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西昌新闻 > 正文

人物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陕西乡党

来源:华商报 2018-02-13 07:21   https://www.yybnet.net/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于1970年12月,它地处的大凉山以山高沟深闻名,发射场就建在深山老沟里,距西昌市有60多公里的路程。正是在这些不为外界所知的山沟里,西昌航天人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奋斗,创造出一个个惊天动地的航天奇迹,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先进集体和典型人物。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近日向媒体重点介绍的“扎根山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人物”里,陕西人就有三个,他们分别是:

郝军,陕西渭南人,80后,先后担任控制系统主机操作手,发控台操作手,控制系统指挥员,技术阵地01指挥员,上面级01指挥员(上面级发射6次,他就担任了4次),执行任务71次。

张润红,陕西韩城人。现为西昌发测站工程师,箭体动力室装配组组长,技术阵地01指挥员。先后担任动力利用系统指挥员12次,技术阵地01指挥员3次。2017年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她励志成为中国航天首个女性发射阵地01指挥员。

张小军,陕西蓝田人,西昌发测站工程师。投身航天事业12年来,历任岗位操作手、发控台岗位操作手、控制系统指挥员、技术区01指挥员,现任长二丙发射阵地01指挥员。

此外,还有很多陕西人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不同的岗位上,为这次北斗卫星的发射尽职尽责。

技术勤务保障系统指挥员

王继周:

他负责指挥

给火箭和卫星“造血”

王继周是陕西周至人,1989年就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现任职务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勤务保障系统指挥员、技术勤务站党委书记。

他介绍,技术勤务站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生产液氮、液氧,并负责接收、转注液氢。此外,他们还要负责卫星发射的电力保障、塔勤应急保障以及卫星火箭的运输和安全警卫工作。“近年来常态化、高密度的发射任务,对我们的工作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每次发射成功,我们都感到无比自豪,但每次都会很快冷静下来,迅速投入到下一个任务中去。”

为航天事业工作近30年来,王继周回老家过春节仅有五六次。“母亲瘫痪多年,一直没能照顾得上,父亲去年春节前去世了。”说起父母,他感到特别愧疚。“父母对我要求很严。对于我的工作,他们都很支持。每次听到我有任务,都让我把工作先完成好,有时间了再回来。父亲身体不好,去年很希望我能陪他过年。我也打算回去陪他过年,但当时值班任务特别重,结果没等到我回去的那一天……”说到这里,他流下了泪水。“89岁的父亲突然之间就走了,想起来就特别难受……”他擦擦眼泪说:“但是我想,父亲也理解我。我也没给陕西人丢脸。”

他说,马上就要过年了,希望通过华商报给家乡的父老乡亲拜个年:“作为在外的陕西游子,衷心祝福咱们陕西越来越好!”

指挥控制中心计算机组工程师

马莉:

处理火箭飞行数据

供指挥员决策参考

马莉,女,1981年生,宝鸡陈仓人,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来到西昌后,一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挥控制中心工作。

“通信岗位就是保证线路的畅通,中心机岗位就是负责数据的汇集和处理,然后发送到指挥显示系统,这就是我们的主要工作。”她解释说,“我们有很多测控单位,所有测控单位送来的数据从通信渠道到达中心机。我们把所有测控设备数据收集来,然后经过数据处理,显示到大厅的大屏幕上,为指挥员提供决策支持。”

她说:“在这里工作了15年,最大的感受就是航天发射场写的一排字:“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确实,我们的工作看起来不起眼,但都很关键,一点点小差错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所以每次执行任务都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

“我是2003年7月来的,记得很清楚,当时坐K165次直达列车到了西昌,在漫水湾下车后,走的是石子路,心里一下凉了半截。后来在这里结了婚,是老公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支持。我和老公是同一年来的,当时我负责维护设备,他负责维护软件,所以就认识了。他一直很坚定,决定要在这里干下去,我现在和老公在一个团队。”

“今年春节我们不回宝鸡,准备就在这边过年,父母平时也在这边帮着我们带孩子。他们对我们的工作很支持。”

马莉说,她有两个孩子,大的8岁,小的1岁。孩子们对航天都很有兴趣,也知道爸爸妈妈的工作,大孩子还对她说:“妈妈,我长大了和你在一个办公室好吗?”而每次有紧急任务加班时,小孩子总是指指她,再指指火箭模型,然后嘴里“嗖”一声,意思是明白妈妈是要去发射火箭了。

指挥控制中心计算机组工程师

任晓羽:

“看过火箭发射,

才知自己的工作如此不平凡”

任晓羽,女,1981年生,西安人。和马莉一样也是在2003年来到西昌,目前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挥控制中心中心机岗位。

这是一个直肠子的“女汉子”,见到陕西来西昌采访的记者,她的头一句话就是:“哎呀,见不得人了,哪有陕西姑娘晒这么黑的?”

