少人在健身房猛练器械,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脱下外套散热,再继续运动,最后到淋浴房冲凉。还有部分运动狂热者,入冬后依然每天一大早身穿薄薄的单衣在瑟瑟寒风中活动,但运动过量,流汗过多,冷风一吹,就埋下受凉、感冒的隐患。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如今,晨跑、瑜伽等诸多颇为时尚的运动项目早已成为白领人群“健康菜单”中的“主菜”。不过,李明懋强调,冬季运动要注意“冬藏”,不可再像春夏锻炼一样大汗淋漓了。
他提醒大家,冬季运动要注意防寒保暖,还要把握好度,避免原本出于好意的锻炼成为疾病祸害。他推荐太极拳、游泳等中轻强度运动更适合冬季。像太极拳方便易学,对运动场地要求也不高,适合大众。而游泳因在水中锻炼,无关节损伤,非常健康。但要提醒的是,游泳上岸后要当心吹风、受凉,引起感冒。
本报记者李善鸿
相关阅读
“立冬”
让美食温暖你
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冬季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外,饮食保健也很重要,在食物的选择上,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并且可以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本期,营养专家将与大家分享一些立冬时节应该多吃的食物,以便大家参考。
冬季要适当摄入
能产生热量的食物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产热营养素。”凉山营养协会李平说,所以,冬季要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鹌鹑、海参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御寒效果最好。
人体的甲状腺分泌物中有叫甲状腺素,它能加速体内很多组织细胞的氧化,增加身体的产热能力,使基础代谢率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抗冷御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含碘丰富的食物是:海带、紫菜、发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冬季还应增强
身体的抗寒能力
“寒冷气候使人体维生素代谢发生明显变化。”李平说,增加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耐寒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根据“秋冬养阴”,“冬季养肾”的原则,他建议,饮食调养要遵循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而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维生素C则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
寒冷天气使人对体内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可以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因此,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本报记者李善鸿
新闻推荐
五中学生助力马拉松赛事。本报讯为配合2018年西昌国际马拉松体育比赛,营造全民健身的热烈氛围,展示西昌浓郁的民族...
西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