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旅游产业实在给西昌带来太多惊喜。
春节黄金周期间,西昌市假日旅游再创新高,7天共接待游客213.7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79亿元,同比增长22.13%。
年年岁岁节相似,今年火把格外红:火把节7天,西昌接待游客130.51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33.21万人次,一日游游客97.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13亿元,同比增长18.6%。
这无疑使一直推动旅游产业优先发展的西昌人倍受鼓舞。如今的凉山,“全域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发展,西昌该如何出牌?
8月22日,西昌市召开2018中国·西昌凉山彝族火把节工作总结大会,这场会议的关键词是:总结,当然更多的是发展。
本报记者张鹏
找问题:全域旅游仍存在短板
每到重大节假日,远近的人们,不是已经到西昌,就是在去西昌的路上。
一万个人的眼里,有一万个西昌。常年平均18度的气温,月光下读书看报,精彩纷呈的民族风情,一大批看不完的A级景区,神话与科技邂逅的航天之城……这是游客们最为津津乐道的内容。
旅游品牌化,西昌正在大步向前。
“每一次重大的旅游节庆后对相关工作进行一次总结,就是期望通过工作总结进一步查漏补缺,提升我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在西昌市委书记李俊看来,在旅游产业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其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也必须引起重视。
从顶层设计来看,要高度关注全域旅游短板。在李俊看来,西昌当前最紧迫最现实的要求是,抓紧制定形成面上一盘棋的旅游产业整体谋划。
从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驱动来看,要更加关注外向发展不足。交通问题仍然是西昌旅游跨越突破最大的制约瓶颈,也是必然下最大力气解决的发展难题。尽快推动建成国际口岸机场,将成为下一步西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着力抓手。
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要尤其关注忧患苗头。旅游产业发展的不易,没有常胜将军,也没有必然成功,将工作做细做深做小做实做好,一个战役一个战役去取得胜利,久久为功,方能蹄疾步稳。
定目标:一个定位+四篇文章
旅游是富民产业,也是引擎产业。旅游是基础产业,也是转型升级的推力产业!
大尝甜头的西昌,旅游业未来如何健康可持续发展?
李俊提出:一个定位、四篇文章和五个持续发力。
围绕一个定位:建成国际性休闲度假旅游康养目的地;
做好四篇文章:打造中国西部居家创业首选城市、中国乡村旅游示范城市、中国森林康养湿地康养标杆城市、中国藏羌彝文化走廊特色魅力城市。
五个发力,即:在产业的整合发展上持续发力;在加快提升旅游产业的承载力上持续发力;在培育形成新的市场热点上持续发力;提升西昌旅游的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上持续发力;在加强旅游执法和城市的精细管理上持续发力。
谈举措:全面提升基础保障能力
全面提升西昌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加速文化+康养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成为西昌旅游发展的新举措!
下最大的功夫解决出行通行条件。西昌将要大力支持机场改扩建工程和川航在昌项目加快落地,推动西昌青山机场建成国际口岸机场、西昌火车站建成铁路二类口岸;借力成昆铁路雅西路改造工程,积极对接承接建设好道路改造延伸工程,提升通达通畅能力。
用最大的力气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西昌将围绕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15分钟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圈。尽快完善运营以诗歌小镇为代表的文化产业项目,恢复重建卧云书院等特色旅游项目,抓紧实施万科17度、冰雪小镇等娱乐创意项目。全面提升城市及景区智能化管理水平,建成智慧城市智慧景区,大幅提高城市基本服务功能,提升旅游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花最大的代价铸造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李俊看来,西昌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为两条线,一为康养、另外一条为文化。
西昌将找准发展的主攻方向,找准工作的突破口,聚合攻坚力量:通过找到多项诉求点,为旅游康养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同时整合一批全国、全省优秀的不同类别不同艺术门类的专业创作队伍,持续到西昌采风、写生、创作,从口碑流传到精耕细作,逐步累积起西昌的人文魅力和思想厚度,让西昌旅游产业承载历史文化的雨露滋润,逐渐根深叶壮、枝繁叶盛。
新闻推荐
西昌特色烧烤。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凉,虽然白天的气温还是燥热难耐,但是一到傍晚秋风阵阵,不少市民便出门散步纳凉。...
西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