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的道路,市民出行更便利。
全力构建外向循环型的路网新体系。
2013
交通枢纽年
2013年,西昌市委、市政府将这一年定为“交通枢纽年”,强力推进“交通枢纽年”建设,打通进出口畅通内循环,全力构建外向循环型的路网新体系。这一年,绕城环线公路项目经省政府批准纳入凉山州交通大会战重点项目,作为2013年西昌市一号交通项目;这一年,胜利大桥重建、四袁公路改扩建,缓解了城区交通压力,保障了城市交通快速通畅,为建设“畅通西昌、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这一年,花卉园区观光大道的建成,改变了花卉产业园区的投资环境,同时也为发展生态旅游、观光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本报记者孙文婧
图/本报记者钟玉成
西昌市委书记李俊曾在2013年指出:“要打破西昌交通的瓶颈,就要着力构建外向循环型的路网新体系,打通进出口,畅通内循环。当前,全市要紧紧抓住全州实施交通大会战,西昌市‘交通枢纽年\’的建设契机,全力推进绕城环线公路建设,缓解过境交通压力,实现城市主出口与区域公路主骨架交通网的有效连接,从而极大地提高西昌对外交通通达程度。”
要想富,先修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交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先决条件,是经济之脉、发展之基、民生之要。
近年来,西昌市不断完善农村路网,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坚持农村公路规划与农村资源开发相结合,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集镇规划相结合,与山水田林治理相结合,加快规划一批符合省、州规划并对当地有重要影响的资源利用公路、旅游开发公路、商品集散公路、扶贫开发公路。
在2013年之际,西昌市委、市政府将这一年定为“交通枢纽年”,强力推进“交通枢纽年”建设,打通进出口畅通内循环,全力构建外向循环型的路网新体系。
胜利大桥、四袁公路建设
西昌城区交通建设大动作
位于西昌市城区东侧、为跨越东河而设的胜利大桥,建于上世纪60年代,2011年时,桥墩存在较大冲刷坑,拱圈出现空洞,桥面系损伤严重,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经过西南交通大学检测鉴定,该桥已成为四类桥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为进一步配合河东大道建设,加快城市路网与过境交通更好衔接,打通老城区交通瓶颈、缓解城区交通压力,保障城市交通快速通畅,已经成为危桥的胜利大桥需进行重建。
在2013年“交通枢纽年”的契机下,胜利大桥的重建筹备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即将重建之时,不少市民都满怀期待,在胜利大桥桥头经营小卖部几十年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当时说重建胜利大桥的时候,我们都是很高兴的,因为以前大桥又旧又挤,而且听说已经是危桥了,我们想,重新建了之后,肯定是要比现在有秩序得多,而且比现在宽敞得多,这样桥两边往来也方便。”
伴随着市民的期待,胜利大桥在2014年开始动工,经过15个月的拆除重建,焕然一新。2018年的今天,人们享受着重建后的成果,由于该桥连接河东大道这一重要的主干道,因此胜利大桥的重建大力缓解了老城区的交通压力,且为新老城区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市民张正霞感受颇深:“我家住在州电视台那边,以前去老城区起码半个小时,如果堵车还要更久,现在几分钟就到了,而且新修的路宽敞,开车感受极好。”
目前,新桥起点接胜利大桥东岸,以桥梁形式上跨滨河东路后由北向南展线,再以下穿隧道的形式穿三岔口东路与已建成的河东大道下段相接。该项目路段按照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40公里/小时,双向六车道,道路总长1.083公里,道路宽50米。
说起缓解城区交通问题的道路,不得不提的还有四袁公路的修建。2013年筹备,2014年动工,2015年完工并投入使用,四袁公路的修建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在四袁公路还未修建之前,那是一条狭窄的小公路,平日里私家车都甚少从那里经过,多是货车经过。建设后,四袁公路拆除了道路两侧的居民房,并开挖部分山体,现在已经是双向六车道的宽敞大道了。在人们的出行生活中,常常会听到一句:“从四袁公路走,又快又方便。”从这一句简单的话能够感受到该条道路的修建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
据了解,西昌市四袁公路改造工程是西昌市委、市政府的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重要的民生保障项目。该项目包含四袁公路改扩建、袁马路火车桥至烟厂路口段改建、(紧转03版)
新闻推荐
“当驾驶员的血液中酒精含量为每百毫升多少以上时属于醉酒驾驶?”“80毫升”!主持人刚刚念完题目,教职工二队的...
西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