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西昌新闻 > 正文

西昌市蚕种场矢志不渝践行的中国梦:把“西昌蚕种”做成响当当的中国一号

来源:西昌都市报 2018-09-07 10:45   https://www.yybnet.net/

蚕种场员工仔细观察蚕宝宝的生长情况。蚕宝宝正在热闹地吐着丝。

西昌市蚕种场矢志不渝践行的中国梦:

把“西昌蚕种”做成响当当的

文/图本报记者寒梅

众所周知,用桑蚕丝制成一匹匹华丽的丝绸、一件件美艳的旗袍,都归功于蚕。记者近日来到位于西昌市礼州镇黑沙河旁的西昌市茧丝绸总公司蚕种场(下文简称“西昌市蚕种场”)一探究竟。500亩郁郁葱葱的桑园映入眼帘,员工们正在辛勤地采摘着蚕宝宝们需要食用的桑叶。

这家建于1975年、1981年正式投产、现隶属于西昌市茧丝绸总公司的西昌市蚕种场,4幢共4800平方米的标准化蚕房伫立面前,干净整洁。

据了解,近几年来,西昌市蚕种场快速发展,已成为全国第二大、西部第一大蚕种场。目前,西昌市蚕种场正稳步迈向更加坚定的未来。

蚕宝宝忙碌一生

蚕种场生机无限

在标准化蚕房中,一张张蚕种被整齐地排列起来,小蚕宝宝们如饥似渴地啃食着新鲜的桑叶,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员工们则在一边除沙(清理小蚕粪便),他们将放置在蚕架上的网兜抬了起来,小蚕宝宝们在温度在23°到27°的房间里非常享受地吃着自己的美味午餐。

不一会儿,员工的除沙工作就完成了。而这除沙,只是养蚕期众多程序中的一个极小的环节。从原种——催青(10天)——养蚕(28天)——蚕蛹(17天)——蚕蛾——削茧鉴蛹、交尾、产卵——蚕种保护,这一个周期需要花费60天左右。

古人言:“春蚕到死丝方尽”,蚕的一生十分神奇,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是完全变态性动物。这60天中,蚕宝宝们从小蚕到大蚕,通过食桑叶,28天体重神奇地增加一万倍,它们不断地汲取桑叶中的营养,并不知劳苦地吐丝,产卵后的蚕蛾逝去,新的蚕种又开始重复循环整个制种过程,忙碌一生,完成着自己的使命。

除标准化蚕房外,西昌市蚕种场另配有普通蚕房3幢共1200平方米,专业原蚕集中共育室800平方米以及配套的保种、浸种、浴种、镜检设备。

“民以食为天,蚕以桑为先”,在桑叶储藏室,桑叶被存放在低温、多湿、无菌、清洁的环境下,只为保持其湿度和新鲜度,给蚕宝宝们提供最优质的食物。

蚕宝宝们活力无限,西昌市蚕种场也就充满着无限生机。2003年,西昌市茧丝绸总公司开展了内部改革,蚕种场实行公司内部模拟独立核算,该公司对外承担一切历史债务,卸除蚕种场债务包袱,轻装上阵;将蚕桑基础最好、农户养蚕技术最高地区确定为种茧基地;放活蚕种场用人权、分配权和对外销售权。新的机制,使蚕种场呈现出生机和活力。

近十年来,西昌市蚕种场年蚕种生产销售量在40万张左右,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产品除满足省内需求外,还远销云南、广西、江苏、山东、浙江、陕西、重庆等地,出口至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等中亚国家。

今年,“打造40万张全国优质蚕种调节基地”项目已列入西昌市政府工作报告,西昌市财政拨发专款460万元,用于蚕种场在月华乡新星村、安宁村、宁乐村和琅环乡五星村建设原蚕基地,以增强蚕种场的生产能力,稳定和确保蚕种质量。

