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游的兴起,带动了农民发家致富。 本报记者 钟玉成 摄
2009年
本报记者曾稚
2009年6月18日晚上11点,仲夏夜,许孃孃躺在床上烙饼似地翻来覆去一两个小时,就是睡不着。
知了躲在树上叫个不停,小区楼下早已没了白日的喧哗。许孃孃听见隔壁卧室隐约传来儿子翻动东西的声音。看来,儿子也还没睡下。
许孃孃失眠不是因为被知了叫声吵得心烦,相反,那聒噪的蝉鸣在她听来就像小夜曲一样动听。许孃孃之所以睡不着,是因为太激动。
当天,是他们一家搬进西昌河东“幸福家园”廉租房小区的第一天。许孃孃白天忙里忙外收拾东西,累了一天,晚上躺在床上那兴奋劲仍没过去。
“幸福家园”廉租房小区建成——
激动得睡不着觉的困难群众
其实这已经是许孃孃第四次搬家了,按理来说应该没什么好兴奋的。但哪叫他们的新家一次比一次好,她怎么能不兴奋?
许孃孃名叫许纯,2009年她已是64岁的花甲老人,而且经历了儿女残疾、居无定所等生活的坎坷,但在她身上却一点也看不到消极悲观的样子。
1965年,许孃孃在西昌市樟木箐乡当过知青,后来成为了牦牛山深处大桥区(巴汝乡)商业营业部的职工,并在那里成了家。许孃孃至今记得,他们当时住的房子是用泥土垒、用松针和茅草盖、四处漏风的房子。夏天还算清凉,到了冬天可就跟冰窖差不多。
“在大桥区,儿子女儿相继出生,可能是因为先天的影响,两姐弟生下来就听不到声音,不能说话。当单位领导知道我们家的特殊情况后,给了我们很多照顾。”许孃孃1985年调到了二旅社工作,孩子生活学习环境稍好了些。在住宿方面,领导也特地在龙眼井居民点为许孃孃全家安排了37平方米的公房。
“能有公房住也是不错的,但这小瓦屋冬天透风,夏天漏雨,特别潮湿阴暗。”说起曾经居住的房子,许孃孃不禁皱起了眉头,“最糟糕的就是下雨天,家里的盆子、罐子、桶子齐上阵。等到天晴,第一件事就是晒被子、晒衣服。”那时许孃孃一家最大的梦想就是能住上不漏雨的楼房。
在低矮的小瓦屋里住了20多年后,2008年,西昌市把全市符合廉租房保障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全部纳入了住房保障体系,许孃孃家就是其中之一。“当搬进50平方米的楼房时,全家激动了几天!”回忆起第一次住进新房子的情形,许孃孃脸上有止不住的笑容。
2009年6月,西昌市河东街廉租房一期工程“幸福家园”小区建成并投入使用,240户困难群众住上了梦寐以求的新房。许孃孃全家再次搬进了该小区2幢2单元1号的楼房内。
廉租住房一期工程项目按照“标准适度、功能齐全、经济适用,环保节能”的建设标准,总投资2460万元,占地面积10亩,建设规模12037.80平方米,修建6栋楼,240套住房,每套住房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户型为一厅二卧一厨一卫,房屋全部进行装修,住户可以直接入住。
房间里水、电、气都是通的,有厨房,有卫生间,卫生间里还贴了瓷砖。看着比原来住的房子更好,许孃孃全家硬是又激动了几天。
激动得夜不能寐的不只许孃孃一家。
“我整整激动了1个月,这种
幸福感,一直延续到现在。”张福珍老人也是西昌市廉租住房政策的受益户之一。多年来,他们全家5个孩子与两个老人一起挤住在30多平方米的房子内,整间房子就只能放下几个人睡的床,连落脚的地都没有,一进屋就坐在床上,做饭也只能在过道里。
“家里还有一个残疾的女儿,吃喝拉撒都只能在这个小小的房子里面。亲戚朋友些来了,连门都不敢进。”说到这里,张福珍老人唏嘘不已,“像我家这样的状况,这一辈子都不可能买得起房子,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住上了新房啊!”
“幸福家园”里住的都是像许孃孃、张福珍这样的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为减轻困难群众的经济负担,廉租房租金标准为每月每平方米1元,只有市场租金的1/7左右,物管费每月每平方米0.2元。由于物业管理费用低,很多物业单位都不愿意接这样一份没有利润的活儿。
许孃孃不会想到,还有惊喜在后面:4年后,当“幸福家园”小区新修的电梯公寓投入使用后,儿子杨晓星一家三口也分得了一套50平方米的新房。大年二十八,在密密匝匝的鞭炮声中,儿子一家三口从原来的大家搬到了他们的小家里。
举办四川首届农家乐旅游文化节——
打响全省“第一枪”的西昌旅游业
许孃孃、张福珍沉浸在搬进新家的激动中,更多的西昌人则被一声“春雷”惊醒。
2009年,挖掘机的轰鸣声在西昌各个角落响起,像一声声春雷在这座历史老城上空炸响。不管是城里,还是农村,稍微敏感点的人都意识到,西昌,有大动作了!
后来,人们把2009年定义为西昌的城乡建设年。这一年,四川首届农家乐旅游文化节在西昌圆满落幕,农家乐老板们赚得盆满钵满;这一年,“乡村八景”四个字第一次植入了西昌人的脑海;这一年,成凉工业园区伴着两地人民的阵阵掌声正式成立;这一年,横跨安宁河的樟木大桥迎来了通车后的第一辆汽车;这一年,位于市中心的龙眼井大桥在周边居民的期盼眼神中,终于建成;这一年,港湾式公交站台在西昌街头亮相,从此等公交的乘客不用再忍受日晒雨淋;这一年,山水阳光、长安国际等一大批楼盘在叮叮咚咚的声响中,全面开工……
时间回到2009年4月13日下午,成都岷山饭店宽敞的会议室里,不时响起浪潮般的掌声。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四川日报社等20余家新闻媒体的摄影记者扛着“长枪短炮”,将镜头对准主席台上省农办、省旅游局、(紧转03版)
新闻推荐
深化交流合作互利共赢发展 西昌市召开与州国资委项目推进座谈会
本报讯近日,西昌市委书记李俊主持召开西昌市与州国资委的座谈会,会议专题研究了西昌市与州国资委下属相关企业在发展中...
西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昌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