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明代的建昌古城,是至今西昌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遗址。
↑修复后的古城墙古朴、厚重、雄伟壮观。←充满市井繁华热闹气息的古城街道。↓气势恢宏的大通门城楼。
老城印记·一
之
此刻,站在建昌古城的城墙之上,西昌老城尽收眼底,东河的风从远处吹来,吹乱几缕头发,这风仿佛已吹了千年,捎来远古的讯息。西昌境内共有11处古城遗址,追溯其年代,最早的始于汉晋,最晚为明清。而建于明代的建昌古城,是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
建昌古城原有四座城门,如今尚存三座城门。其中,以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的大通门最为气势恢宏。城楼为重檐歇山式大屋顶中式建筑,由正厅、耳房、楼厅、檐廓等组成。城楼上多幅对联诉说着千年历史——“大通门大道通天地,月亮城月光亮古今”“琴台虽搭就,泸水依稀,摇扇诸葛今安在;舞榭既筑成,大道空阔,持节相如可还来。”“侧倚大通楼邀邛池夜月笑谈郡州府司卫县;梦回丝绸路听泸岭松涛细说汉唐宋元明清。”历经岁月风霜,部分城墙曾经损毁严重。2016年,西昌沿用千年古法,用50吨糯米熬制灰浆对800多米古城墙进行了修复。修复后的古城墙古朴、厚重、雄伟壮观。
登上城楼,近处,灰墙绿瓦、雕梁画栋,楹联诗词映入眼帘;远处,一边是欣欣向荣的充满活力的现代新城,一边是古朴而充满市井繁华热闹气息的古城。古城楼与古城墙,恰巧把一新一旧、西昌的昨天与今天分隔开,于城楼上转身,便已穿梭了“千年时光”。
文/图本报记者买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进入9月,莘莘学子走进校园,开始了新学期的征程。9月5日,对于西昌市四合乡吉木德村民乐小学的学生来说,是具有特别...
西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