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西昌市委书记李俊
每一次重大的旅游节庆后对相关工作进行一次总结,既是一种工作惯例,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工作方法。我们经常讲,要高度重视解决好具体工作的“最后一厘米”问题,就是期望通过工作总结进一步查漏补缺,提升各级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这是抓产业发展持之以恒的一种基本态度,也是抓班子带队伍的一套基本方式。
找准西昌旅游产业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一是从顶层设计来看,要高度关注全域旅游短板。西昌旅游已经从过境地旅游转为目的地旅游,从星星之火转为星火燎原,可以有更大的承载力空间,可以有更高的旅游目的地诉求,可以有更强的旅游资源整合能力。旅游竞争不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而是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当前最紧迫最现实的要求是,抓紧制定形成“面上一盘棋”的旅游产业整体谋划。比如,如何有效整合好攀西旅游资源,从周边旅游时代进入大攀西旅游时代,以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串联与西昌有关的旅游节点,形成环状旅游新态势;比如,如何有效激活全市所有景区景点的内涵发展因素,调动每一个旅游点的内在发展动力,结点成线,结线成网,做优西昌全域全面旅游的大品牌,形成西昌旅游的产业核心竞争力;比如,如何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形成全产业联动全面发展的新优势,让每一个领域都紧跟新的潮流和趋势,培育比较优势和发展端口,逐步培育壮大自我发展能力和融入外部市场能力。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从顶层设计层面不断强化和提升的现实问题。
二是从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驱动来看,要更加关注外向发展不足。同样是避暑经济,举丽江为例,8月初开始,大量游客涌入丽江,特别是大研古城,几乎达到古城最大承载量,近日,丽江古城管理局发出通告,丽江旅游人次单日达到205164人,在人潮高峰瞬时人数达到80154人。今年上半年,丽江旅客达到2251.06万人次,总收入为448.28亿元,无论人次还是收入,西昌与丽江相比差距甚远。从根源上分析,还是旅游市场外向发展不足,旅游收入的附加值不高。从外部因素分析,最大的制约因素在于交通,今年以来,已经连续遭遇雅西路泥石流灾害、成昆线断道等多次自然灾害影响,客观上导致旅客抵达目的地出现困难。火把节期间,甚至出现游客从成都出发,12小时还未抵达西昌的事情。可以预料,未来3年之内,交通问题仍然是西昌旅游跨越突破最大的制约瓶颈,也是必然下最大力气解决的发展难题。同时,也要看到,如果不能尽快建成国际口岸机场,我们拓展港澳台地区、东南亚、东北亚旅游市场的努力就缺乏生根的基础,这也是下一步我们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紧紧抓住的一个着力抓手。
三是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要尤其关注忧患苗头。如果纵向发展比,或者与周边地区比,西昌旅游业确实创造了发展史上的跨越奇迹,但与先发地区比,与旅游成熟度较高的地区比,确实存在不少的差距与不足,需要我们下大的功夫去解决。要看到旅游市场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市场越来越细分,对原创性、独特性的要求越来越具体,这也是下一步市场竞争需要把握的重要关键点,对此各级一定要有清醒认识,并要有决断思路。要坚决摒弃自满心态,切不可盲目自大。旅游产业发展各领风骚三五年是一种常态,也是一种规律,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旅游产业发展的不易,没有常胜将军,也没有必然成功,将工作做细做深做小做实做好,一个战役一个战役去取得胜利,久久为功,方能蹄疾步稳。要坚持问题导向,努力补齐发展短板。着力解决西昌旅游产业内涵不丰富、不完善的问题,使旅游业能够真正站在时代发展的风口,持续引爆发展的热点;要树立危机意识,既要有向先进学习与强者为伍的斗志豪情,保持持续发展定力,又要从出问题的地方、发展起伏较大的地方找到教训,注意规避风险;要真正做到眼中有事,多看到发展不足、发展不够、发展不好的细节和环节,查漏补缺,扬长避短,一步一个脚印,多打笨仗打呆仗步步为营去争取胜利。
厘清西昌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要求
围绕一个定位:建成国际性休闲度假旅游康养目的地。
做好四篇文章:打造中国西部居家创业首选城市、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城市、中国森林康养湿地康养标杆城市、中国藏羌彝文化走廊特色魅力城市。
推动五个持续发力:
一是在产业的整合发展上持续发力。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优化行政审批,拓展投融资渠道,构建多元化的筹融资格局,探索建立旅游产业园、跨区域利益分配机制,大力培育旅游市场,最终实现“旅游+文化、体育、康养、旅居……”互动融入发展,通过5至8年的努力,真正推动让旅游产业成为第一支柱产业,成为西昌转型升级的引擎产业。
二是在加快提升旅游产业的承载力上持续发力。加快宾馆酒店、特色餐饮、购物中心、文创基地建设,满足旅客多样化的体验需求,发展一批民宿体验客栈、产权式酒店以及健康体检、运动休闲、医疗康养基地,打好夏季避暑、冬季御寒两张牌,延长旅游时长,丰富旅游内涵,逐步改变淡旺季分明特征,形成四季阳光康养的旅游常态,力争到2026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4000万,旅游收入超过800亿。
三是在培育形成新的市场热点上持续发力。以“世界花城”建设为推动,形成“七彩西昌”赏花旅游市场热点;以“阳光水城”建设为推动,形成“梦里水乡”亲水旅游市场热点;以“乡村十八景”升级改造为推动,形成“休闲农业”市场热点;以文化体育产业发展为推动,形成“健康旅游”市场热点;以旅游基础设施基本建设为推动,形成“全域旅游”市场热点。
