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参观老狼窝就不能真正了解四川开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开顺公司),就领略不到开顺人勇于吃螃蟹的胆略和开拓创新背后的气魄。老狼窝,是凉山瑞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瑞海公司)堆放钒钛磁铁矿炼铁所产生的高炉渣(也称高钛渣)的场地,每年300万吨废矿渣日积月累堆积如山,千亩土地不够堆放,固废物及排放的气体对西昌环境形成威胁。更为严重的是,西昌饮水工程大桥水库紧邻其旁。每当雨季来临,污水顺流而下极易产生污染。老狼窝隐患成为西昌市这座国家级旅游城市的硬伤。瑞海公司不惜花重金3000万元修筑堡坎,但治标不治本。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道难题?
2010年的一天,老狼窝来了一行人。为首的男子高大敦实,眉宇间透着精明。他站在矿渣堆上看到堡坎另一侧的大桥水库,眉头紧锁陷入沉思,“西昌的碧水蓝天不能毁在我们这辈人手里!”说话的人叫殷从刚。他生于斯长于斯,亲眼见证了这些年来西昌市发展旅游经济带来的变化,“为了子孙后代,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必须放手一搏。”殷从刚决心已定。
变废为宝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凉山州委、州政府确立了生态兴州、工业强州的总体构想,解决瑞海公司废弃高钛渣对西昌环境形成严重影响这一难题的时机日臻成熟。
此时,殷从刚根据工业选址的科学要求及土地使用的政策规定,毅然组建了四川开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对废弃高炉渣的综合利用。殷从刚把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生产绿色新型环保建材产品、造福社会,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和目标,组建了一支由18人组成的专业科技攻关队伍,到全国12个省市考察学习高炉渣等废弃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新型环保建材产品的生产技术。经过科技攻关、人才交流、项目合作、经验借鉴等各个环节的努力,开顺公司在短时间内掌握了成熟的综合利用废弃高炉渣生产新型环保建材产品的核心技术,肩负起“以人为本,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为建设美丽富饶新西昌作贡献”的使命。
短短4年,四川开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创举。
点石成金,变废为宝。开顺公司坚持追求卓越、绿色发展理念。先后投入3亿多元,建成了双180搅拌站2个、双240搅拌站1个,砂石生产线5条,拥有各式运输车辆100多辆,其中LNG绿色环保加气车57辆。
公司利用西钢钒冶金废渣高钛渣,开发生产新型环保建材,综合利用率≧85%。每年,瑞海公司产生的300多万吨高钛渣全部被处理干净,废渣再利用率达100%,无任何二次污染,有效降低固废物集中堆放产生的次生灾害的危险以及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对西昌的污染。
4年里,开顺公司为国家节约废渣堆放的土地800亩以上,每年提供400多个就业岗位,当地村民在公司就近上班,就近跑运输,每年累计收入上千万元。公司所在地与前三年相比,新楼多了,汽车多了,道路宽敞通畅了,社会治安状况好了。
瑞海公司堆放高钛渣按每年300万吨计算,每吨支付3元以上运输费,须产生费用3000多万元。开顺公司的崛起,不仅帮助该公司节约费用高达3000万元以上,也解决了地方政府再征地解决废矿渣堆放问题。
大规模、高规格运作。开顺公司缔造了凉山乃至攀枝花地区最大的商品混凝土生产加工企业。集团公司麾下有3家全额控股子公司:四川中靖物流有限公司、四川攀西山水阳光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凉山州博睿科技有限公司。其中中靖物流拥有57辆LNG能源车辆,总投资3000多万元;山水阳光生态农业开发公司已开发种植200亩核桃树、油橄榄及大棚蔬菜项目;博睿科技公司主要协助完成矿渣的技术应用。开顺集团投资控股的还有建筑工程公司(已承接本地安置点工程)、景观园林绿化工程公司等。
实力雄厚,稳定发展。经过4年努力,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4.5亿元资产,销售收入1.7亿元/年,上交税收几百万元的企业。“三年内开顺公司还将把目前堆放在老狼窝的所有高钛渣全部处理掉,届时可节约新增土地1000亩以上。”殷从刚成竹在胸。
6月16日,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赴凉山开展针对环境污染治理情况的执法检查工作。检查组到四川开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实地检查时,殷从刚详细汇报了公司综合利用废弃高炉渣,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生产绿色新型环保建材产品方面取得的工作成绩。检查组对开顺公司在技术改造、产品升级、生产扩能、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鼓励公司继续努力,为西昌建成四川乃至全国优秀海绵城市贡献力量。
