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把屎把尿,时下很多当妈的又忍不住要洒下一把“辛酸泪”:我明明知道把尿对宝宝不好,可家里的老人实在要把,看都看不住啊!而对于妈妈们这种反应,婆婆们大多表示怎么就不好了?你们小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怎么到宝宝这就不行啦?
对此,西昌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主治医师黄仕琼表示,家里的老人都认为给宝宝把尿没什么害处,这主要是因为给宝宝把屎把尿这一行为的害处在短时间内是看不到的,但事实上,它的危害可能是伴随终生的!
破坏建立自主排尿的功能
“宝宝的尿道括约肌、肛门括约肌要在三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础之一。在此之前,宝宝是没有能力完全控制排尿排便的。”黄仕琼说,长期给宝宝把尿将使宝宝对便尿的反射完全依靠大人的指令,而不能靠自身的膀胱充盈刺激括约肌反射排尿。
除此之外,宝宝缺乏憋尿的经历,其膀胱括约肌得不到锻炼,会导致膀胱容量小、憋不住尿,从而尿频等。“这种情况一般需要宝宝两岁多三岁时上幼儿园后才能发现,宝宝总尿床甚至午睡都会尿床,这些问题都是因为幼时把尿引起的。”
易造成肛脱、肛裂、尿频等
很多家长由于不能确定宝宝什么时间会排泄,往往会一直抱着宝宝“嘘嘘”,直到宝宝排出来为止,甚至会因为把到尿而自喜,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对的。黄仕琼解释:“不要以为把到尿就是宝宝是‘真的有尿了\’,很可能是因为宝宝的括约肌已经松弛,很难控制自己排便排尿。”
据黄仕琼介绍,对1岁以下的宝宝进行把尿训练,如果掌握的时间不对,很容易引起孩子抗拒,反而给以后的如厕训练带来困难。此外,由于掌握不好把尿的时机,把尿时间长了,孩子的肛门周围压力加大,非常容易造成直肠黏膜经肛门突出的现象,甚至会对娇嫩的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
影响骨骼、脊柱的发育
此外,为宝宝把尿还会影响骨骼、脊柱的发育。据黄仕琼介绍,宝宝刚出生时脊柱是直的,到三个月会抬头时,颈椎前凸,形成了第一个弯曲;六个月会坐时,胸椎后凸,脊柱形成第二个弯曲;一岁会走路时,腰椎前凸——脊柱形成了第三个弯曲,这样才形成了人脊柱的自然弯曲。
在宝宝脊椎和髋关节发育还未成熟时,长时间不正确的把尿姿势都非常容易弄伤宝宝,增加骨骼发育不良的风险,造成脊柱侧弯、驼背等情况,这对于宝宝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本报记者何玉凤
新闻推荐
龙窝沟整改前。龙窝沟整改后。文/图本报记者杨玲玲为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西昌市委、市政府对...
西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昌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