四是在提升西昌旅游产业的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上持续发力。要紧紧盯住成渝贵昆传统市场,做深做细市场拓展文章,巩固壮大传统市场;要牢牢跟进北上广深及东北、华北新兴市场,做好市场与市场间的衔接、向内与向外的衔接,拓展新兴市场份额;要逐步开拓东南亚、东北亚及港澳台地区未来市场,培育壮大新的市场需求。重要市场的机场、火车站,友好城市的重要城市节点,每年重要的节庆时点都要有针对性地投放旅游营销广告,让“食天然、品自然、深呼吸、慢生活”,到西昌体验大香格里拉时尚风情之旅逐步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潮流。
五是在加强旅游执法和城乡精细治理上持续发力。建设好旅游法庭,严打黑车、黑团、黑社、黑导,让游客反映投诉问题“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解决”,打造全国一流的旅游市场秩序与发展环境。要推进生态文明示范村和生态文明示范街的创建,提升城乡宜居水平;要优化交通组织,多措并举促进疏堵保畅,提升城乡通达通畅能力;要依法规范建设秩序,分片区拆除建筑蓝皮顶和外置防护栏,提升城市规划水平;要强化景区秩序维护,对守土不尽责的情况进行坚决查处,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全面提升西昌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
一是下最大的功夫解决出行通行条件。西昌旅游市场增长潜力近三年看航空,五年后看动车,十年后看高速。要尽快成立川航西昌分公司,并以此为基础成立西昌航空公司,力争2019年在昌过夜飞机达到五架以上,三年内直达城市航线达到30条以上;2020年青山机场旅客人数超过200万人次,2026年青山机场旅客人数达到500万人次;借力政策支撑,尽快开通到十堰、长沙、兰州、沈阳、上海、拉萨的直航。要大力支持机场改扩建工程和川航在昌项目落地,推动西昌青山机场建成国际口岸机场、西昌火车站建成铁路二类口岸。借力成昆铁路、雅西路扩能改造工程,积极对接承接建设好道路改造市内延伸工程,确保泸黄路改扩建工程明年春节投入使用,2020年北环线和成昆复线昆明段建成通车,尽快启建西昌绕城高速。
二是用最大的力气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围绕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15分钟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圈。尽快完善运营以诗歌小镇、听涛艺术小镇、知青博物馆、礼州古镇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项目,恢复重建卧云书院、蒋介石特宅等特色旅游项目,抓紧实施万科17度、冰雪小镇、华谊电影公社等娱乐创意项目。全面提升城市及景区智能化管理水平,建成智慧城市智慧景区;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邛海绿道、月城绿道、安宁绿道建设,新建改造一批公共厕所、游客服务中心、城区火车站机场办票服务中心、24小时便民服务店,全面提升城乡通讯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城乡基本服务功能,提升旅游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要借力征地拆迁和安宁河谷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成批量开展A级景区创建,推进全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打造成为中国西部旅游示范区。
三是花最大的代价铸造产业核心竞争力。要解决诉求点过多的问题,找准发展的主攻方向,找准工作的突破口,聚合攻坚力量,重点抓好“康养、文化”两条主线。打好“康养”牌方面,要加强支撑因素的科学论证,比如,生理卫生实验表明,“海拔1500米”,是一支天然的“兴奋剂”,有利于大脑的健康和机体的长寿,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海拔高度,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区大多位于海拔1500米的高度,厄瓜多尔的维尔卡姆巴山区、前苏联的阿布哈兹以及我国广西的都安县、巴马县等。这些诉求点,要充分使用睡眠功能、肺功能、造血功能多项生理指标来印证这一生命秘诀,并使之成为旅游康养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并联动带动运动、美食、休闲产业发展。打好“文化”牌方面要体现“多民族融合、多民族团结奋进”主体诉求,承接好各民族不同节庆时点,打造特色主题文化活动;要打破行政壁垒,加大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力度,提升旅游交流合作水平,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要尽可能整合一批全国、全省优秀的不同类别不同艺术门类的专业创作队伍,持续到西昌采风、写生、创作,真正留下一批当下可传播、长远可流传的精品佳作,从口碑流传到精耕细作,逐步累积起西昌的人文魅力和思想厚度,让西昌旅游产业承载历史文化的雨露滋润,逐渐根深叶壮、枝繁叶盛。
新闻推荐
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维护道路运输秩序 西昌市运管所开展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专项检查
本报讯近段时间,为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管理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西昌市公路运输管理所对市内...
西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昌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