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与服刑人员交流。
本报讯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很多服刑人员子女不仅生活陷入困境,有的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歧视,对身心产生不良影响。关爱这个群体,给这个群体保护和救助,是西南石油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西与西柚”团队和攀西监狱的共同目标。
近日,“西与西柚”团队走进攀西监狱,开展了一场别样的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关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为主题,致力于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做心理疏导,发现他们的心理困境,帮助他们解决难题,使其更容易接受社会的教育,接受社会的帮扶,同时也让服刑人员安心改造,尽早回归社会。
据介绍,该活动是西南石油大学团委,在上海“同一苍穹下”公益基金会和西昌市关工委的支持下,开展的由高校学生对服刑人员子女进行心理和认知辅导的项目。该项目团队将进行“六个一”活动,即“一次调研、一场交流、一次走访、一场晚会、一部记录、一个机制”。
在攀西监狱,“西与西柚”团队成员通过与服刑人员交流,进行了“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需求”专题调研,并与服刑人员签订了“帮教意向协议书”。接下来,团队成员将到服刑人员家中走访、交流,帮助他们的子女,为其疏导心理障碍。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书记文雪特别提到,他们将与孩子们长期保持联系,时刻关注他们的成长,更有信心将该项目继续推广,召集更多社会力量,对孩子们进行帮扶。
“对高校而言,社会实践是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一代新青年在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经历。此次西南石油大学借助攀西监狱这个实践平台,能切实解决课题资源难的问题,更能让高校学子在实践中去施展所学所知,做到学以致用,对于年轻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文雪表示,通过开展帮扶项目,一方面,学子与服刑人员直接接触,可以对高校学子产生警示教育作用,使他们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另一方面,亲身参与帮扶,也能培养起学子们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丰富人生阅历,对他们从学校进入社会起到帮助作用。
攀西监狱党委委员、副监狱长蒋启兵向记者介绍道:“攀西监狱历来重视与各大高校的合作,注重拓宽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渠道,以‘滴水能穿石,时雨润心田\’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教育改造的攻心治本作用。”
攀西监狱也期待能通过全社会共同的努力,能有更多的公益组织和更多的志愿者,让这些陷入困境的限制人身自由人员及其家庭、子女得到帮助。
文/图本报记者江滢
新闻推荐
培养师生家国情怀营造浓厚的国防教育氛围 航天学校校长获“2018年西昌市双拥先进个人”
本报讯正值第97个“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西昌市委、西昌市人民政府为表扬先进、树立典型,特对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西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