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邛海水校。 冷登亿 摄
2000年全国滑水冠军王涛在为学员示范动作。
2008年,千帆竞邛海。
文/图本报记者冷文浩
西昌影像档案
时间
两代摄影人
跨世纪的
之七
邛海水校,是西昌人的简称,也即是令西昌人骄傲的西昌邛海水上运动学校。从1964年初建,成立四川省西昌航海俱乐部,到1979年“西凉”合并,西昌邛海水上运动学校主要开展摩托艇、帆板运动,后来增设专业帆船、滑水等运动。由于地处西昌邛海之滨,地理、气候得天独厚,为训练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度人满为患,招生都是择优录取。那时候,把孩子送到水校学习,对于凉山人来说,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娃娃进入学校以后,先从游泳学起,学一段时间后,再选科目。就是在这样的模式下,有不少优秀运动员成长起来,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运动员,譬如现在大家熟悉的全国障碍滑水冠军杨福刚、王涛、奥运冠军殷剑等著名运动员,都是在邛海水校成长起来的。
于我而言,初识水校是在1982年的全国划水赛上。那是西昌首次举行国家级的比赛,吸引了西昌爱好运动的人们前往观战,为运动员加油助威,当然其中也少不了许多记者前往采访。
那时,父亲冷登亿刚从西昌县文化馆调到凉山日报当摄影记者没两年,难得有一次拍摄水上运动的好机会怎会错过。那年,我还没参军,属于待业青年,那次采访,父亲把我也叫了去。我拿个海欧120相机在岸上拍耍耍照,父亲自然去了一线拍摄。(下转13版)
新闻推荐
诗歌小镇游人如织。村民自编自演的民俗歌舞。〉〉〉自今年3月接到“谁不说咱家乡好”魅力西昌竞演活动通知以来,西昌大箐乡认真筹备、提早谋划,于4月2日通过策划方案评审会。该乡将紧...
西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昌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