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5版)
而4年前,长板桥村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2014年,全村500余户农房全部进行了旧房改造,村里不仅实现了水、电、路的通畅,还新建了村两委综合体、游客接待中心及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村民的生活条件和村里的环境卫生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39岁的马友色家也借着旧房改造的“东风”,改造了房子,配上了沼气池、太阳能,还经营起了农家乐。“现在的屋子很宽敞,有120多个平方,地上铺了瓷砖,客厅里装了电视和沙发,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卧室,生活非常方便……”说起过去到现在的变化,马友色打开话匣子欣喜地讲述着,小时候,她住的都是土坯房,黑暗潮湿,一家人都挤在一起,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地,一年忙到头就种些玉米、土豆,除了解决一家人的温饱,根本剩不了钱。现在,村里的产业不光有土豆、玉米,还有草莓、梨树、百香果、柿子、核桃、板栗、花椒等,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来烧烤的、采摘瓜果的游客络绎不绝,而在平时没有游客的时候,她还帮忙做一些旅游产品,编草鞋、刺彝绣、做草编,足不出户每月可增加1至2千元的收入。
安哈镇党委书记徐正祥介绍,当年长板桥村的旧村改造工程主要包括道路基础设施,房屋风貌打造,对村民房屋的打造中,一部分采用的是拆迁安置,大多数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改造而来,保持了原有的村落形态。乡村环境的改善让村民交通出行更加方便,人居环境更加舒适,生活也更加便捷。近年来,长板桥村依托安哈彝寨仙人洞景区发展起了特色彝家乡村旅游,并带动周边种养殖业的发展,村民也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湿地恢复与旧村改造相结合,提升村民幸福感
2018年春节,西昌旅游再次展现出其超高的人气,全市共接待游客213.7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79亿元,同比增长22.13%。
西昌旅游之所以多年来持续火爆,离不开邛海湿地公园。2014年底,总投资50余亿元的西昌邛海2万亩湿地恢复工程全面建成,成为国家湿地公园,且为目前全国最大城市湿地。
要实现邛海湿地的恢复绝非易事,20世纪60年代以来,邛海周边出现大量围海造田、填海造塘的现象,加之自然泥沙淤积,使邛海水面面积从正常蓄水位的31平方公里,降至27平方公里。近30年来网箱养鱼、农家乐等无序发展,也使邛海的湿地生态功能受到严重破坏,邛海水质一度恶化。
2009年开始,西昌启动邛海生态保护与湿地恢复工程建设,通过退塘还湖、退田还湖、退房还湖和浅滩清淤疏浚扩容等工程建设邛海周边湿地,为邛海构筑一个立体的保护邛海生态屏障,打造一条“净化带”。
西昌邛海湿地恢复工程共分六期,第六期梦回田园位于邛海南岸,海南乡境内,西起缸窑村(邛海湾酒店),东至核桃村(张家果园),南以环湖路为界,规划面积约2.7平方公里。为了建设梦回田园湿地,西昌市政府拆除了海南乡多个棚户区,将整乡的旧村改造工程与湿地六期工程建设结合起来。
建设梦回田园湿地,涉及海南乡缸窑村、古城村、钟楼村、核桃村4个村,23个村民小组。总拆迁农户1154户,3600余人。四个村共建设5个拆迁安置点,另外选址于环海路南侧安置,新建统规联建房屋1180套,配套建设新农村综合体、休闲广场、学校、幼儿园等。于2016年7月回迁选房入住。
按照西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湿地恢复工程要以妥善解决老百姓的拆迁安置为前提,始终将百姓的幸福生活放在第一位,充分征询大家的意见建议,优先选定位置好、环境优、交通便捷的地方修建集中安置小区。
安置小区坚持湿地建设与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相结合,湿地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湿地建设与基础设施配套相结合,坚持“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四态合一的规划理念。在规划设计时,西昌还引入了发展家庭旅馆、家庭客栈等模式,让村民依托湿地开展旅游接待,引导村民以从前的靠土地为生,转变为今后的靠生态旅游致富,确保安置村民能“搬得出,住得下,能发展”。
西昌山水田园融为一体,近年来,西昌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最美古城、中国最美的五大养生栖息地、中国旅游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中国最值得去的十座小城市之一、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50余项称号。