创新务实
四川开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西昌市西溪乡的西昌钒钛产业园区(经久工业园区),占地面积600多亩(其中田地200多亩,山地约300亩,厂区100余亩),有工业区、农业生态园区和山地林区,在职员工300多人。
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创新务实、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日新月异、精益求精、领先一步”的技术理念和“人至上,质至尊”的服务理念。
公司以知识型、能力型、经验型的“开顺技术研发团队”为基础,并成立了“开顺高钛重矿渣技术研发部”,密切跟踪全国该领域领先技术和市场需求,结合公司实际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并将公司现有技术成果优化升级;同时,收集、分析相关市场信息,配合市场部进行产品市场推广、质量追踪,努力打造市级高钛重矿渣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开顺公司主营项目:高钛渣加工生产、商品混凝土、新型建材、公路水稳层、公路沥青热拌、外加剂、矿粉厂、LNG物流运输、钢结构、康养中心。其中:
高钛渣商品混凝土——现有设备设计产能200万方/年。拥有中联重科西溪240生产线两条(换代设备:螺带式搅拌机)、西溪180生产线两条,西宁180生产线两条;混凝土实验室两座(均为混凝土标准实验室)。
新型建材——新型墙体材料(根据设计要求生产不同强度、比重、保温隔热系数的各种型号产品)生产线;海绵城市所需产品(透水广场、透水路面、透水砖、路沿石等)生产线。
公路稳定层——日生产能力5000立方,以高钛矿渣碎石作为主料生产的公路水稳定层,比使用天然砂石更节约成本、强度更好、使用寿命更长、水性好可有效保持路面干燥,受到客户一致好评。(近年来在西昌市的村道公路、市政公路、西巧公路212线、国道108线西昌段改造中全面推广使用)。
沥青拌和站——现有设备年产能40万方。主要生产普通沥青改性沥青,如SBS改性沥青。
外加剂——根据公司生产需求,预测2017年混凝土生产需外加剂8000至12000吨。
矿微粉(粉煤灰)生产项目——生产高性能产品,设计年产能30万吨,计划年生产20万吨。粉煤灰应用广泛,可应用在水泥工业和混凝土工程、建筑制品,作农业肥料和土壤改良剂;从粉煤灰中可回收工业原料,作环保材料,可用作生产原料,也可用作造纸原料。
LNG新能源物流运输——采用LNG液化气运输,与汽油相比,其尾气排放中HC减少72%,NOx减少39%,CO减少90%,SOx、Pb降为零。噪音降低40%。降低运输成本20%~30%。公司现有LNG运输车辆107台、天泵车6台、车载泵4台、混凝土罐车68台。
公司重拳出击,推出的系列新型材料产品,掀起了一场建筑材料的革命。几年来,开顺公司研发及销售的C10-C60商品混凝土系列产品及矿渣砂石,经国家、省、州相关权威部门检测认证为无污染、无公害的A类建材产品,可替代天然沙石。产品广泛销往西昌市内安置房、农村民用房、城市商品房、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市政建设工程等100多个工地。产品质量受到业主方、施工方和客户的普遍好评。
为减少天然砂石开采,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建筑,2014年凉山州人民政府《批转凉山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综合利用高钛型高炉渣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州建设管理部门要积极推动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产品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方面的利用”。建议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尽量使用瑞海公司与开顺公司共同开发生产的高炉渣建材产品。2016年2月3日,凉山州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联合发出《关于推广应用高炉渣建材产品的通知》,开顺公司的成绩得到了地方政府部门的认可。
绿色发展
“让循环经济撑起西昌的碧水蓝天”,这是“开顺人”的绿色生态情结。为此,公司坚持追求卓越、绿色发展的理念,潜心做绿色企业。
变“黑”为“绿”作绿色循环经济领跑者。堆放在公司生产现场加工后高钛渣的“黑”,与一墙之隔农业生态园区的“绿”,呈现出开顺公司特有的黑绿交织的画面。
在公司生产场地,全年可加工处理300万方砂石的6条高钛渣加工生产线像6条黑色巨龙盘卧当中,24小时不间断运作,龙口吐出的黑亮油润的加工后的高钛渣堆积成山,在6月的骄阳下熠熠生辉。
进入公司,穿过左侧拱形门进入绿色农业生态园区。园区内,山水阳光生态农业开发公司开发种植的200亩油橄榄及大棚蔬菜生机盎然。从火辣辣的生产场地进入绿茵茵的园区,凉风吹过,顿觉神清气爽。一条小河弯弯曲曲环绕小路,那是公司净化生产废水系统工程;园区中央有鱼塘,鱼塘四周成片的核桃树、柳树葱葱郁郁,娇艳的三角梅随处可见。坐在鱼塘边,静观鱼欢,还能隐约听到鸡鸭叫声……
“我们饲养了80多头猪,喂了几百只鸡鸭;用净化后的水养鱼、浇灌,从大米到桌上的蔬菜全是自己种植。”公司汪副总经理自豪地说。
吃生态猪肉、新鲜时蔬、肥美鲜鱼,“开顺人”生态环保的绿色田园生活让人称羡。
倾情履职