生产经营稳步发展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西昌市蚕种场有员工125人,其中退休职工58人,全部纳入社保统筹。现职工队伍稳定,企业生产经营稳步发展,已成为四川省第一大蚕种生产企业。多年来,生产的蚕种经国家、四川省及凉山州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检验:杂交率在99.5%以上,无毒率超过94%,最大二日孵化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蚕种生产合格率控制在99%以上,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产销势头。

西昌市蚕种场的生产经营稳步发展,也让住在周围的农民尝到了甜头。该蚕种场有原蚕基地村4个,对口专业培训的养蚕农户485户,基地桑园近2000亩,年产种茧13万公斤,农户售茧收入达800万元左右。蚕种场每年支付给农民的制种和桑园管理费在200万元左右,对农民的蚕种、药物、物资等补偿每年为18万元左右,每户农户每年因蚕种场平均增收1万6千元。

“我每天最多的时候能采600斤左右的桑叶,每天收入近300元。”家住喜德县红模乡大埂村的阿牛伍呷莫是西昌市蚕种场的一名临时工,她告诉记者,她每天从早上8点工作到12点,再从下午5点工作到7点,大致工作6小时,因为近几日太阳太大,所以下午一般都比较晚才去采桑叶。阿牛伍呷莫继续说,每年的桑园管理有打药、锄草、剪枝、采叶等工作,蚕种场的工作能为她的家庭带来1万余元的收入,待蚕种场的工作结束后,她就回家务农或帮其他农户采收蔬菜。

引入试验品种

自信展望未来

记者在蚕房里看到,蚕宝宝们有的身形粗一点,有的细一些,有的身上有斑点,有的是花色的,形态各异,十分俏皮。原来,这是因为蚕宝宝们的品种不同,现在西昌市蚕种场共有青松×皓月、781×7532、芳秀×白春、川山×蜀水、两广二号等品种。今年,蚕种场于秋季开始引进三眠蚕原种试探性生产一代杂交种,引进原种两对共4张,品种为粤蚕一号及川1811,估计生产三眠蚕一代杂交种200张,生产普种主要赠送给绵阳、广东及四川部分用种单位实验使用。其中粤蚕一号原种从广东丝源集团引入,该品种已经通过广东省省级品种鉴定,在国内已推广8年;川1811原种由四川省苏稽蚕种场选育,目前正在进行省级鉴定。

除了引入试验品种外,西昌市蚕种场对未来还有这些目标计划:实现年生产优质普通蚕种50—60万张,把蚕种场建成真正意义上全国重要的蚕种余缺调节基地;加快对自有老化桑园及原蚕基地桑园中的不良桑品种进行良桑化改造;2—3年内在原蚕基地发展1000亩优质桑园,稳定原蚕基地;建立一个设备、设施配套完整的蚕种质量检测中心,严格生产中的质量检测,确保所生产蚕种质量优于行业标准。

为了让蚕种场走向更加自信的未来,还将新建一个标准化的蚕种质量检测中心,建设面积300平方米,并完善配套的检测设备,计划投资180万元。自2003年开始出口蚕种以来,外国的蚕茧单产量提高了,质量也得到很大提高,西昌市蚕种场被外商亲切地命名为“中国一号”。现在的蚕种场人员稳定,蚕种远销海内外,十余年来一直保持着可喜的出口成绩,“西昌蚕种”这一品牌在行业内已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未来的日子里,每一位西昌市蚕种场的员工心里都有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誓把“中国一号”这一名号、“西昌蚕种”这一品牌、“信誉至上,质量第一”这一宗旨,更加牢牢捍卫,做大做强!

新闻推荐

裕隆乡“最美乡村公路” 一路繁花 你来

裕隆乡这条公路两旁满是金灿灿的稻田,与路两侧油绿色的白杨树以及清幽淡雅的波斯菊相映成趣,一派田园好风光。“这...

西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昌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西昌市蚕种场矢志不渝践行的中国梦:把“西昌蚕种”做成响当当的中国一号)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