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观看展板上的黑线乌梢蛇。
生态环境公众开放活动&科技活动周
参观邛海流域环境监测科研成果展
收获有趣有料的生态知识
文/图本报记者孙文婧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今年的生态环境公众开放活动的宣传主题为“环境科技,惠及民生”,科技活动周宣传主题为“科技创新,强国富民”。
25日,邛泸局、市环保局、市教科知局、市科协、市林业局、市水务局、湿地保护中心、西昌学院、西昌爱鸟协会等单位共同组织开展了邛海流域环境监测科研成果展览,结合邛海湿地保护、湿地公园建设、饮用水源地保护、冬季水鸟调查监测、邛海流域自然生态状况变化监测情况等湿地保护相关工作进行了展示,并组织了西昌市十小、阳光学校、五中等中小学生,前往参观学习,同时向广大市民、学生发布生态环境科研成果,倡导公众参与保护湿地。
当日上午9时许,学生们在工作人员和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观鸟岛湿地公园参观了解。通过展板、宣传册等文字图片了解了湿地的生物,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同时还分别前往了湿地科普文化长廊、梦里水乡湿地观鸟岛、鸟类观测站、宣教中心等地进行参观,每一站都让人学生们受益匪浅。
在邛海湿地科普文化长廊里,学生们见到展板上的动物都表示非常好奇,来自十小四年级一班的王陈英正和同学们观看展板上的黑线乌梢蛇,她告诉记者,这是她和同学们第一次看到这些动物,通过这次的活动认识了和邛海相关的知识,增长了自己的见识,也更加学会了要好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在参观的过程中,有来自西昌学院的志愿者同行,对见到的动物、植物进行详细地讲解,让学生们更深入地认识、了解这些动植物。
参与此次活动的部门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提升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公众对生物、环境保护的认知,让环保科技创新成为人们“获得感”的重要源泉,结合邛海湿地保护取得的成果,携起手来共同为实现“生态田园新西昌”做出自己的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庞峰伟何勤华)5月24日9时50分,西昌市宏林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伴随一声汽笛声,两辆分别满载30吨红皮洋葱的卡车...
西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昌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