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安宁河平原。
安宁河流域效果图。
2016年8月15日,凉山州委七届九次会议通过了《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凉山的决定》,要求以安宁河干流为轴线,以西昌、德昌、冕宁为三大中心区域,建设完善安宁河生态水系,打造沿线滨河特色景观、城镇、村寨,推动“农、文、旅”互功融合发展。宏伟的目标和长远的规划已然既定,各县市鼓足干劲不断为打造中国的“莱茵河”添砖加瓦。
水舞西昌月 醉美安宁谷
从西昌市樟木箐大桥至海口交汇口约16.5公里是西昌安宁河谷生态走廊实验段,作为安宁河谷生态走廊的一部分,它又与三河水利风景区紧密相连,是西昌水网全域激活的重点区。靠近城市中心位置,又具有良好的交通发展基础,有着雄厚的建设底蕴和发展潜力。
推进试验段的规划和实施,就是为打造安宁河谷“农、文、旅”生态走廊迈出坚决的一步。
“山、水、林、田、湖”是规划发展的生态基底,打造生态走廊,以水资源为载体,以村镇集群为核心,以农业经济为引领,以旅游开发为主导,以新型城镇化为契机,通过打造以果蔬种植采摘和休闲农业体验为核心的主题性旅游基地和项目,辅以高科技农业示范、农业生产深加工、农业田园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田园生态旅游长廊。形成产业相融、文旅互动、土地整理、河道开发、交通提升、彰显特色的西昌安宁河谷特色农旅文化。
通过提升安宁河滨水区域景观环境,以不断挖掘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带动区域共同发展为目的,引出了西昌安宁河谷“农、文、旅”生态走廊的总体定位:“水舞西昌月,醉在安宁谷”;展开了西昌84公里段“桃瑞月华”——油桃小镇,“茅坡樱红”——樱桃小镇,“梦回水乡”农禅小镇等10个特色小镇,新华、安宁、礼州古镇等24个旅游中心村以及多达50个主题庄园。其中16.5公里的试验段建设内容包含建设4大特色小镇(樱桃小镇、钒钛小镇、空港小镇、农禅水镇),1大水上世界的打造出樟木箐湖、樱桃森林、两河口湿地公园等13个旅游节点。
游生态果乡 品农旅文化
西昌是全州农业大县,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优质稻、蔬菜、水果、花卉、畜牧、烤烟、蚕桑”七大支柱产业,其中以特色水果、花卉、蔬菜优势突出。
在西昌安宁河谷沿线,有月华乡油桃、兴胜乡草莓、樟木乡樱桃、西乡乡葡萄,一到丰收季节,各大摘采节争相上映、目不暇接。安宁河谷是凉山农业发展的沃土,近八百平方公里的平原物产丰富、种类繁多,多种气候果蔬并存,有着“中国水果的缩影”的美誉。
大力发展农旅特色产业文化,就是以开发安宁河谷特色农业为核心,利用现有的农业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观光农业,形成农业产业集群,不断提升品质和对外吸引力。
当前国内旅游需求稳步增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无论市场规模还是经营效益均呈现出向好的趋势,具有辽阔的发展前景。在美丽、生态、绿色的安宁河谷,所拥有的宜人风景、清新空气、淳朴民风、舒缓节奏、适宜居住等特色,成为了国内最稀缺的资源。
把握“特色”二字,西昌市将开发安宁河谷农旅文化,打造融合休闲农业、观光农(果)园、体验农园、创意农园、教育农园、假日农市等多元素,以主题化为核心的主题庄园,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如休闲农场游客偏重以消费和短暂性农业体验,停留时间较长者农场则提供餐饮服务、住宿服务、综合性游览设施;教育农园则利用农场环境和产业资源,将其改造成学校的户外教室, 具备教学和体验活动的场所。不同的定位适宜不同的人群,通过主题细分,错位发展,片区相互补充,将安宁河谷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休闲度假的后花园。
展望安宁河谷的未来,拥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发展空间。将“农、文、旅”完美三者融合在一起,是安宁河谷地区生态崛起的必经之路。深入挖掘区域生态、自然、文化和旅游发展潜力,不断探索农业、文化和旅游互动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安宁河谷的未来,正在各族人民的期盼和不懈努力下日益做大做强,西昌市鼓足了干劲,向着生态安宁的绿色的崛起而大步迈进。
本报记者 徐箭明
新闻推荐
河东大道路灯开始启用。“走,去河东大道‘压马路\’”“昨天路灯亮了、交通信号灯启用了、道路也比之前干净整洁了,以后去河东大道耍,不用担心天黑也不怕时间晚了”。随着河东大道建设进入...
西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昌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