她说,一个同学对她说,感到很得意的就是还有她这个好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上班,“当时我心里在想,我通宵达旦工作有多累,训练的时候有多苦你知道吗,要么你来试试?”

参加发射任务的次数,她记得很清楚,她参加了75次,马莉比她多两次。

她说,记得刚来的时候,工作岗位在山里,后来才搬到了西昌市区。2003年刚来时,看到周围的情况,眼泪就下来了,“不过在这里遇到了自己的老公。老公是咸阳人,在中心机关物资管理处工作。”

她说:“这个岗位的工作,说实话感觉难度不大,但风险很大。要求反应快,不允许失误。一次任务要演练六次以上。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原来发射任务是一年一两次,现在的发射任务一年是十几次,下半年几乎是半个月一次。”

比马莉幸运的是,她在上研究生期间看过一次卫星发射,“当时我看到平台上所有的老百姓都在跟着数倒计时,一直喊到火箭钻进云层里,大家还兴奋地跟着喊:成功了!成功了!经历过这一次,我才感觉到我的工作如此不平凡。

任晓羽有两个儿子,大的6岁,小的1岁10个月。她说:“临时接到任务时,对小儿子哭闹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硬着心肠走。现在我有几天都没见孩子了,也不敢见,怕他哭。现在孩子由爷爷奶奶看着,如果老人不帮忙,我们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指挥控制中心工程师

党勇:

“测量火箭飞行数据,

感受最深就是压力大”

党勇,男,1980年11月生,渭南人。2003年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挥控制中心工作。

2003年到2015年下半年,他一直在发射场区对面的一个叫“牛头山”的山头上从事火箭数据测量工作,后来才调到西昌市区,从事技术总体工作,现在的职务是工程师。如今他已安家在西昌,媳妇是四川人。

他说,记得2003年从学校毕业过来时,在山上有个操作室,他的工作就是获取火箭飞行的第一手资料,然后交给同事们进行处理。因为每次发射都要在岗位上工作,也是无法看火箭发射。直到2015年之后做技术总体,他才有机会看发射了。

对于这个工作,他感觉挺自豪的,“工作这么多年,感受最深的就是压力大,经常做梦梦见自己失败了。在工作10年的时候,因为一次粗心导致关键地方出了问题,火箭飞过来数据没有收到,尽管设计也有冗余,没有影响到发射和飞行,但这次失误对我来说还是感到很严重的。”

“老人都在老家,身体不是太好,但一年只有20天假,还要分头回渭南老家和媳妇娘家,所以陪家人的时间很少。”尽管如此,父母一直很支持他的工作。“父母一般也都是报喜不报忧。2014年,父亲干农活爬不起来,最后恢复得差不多了才告诉我。”党勇说,对家人他感到很内疚。

>>多知道些

液氮液氧液氢

在火箭和卫星上起什么作用?

液氮、液氧、液氢有什么特点?在火箭和卫星上起什么作用?他们是如何加注到火箭上的?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勤务站液氮液氧生产分系统指挥员黎伦介绍,这是个高危行业,因为液氧温度是-183℃,液氮的温度是-196℃,液氢的温度是-253℃,都是极低温。怕冻伤,还有燃爆、窒息的危险。

如果这种低温液体接触到皮肤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黎伦说,如果这些低温液体滴到了手上,短暂地、少量地碰到,会很快蒸发。如果是局部的,持续时间仅十几秒钟就可能发生冻伤。情况严重的会导致肌肉组织坏死。如果把有生命的植物和小昆虫放到液氮里,几秒钟后再拿出来放到地上一踩就会成为粉末。

“除了极端的低温,如果液氢泄漏了,只需要79毫焦的能量,也就是说周围有一根针从桌子上掉地上,这样的能量就可能导致引爆。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封闭的空间会发生,即使是空旷的地方,浓度在40%-80%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

黎伦说,他们遇到比较危险的情况是,有一次在转注的时发现微量泄漏,手持探测仪发现后,他们立即就把它堵上了。方法一般是包裹石棉绳,然后浇水,由于其温度很低,浇上水以后就冻成冰堵上了,这个过程用了十来分钟。但如果真要出现大量泄漏,是没法堵的。这种情况下按照应急预案,只能是第一关闭阀门,第二人员紧急逃生。

三种低温气体的作用是什么?黎伦介绍,氮是惰性气体,液氮的主要作用是预冷管路、置换管道。也就是说,加液氮主要为了清除管路里面的杂质,将其净化为氮环境。因为加常规燃料的时候,要求管路里面不能有杂质、不能有水分、不能有空气。而液氧主要是作为助燃剂来使用,液氢则是三级火箭和卫星的燃料。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华商报特派西昌记者 马虎振 采写

新闻推荐

忠实履行职能为发展提供坚强司法保障

本报记者唐万贵记者从近日召开的西昌市两会上获悉,2017年,西昌市人民法院紧紧围绕西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取得...

西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昌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人物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陕西乡党)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