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的西昌航天大道。
建成四通八达的路网。
文/本报记者孙文婧
图/本报记者钟玉成
围绕“川滇综合枢纽、绿色钒钛之都、国际山水名城”的战略目标,把交通建设与区域布局和经济流向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立足西昌、依托成昆、突出北向、畅通南向、连接东西、完善路网、提升服务、构建枢纽”的思路,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方针,与城镇发展、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相协调,扩大规模、完善网络、优化结构,构建功能完善、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这是“十二五”西昌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思路。
2008年,西昌市委、市政府将这一年确定为“交通建设年”。这一年,投入交通建设资金4.4亿元,是“十五”期间交通投入的4倍。
蜿蜒公路连接西昌村村院院,桥梁凌空接通出入快速通道。“交通建设年”的启动,拉开了西昌交通基础设施跨越提升的序幕。
西昌市委、市政府以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契机,把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先决条件,响亮提出了“承接成昆、联动雅攀”的交通发展战略。“承接成昆、联动雅攀”,不但定义出了西昌交通未来发展的方向,勾画出了西昌交通日趋完善的网络体系,更成为了西昌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有力着力点和助推器。
4亿项目投资改建青山机场
完善基础设施增加航线运行
西昌青山机场建于1975年,位于西昌市北郊,距离市中心和发射中心分别为13.5公里和50公里。从1990年以来,机场先后成功保障了15颗卫星的运输任务。成为川西南支线机场中起降班次最多、开通航线最多、抵达城市最多的航空港。
随着近年地方经济的发展,西昌加强对外开放,加大旅游资源的宣传,商务往来、旅游往来的人也越来越多,航空交通也成为凉山交通枢纽建设中的重点之一。
2008年的青山机场基础设施显得有些陈旧,跑道从营运开始连续使用到现在,而候机楼1990年投入使用,面积也仅1500平米左右,已无法满足现有运行和服务需求。机场航空业务量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对当地经济建设也产生严重影响。为适应凉山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提高青山机场的航空服务能力,2008年初,西昌适时启动了青山机场改扩建工程项目,并于2008年12月31日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批复,该项目共投资近4亿资金。
据了解,青山机场改扩建工程按照飞行区等级4D指标建设,对原有跑道进行基础灌浆和盖被,跑道道肩从1.5米加宽到5米,相应改造平行滑行道、防吹坪、助航灯光、消防系统。同时,新建1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把原航站楼改造为货运站,新建4个C类机位的站坪,并按消防救援等级7级建设消防站和配置设施,同时改扩建其他配套设施。
2018年的西昌青山机场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安全保障设施得到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这都得益于青山机场改扩建工程。10年前,青山机场的吞吐量为十几万;2017年,吞吐量达到60万;2018年吞吐量持续增长。如此增长速度,可以用飞速发展来形容。
余万发是西昌的常飞旅客,对于青山机场,他再熟悉不过了,“西昌的机场这两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服务变好了,以前没得VIP厅,现在有了,以前的行李不是通过传送带送出来的,现在这些条件都完全满足了,以前人工报信息,现在都是智能化的,变化很大。”
除此之外,为发挥西昌航线运输的作用,在2008年的“交通建设年”,西昌积极开拓新航线、增加航班。如成都航线,以往是每天3个航班,在没有加班的情况下,客座率100%,经常一票难求。(紧转03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记者从西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获悉,为保障对广大电力客户的可靠供电,满足客户用电需求,2018年8月20日至2018年8...
西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昌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