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西昌新闻 > 正文

西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加快产业倍增步伐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2016-11-02 00:00   https://www.yybnet.net/

□ 撒建军尹华高胡智

“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中国十大宜居中小城市、四川省森林城市、四川省第一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最令人向往的十大古城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西昌的种种荣誉、种种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生态环境。

位于攀西地区核心区域的西昌,正致力于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生态优先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在西昌市委书记李俊看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涵盖了中央“五大发展理念”的主要内涵,是西昌破除资源约束、环境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非常符合西昌的实际,也是西昌当前的热切期盼。

“十二五”收官,西昌交上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

如今,站在“十三五”的新起点,随着“一带一路”、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实验区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项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西昌以三大战略为引领,宏图大幕已拉开。

地处四川西南部的西昌,借助攀西协同发展战略机遇,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多措并举,孕育出攀西之间生态环境新优势。

一方面,成都·凉山工业园区是西昌的三大工业园区之一,重点发展烟草、食品、医药产业,金属精深加工及设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配套发展现代物流业。已形成以四川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啤酒、三牧乳业、好医生药业等重点龙头企业为代表的烟草食品医药产业集群;以中国水电八局西昌制造基地、中冶实久设备结构制造有限公司、华夏集团为代表的机械设备制造产业集群。正在规划建设以光伏、光热、风能发电及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为主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和以汽车、机电、建材、农副产品、医药、小商品物流园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四大产业集群支撑起承载希望与梦想的西昌科技新区。

另一方面,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西昌发展之本,其成功经验为更多的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西昌的太和工业园区企业正加速开展钒钛磁铁矿床高效回采与综合利用产业化、共伴生矿物联合选矿回收、伴生稀贵金属富集分离提取、矿产品初加工、钒钛磁铁矿非高炉冶炼等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循环利用研究,加快实施产业技术和装备升级,致力于建设钒钛资源创新开发利用产业示范基地。太和工业园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迅速会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重庆中冶赛迪规划编制项目组多次实地踏勘。科学论证,明确太和工业园区将限制并逐步淘汰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钒钛铁分离阶段的产业和项目,重点发展低排放、无污染、高附加值的钒钛及稀贵金属材料下游精深加工产业,配套发展建材、商贸物流、环保和新能源等产业,大力发展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致力将园区建成产业水平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生态环境好,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国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骨干园区。

此外,西昌发展康养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气候优势,西昌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拥有太阳城、月亮城、小春城、航天城的雅称。

二是资源优势,西昌有丰富的光热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

三是区位优势,西昌处于成都、重庆、昆明三大城市交叉辐射区域,是内陆辐射西南和东南亚的重要通道,是攀西城市群中心城市。境内铁路、公路、航空交通发达。

作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结合自然环境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西昌未来发展成全国乃至世界的康养胜地指日可待。同时,西昌在绿色发展上取得的优势也日益明显。

生态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从最严格的制度到更严厉的法治,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有序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深刻认识到: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青山和金山可以“双赢”。

环境保护合力集聚形成——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日趋完善,“生态”“环保”“绿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词,广泛的生态共识落地生根,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和巨大的合力。

绿色发展底色日益亮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美丽西昌的绿色底色,一天天愈发清新养眼。

未来,如何继续保持这一发展态势,又会在哪些方面有新的跨越和突破?

“西昌要努力率先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李俊多次积极响应。围绕这一目标,未来五年,西昌协同发展、生态治理、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有了更为清晰的路径。

遵循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期待,彰显执政担当,市委、市政府密集推出一系列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

构建绿色经济发展体系。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减少资源浪费和消耗,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加强生态修复与建设。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着力实施邛海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提升生态质量,增强生态优势。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完善配套政策,规范和约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行为,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建立绿色智造工业体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努力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推动工业向中高端迈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

西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本质内涵,从这些战略举措中明确可见,可以概括为四句话: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

西昌的“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西昌市“十三五”期间将继续深入实施优势资源开发保护利用,创新驱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全力打造绿色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围绕邛海水域周边构建三大旅游项目,即邛海亲水项目体验区、东山森林度假区和邛都古城景区三大项目,推进西昌旅游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西昌将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守发展、生态、民生三条底线,大力实施协同发展、科技领引、开放带动、生态支撑主战略,努力率先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这一切的根本意义和最终目标,就是要通过不断探索、积极实践,使西昌人民既能过上现代化生活,又切实保护好、建设好、发展好西昌的青山绿水。

产业突破 实施“全域旅游”战略

借力“黄金十年”重要机遇期,在“铂金十年”实干中闯出新路。

十年来,以旅游业为突破口,西昌“转型升级、产业倍增”步伐越来越快,同时,“跨越提升、突破发展”的步伐也越来越快。

如今,西昌已经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切实的产业发展之路,在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的同时,三次产业结构已经调整为9.7∶50.3∶40。

2006年,西昌紧紧抓住四川省第二届冬季旅游发展大会在西昌召开的历史契机,吹响了“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崛起的号角。为将西昌打造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西昌市投入22亿元进行城市和景区景点规划建设,完成了28个项目。

