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天气好,把这批来自西昌的西瓜苗栽完。”阳春三月,船山区复桥镇棕树村一片忙碌,正在大棚里栽西瓜苗的陈建也是其中一员。作为曾经的贫困户,陈建以种植西瓜和蔬菜成功脱贫,并带动村民脱贫增收。
双亲病故导致家庭负债,2014年陈建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年纪轻轻有手有脚,不能一直当贫困户。”30多岁的陈建憋着一股劲,准备在家乡发展种植业。
顶着妻子的反对,陈建四处想办法筹借资金,但卡在了土地流转上。村干部了解到他的创业想法后,支持他自力更生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而淳朴的乡亲们也没有收取20亩土地的承包费。
“因为技术不到家,人手也不够,第一年种植的20亩西瓜亏了。”陈建记忆犹新,“2015年兄弟回来帮忙,我们又把规模扩展到80亩,还是夏种西瓜冬种蔬菜。”
来自市统计局的“第一书记”晏舒了解情况后,帮忙跑贷款、跑销路,请农技员到田间地头来指导。“他们不仅教会我科学施肥,还安装了电子灭虫灯,增加了产量。”2015年,陈建尝到了丰收的喜悦。虽然还债后所剩不多,但他心情格外轻松。“靠种植能够持续增收,我不当贫困户了。”同年,陈建申请退出贫困户名单。
有了经验和技术,陈建的干劲更足了。2016年,他的种植面积达到126亩,赚了约10万元。2017年,他又扩展了80亩土地种植水果,发展可士可丑柑、鹅柑等品种,同时计划在林下养殖土鸡。
“一人脱贫不算真脱贫。”陈建感恩这几年乡亲们的支持,带动村民告别传统种养殖模式。从2016年开始,全村有10多户村民种了西瓜和蔬菜,还有10多名贫困户通过临时打工增收。其中,村民袁仕华学习技术后种了几亩蔬菜,一年收益上万元。陈建的生态西瓜基地也成为村里的共产党员示范基地。
陈建的踏实肯干和感恩奋进被村民们看在眼里。2017年3月村两委换届时,陈建被一致推举为村主任。“得到了信任,也肩负了更多责任。”陈建不仅忙着基地的事情,还要为全村脱贫工作奔忙,“全村还有22户59人未脱贫,计划2019年摘帽,要抓好产业发展这个关键。”陈建正在思考,全村有几条高速路穿插,几个新型家庭农场正好实现多元化发展,接下来要加大利益联结机制,增加村集体收入,持续组农增收。(全媒体记者熊燕)
新闻推荐
厚植稳如泰山的发展沃土 ——2018年央视春晚与招商引资的珠联璧合
2018年央视春晚泰安分会场的排练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泰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搭载着春晚这艘新春航舰更深刻地被大众所认识。如何抓住“春晚”机遇,最大化放大“春晚效应”,助推泰安招商引资,提升泰安...
西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