“你们几号来,住几天?”在海南乡,时常会听到各家民宿客栈的经营者跟客户确认订单信息。依托西昌旅游的良好口碑,邛海湿地恢复工程中,拆迁安置的村民也有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海南乡全乡地区生产总值逐年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幅提升。目前,海南乡党委、政府依托独特的区位
优势和丰富的生态田园资源,紧紧围绕“2252”发展战略,以健康养老、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等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实现强村富民、乡村振兴目标。
2014年,为深入推进“乡村建设年”,西昌还出台了《有机农业发展奖励补助办法(暂行)》等10余项惠农政策,整合资金近50亿元,规划实施涉农项目146个,全面夯实农业农村基础。
这一年,西昌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农业增加值40.5亿元,增长4.8%。设施农业加快发展。建成省级万亩示范区2个、水稻高产高效基地2.2万亩、玉米制种基地6.6万亩、标准化设施蔬菜大棚1500亩。花卉产业园入驻企业20余家,建成花卉温室大棚34万平方米,新增花卉面积1000余亩。
民族乡镇产业扶贫稳步推进。出台《少数民族乡镇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扶贫攻坚实施意见》,大力发展草食畜等生态畜牧业、核桃等林果业、高山蔬菜等特色种植业。在民胜、荞地等11个乡镇实施核桃“双百万”工程,完成高枝嫁接核桃99.7万枝,种植优质核桃苗101万株。乡村旅游不断壮大。全年举办各类乡村旅游节19个,实现旅游收入7.09亿元。
品牌建设初见成效。新培育重点农业龙头企业9家、农产品品牌6个,注册农民专合组织102个,“华记思奇香”获中国驰名商标。大力拓展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9.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2.95亿元,荣获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市称号。
美丽新村建设扎实推进。整合资金12.3亿元,启动琅环、响水等10个乡镇规划编制,实施西乡民源等16个新农村建设点、中坝山嘴等25个旧村改造点、海南钟楼等13个棚户区改造点、阿七大田等5个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点、安哈镇长板桥等2个彝家新寨建设点建设,荣获全省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市称号。海南、樟木箐等11个乡镇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安宁、礼州列入全国百镇建设试点。荞地乡荣获第八届中华宝钢城镇环境类优秀奖。
实施农村道路改造工程。安宁河马裕大桥、大兴烟草试验基地大桥竣工通车。通乡油路西溪-安哈段改造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实施能源示范工程。投入资金1157万元,新建沼气集中供气点2处,大中型沼气工程4处,沼气池1625口;安装太阳能热水器625台,太阳能路灯646盏。
农田水利基础全面夯实。整合资金2.88亿元,实施20个重点水利工程。省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小水池、小提灌站、小渠道)、杨家河坝防洪排涝整治、安远堰临时大坝、泸山森林防火专用水窖、七一水库整治等15个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官坝河老银厂拦砂坝、安宁河黄联关段防洪治理等5个项目开工建设。整合资金近7000万元,实施农田综合整治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6.5万亩,整理烟田1.5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0.75万亩。
……
乡村环境的改变,为村民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西昌生态发展书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也是在这一年,西昌市被评为全省2014年度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市)以及2014年全省助农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区)。海南、樟木箐等11个乡镇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安宁、礼州列入全国百镇建设试点;荞地乡荣获第八届中华宝钢城镇环境类优秀奖……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杨子昂特约通讯员王文锋)“今年1至9月,攀钢钒完成铁水罐‘一罐到底’进度目标任务,铁水罐达标直兑率达95.3%;8月...
西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昌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