西昌旅游井喷,自此开始;西昌高速发展,自此开始。紧紧围绕“打造国际休闲度假旅游会议目的地、四川旅游发展次中心、凉山旅游产业高地”目标,西昌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全力推动旅游“首位产业”跨越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目前,西昌业已成为全球网友搜索的热点。在西昌众多的荣誉与名片当中,“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熠熠生辉。2015年,西昌共接待游客2015.7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1.15亿元。

旅游井喷,不仅鼓起了西昌人钱袋子,同时,生活在别人旅游目的地的人们,幸福感年年提升。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让当地人喜笑颜开。

近年来,西昌已经累计投入60多亿元,初步建立起与旅游城市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体系。最为浩大的工程,是中国最大城市湿地的建设,总投入50亿元,修复邛海滨湖生态系统,总面积2万亩。如今,环湖一圈的湿地公园,不仅是游客们的最爱,也是西昌人休闲健身的首选地。

西昌城市的光彩,让西昌旅游更加夺目。西昌旅游的井喷,让西昌这座城市更加声名远播。

西昌围绕“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品牌营销,着眼于建设香格里拉大环线上的重要节点门户,实施南北两线牵引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协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文化提升”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当旅游业突飞猛进,西昌现代服务业也水涨船高。围绕建设川滇结合部物流大通道发展目标,西昌坚持以市场化、国际化、网络化为方向,拓展新领域、发展新模式、培育新业态,着力构建“3396”产业体系,形成了“2+3+4”相融互动产业格局。

迈步“十三五”,西昌市正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商贸业和旅游业等核心产业,物流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支撑产业,以及电商产业、康养产业、专业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着力推进服务业发展步伐全面加快,规模、层次和水平全面提升。到“十三五”期末,现代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排在首位。

精准招商 开辟发展绿色通道

2006年,经过“一办三创”洗礼的西昌,城市美了,环境优了,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吹响“工业强市”号角。一场以“工业”为主题的思想解放大潮,迅速拉开帷幕。

从2006年开始,西昌以产业整合和结构升级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以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工业发展格局,立足区位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壮大西昌工业经济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

与此同时,一系列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随之出台,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为西昌丰富的资源化为丰厚资本创造了更为便利条件。

新常态下,招商引资的质量与力度,直接关系城市经济发展的后劲。

迈入“十三五”,西昌正围绕市委、市政府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针对资源开发、现代物流、现代农业、节能环保、基础设施、新能源、电子商务、旅游康养、民办学校、“互联网+”、企业换季办公总部基地、试验区战略优势资源开发、现代特色农业和扶贫攻坚、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开发、高新技术和创新创业人才等内容,进行大手笔的谋篇布局、精准招商。

随着招商引资的质量水平越来越高、新兴领域的引资项目越来越多,西昌的城市产业链条也在逐步延伸,规模逐步扩大。

近年来,西昌市全方位地为新兴产业铺路,从政策上保障,从规划上重视,一方面,发展新兴产业成为城市支柱性产业,另一方面,凭借新兴产业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资本进入。

“这几年,西昌市正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2+3+4’产业格局,重点发展商贸业和旅游业等核心产业,物流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支撑产业,以及电商产业、康养产业、专业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着力推进服务业发展步伐全面加快,规模、层次和水平全面提升。”西昌市投资促进和商务局局长蔡松向记者介绍道。

“12356”的基本思路统筹着西昌的经济社会发展:依托1个区,即,依托攀西战略资源综合开发实验区;布局2个中心,即,布局四川碳汇交易中心、西部电力资源交易中心;打造3个基地,即,打造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换季总部基地;建设5园,即,加快建设大凉山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西昌文化旅游科技创意产业园、西昌教育产业园、凉山州(西昌市)创新创造产业园、西昌康养产业园;构建6大支撑,即,构建大交通、大金融、大城建、大能源、大健康、大民生,提升西昌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

优化升级的新兴产业布局,一方面,从不同领域为城市经济注入着发展动能,另一方面,也为行业洗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了基础。

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前景从哪里来?就是要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5年,浪潮、京东等30余家企业入驻大凉山电子商务产业园,35家企业入驻大凉山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凉山(西昌)大学生创业创新中心、“大凉山特色产品交易中心”等一批电子商务平台建成投运。

“十三五”期间,西昌还将继续完善大凉山电子商务产业园、凉山州(西昌)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成凉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孵化园和大学生创业创新孵化中心等平台的功能设施,运用“互联网+”推进智慧旅游示范工程,把创新作为引领西昌发展的第一动力,吸引更多的科研平台、科技企业、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和团队。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将开拓出更具潜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将使经济转型发展与扩大就业形成良性互动。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好的时代正在到来。

新闻推荐

中广核康养基地将落户西昌邛海湖畔

四川经济日报凉山讯(记者尹华高胡智)近日,在西昌—深圳首航深圳招商引资推介会上,西昌市政府与中广核服务集团、西昌邛海国际康养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署了三方合作框架协议。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在...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西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加快产业倍增步伐)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