1962年,殷从刚出生在西昌市海南乡岗瑶村,高中毕业回乡后,立志做改革弄潮儿。为了改变集体瓦窑吃大锅饭、瓦片质量差的现状,他顶着各种风险和压力,成为该乡第一个承包大队、生产队瓦窑厂的青年,走上联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的道路;1998年至2012年,他组建西昌岗瑶建筑队并任队长,先后在西昌、昆明等地从事道路修筑、房屋建造、城市管网和亮化工程。
“做一个有良知,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是政协委员最好的履职。”这是身为凉山州政协委员的殷从刚的座右铭。
在殷从刚带领下,开顺公司在“创百年企业,建一流品牌”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活动,赢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为地震灾区捐款,积极配合西昌市邛海湿地工程项目,为当地敬老院、村民建设幸福大道……开顺公司热心于各种公益活动。4年来,“开顺人”还坚持帮扶困难的老党员、老干部、军烈属、五保老人和困难户。据不完全统计,帮扶济困、修路建桥、慈善捐赠上的资金、物资累计折合人民币300多万元。
一个有担当的企业人,应该是这样:不仅关注公司员工的全面发展,更胸襟宽广,拥有心怀社会民生的情怀。2015年商品混凝土价格全面上涨时,为了响应市政府关于支持邛海湿地五、六期建设的号召,开顺公司立即作出了《关于支持邛海湿地建设的决定》承诺,公司所供五、六期建设用的商品混凝土不仅不涨价,反而在2014年供应价格的基础上每立方米下调10元,支持金额高达200多万元。
殷从刚积极支持市政府打造邛海湿地五、六期工程。在湿地六期拆迁动员阶段,主动配合政府拆迁工作人员的工作,带头无条件地将自己新建的楼房作为第一家拆迁试点,无条件地第一个在拆迁协议上签字,为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在海南乡六期建设拆迁中,他主动配合当时核桃村拆迁工作组的工作,给拆迁户作拆迁动员思想工作,主动为拆迁办垫支拆迁款9万多元,未向政府要过一分钱。
殷从刚有占地约5亩的瓦窑,在没有丈量,没有谈赔偿条件的情况下,让给政府作湿地六期建设的停车场用地,分文未取。
为了能让湿地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他主动将4家人共有的大瓦窑及4亩土地,以每亩20万元的价格买断,再按每亩7.2万元的价格交给政府,自己倒贴50多万元。另外,帮助政府对瓦窑上的房屋及附着物作了完全赔偿近百万元,顺利地解决了拆迁难的问题,推进了拆迁进程,用行动支持了政府工作。
殷从刚以中国太平洋第五建设集团董事局副主席的身份参与了全州的***攻坚工作。他还参与了喜德县的扶贫协会工作,任常务副会长,向该协会捐款10万元,向西昌市贫困乡镇捐赠扶贫款10万元。
最近,殷从刚捐赠50万元向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等赠阅《半月谈》杂志。
殷从刚乐善好施、甘于奉献、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精神,展现了企业家勇于奉献、敢于承担的风采。
鹏程展翅
“一路走来,开顺集团公司得到了凉山州、西昌市各级领导关怀支持,衷心希望有关部门能继续关心、支持开顺公司,让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更好地回报和感恩社会,为推动西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殷从刚真诚表白。
目前开顺公司已跻身凉山首批四川省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单位的行列。为了壮大公司实力,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西昌,公司制订了五年发展规划。其中,高炉渣为原料生产砂石,规划目标年产矿渣砂石200万吨(西钢钒2016年产高炉渣300万吨左右);计划至2020年建成年利润3亿元左右的绿色环保现代新型建材企业;2017年至2026年,产混凝土100至150万方,建立混凝土相关配套项目生产线,配合政府扶贫政策,实施“轻钢构安置房”修建项目;利用邛海边土地建设康养中心。同时,制订了2017年至2020年规划实施计划:利用西钢钒公司固体废料中符合建材规范要求的原料,开发生产建筑业所需的新型墙体材料;开发生产建设海绵城市所需的各种产品,用高炉渣生产大型下水管道;开发应用、拓展LNG新能源市场,打造现代物流业(本项目可发展成为上市项目);配套混凝土市场需求项目: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矿微粉(粉煤灰)生产项目;水泥助磨剂生产项目。
如今,殷从刚眼光投向大健康生态养老事业,并诚邀社会各界有志之士共同参与,携手打造新天地。
展翅兮扶摇苍穹,九万里风鹏正举。未来,开顺公司将在以殷从刚董事长为首的集团领导带领下,以宽广的胸怀崭新的气象,如矫健腾飞的巨鹏搏击长空。□沈军
新闻推荐
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记昭化区疾控中心职工、“昭化工匠”柏光辉
王菲菲她热爱本职工作,多年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未发生过任何差错事故;她不止于眼前的道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在多项工作中获得殊荣;她专注于工作本身,心无杂念、清风皓月,名利并非初衷。她就是广元...
西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