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普格新闻 > 正文

整村退出贫困村序列后,“住上好房子、过上好生活”的彝族村民,又在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员的带领下,“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获得感、幸福感写在脸上 彝语红

来源:泸州日报 2018-12-28 09:57   https://www.yybnet.net/

特补乡特补乃乌村首届“创建‘四好’农村”趣味运动会。

身着盛装的红歌队队员们。

■本报记者 陈易君 刘墨

色彩鲜艳的彝族礼服,自信满满的甜美笑容,彝语唱出的红歌声音嘹亮……前不久,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举行了一场艺术表演活动,特补乃乌村红歌队一亮相,便博得阵阵掌声。

“我们还能再唱不?”连唱三首歌曲下台后,红歌队队长特久叁作余兴未尽,悄悄问驻村第一书记郑煜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孔亚锋。“不行,也得给别人表演的机会。”郑煜忍住笑,认真地对跃跃欲试的特久叁作说道。

牛刀初试

组建红歌队凝聚村民

看着红歌队队员们的变化,郑煜和孔亚锋打心眼里高兴。他俩分别是2018年1月和6月,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派驻到对口帮扶的特补乃乌村。郑煜担任的是驻村第一书记,孔亚锋是驻村工作队队员(兼“四自”专员)。他们商量着为村民们做点实事。“省委提出了‘四好’要求,让村民们住上好房子、过上好生活、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村里经过各方面大力帮扶已于2016年底整村脱贫,前面两条基本实现了。但是好习惯、好风气该怎么养成呢?这成了他俩的心结。

在特补乃乌村,干完农活,村民们业余生活主要是看看电视,围着火堂闲聊喝酒。而且因为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村民大多对周围环境、家庭、个人的卫生状况不甚在意。他俩看在眼里,有些着急,一时却又无计可施。

7月的一天中午,疲惫的郑煜在办公室听起了红歌,一首首节奏感强、激人奋进的歌曲,让郑煜精神一振,“干脆把村民组织起来唱红歌。”与孔亚锋一商量,一拍即合,说干就干,“就组建红歌队,用歌曲把村民们凝聚起来。”

开村民大会,贴出海报宣传,“一个星期过去,一个报名的人都没有。”郑煜与孔亚锋不甘心,“我们决定找个带头的。”一组组长25岁的特久叁作进入了他们的视线,经过登门反复劝说,特久叁作终于勉强答应了。“然后,她带着我们又去走访、劝说了几个她的亲朋好友加入。”渐渐地队员发展到14个人,最小的17岁,最大的50岁。“我们的红歌队终于组织起来了。”他俩又精心挑选了几首经典红歌,组织大家开唱,“虽然我们俩唱歌都不好听,但也带头唱,她们跟着唱。”为了有“仪式感”,村委会的楼梯间成了“舞台”。他俩还与队员们“约法三章”,每天晚上7点半到9点风雨无阻地“彩排”。“说实话,当地昼夜温差大,我们每晚骑着摩托从住处赶到村委会,一路上真的是寒风刺骨。”

生活蝶变

彝语红歌唱出好风气

每天的练习,让红歌队的凝聚力越来越强,队员的精神面貌越来越积极。“最初唱歌的时候,我们带头唱了,她们也不好意思唱。练了1个月后,她们是争着要唱。”一段时间后,队员们提出了新要求,“可不可以把汉语翻译成彝语来唱,这样大家都听得懂?”他俩都觉得这个主意好,但谁来翻译呢?他俩把歌词发到红歌队的微信群里,红歌队员们再一句一句地翻译。就这样,白天他俩把当晚要唱的歌曲的歌词发到群里,队员们逐句翻译。村里的“歌王”保期此哈长期“围观”红歌队练习,也主动提出帮忙把歌词改成彝语。

现在,已经有10多首红歌翻译成了彝语,大家反复练习。让人高兴的是,不光唱歌的队员们热情高涨,每晚来听歌的人也越来越多。利用这样的机会,郑煜和孔亚锋商量着又把卫生知识、如何养成好习惯、预防传染病知识等潜移默化地教给大家。经过近半年的时间,队员们的变化非常明显,他们的家庭卫生、个人卫生都做得干干净净,而且还带动着周围的邻居、亲朋好友们打扫卫生,学习卫生知识,让整个村的面貌都发生了变化。“红歌队成立后,14名队员练习起来都特别认真,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请假。直到现在只有两个人因为小孩生病请过两次假。”

当郑煜和孔亚锋觉得红歌队可以登台表演时,机会就来了。“村里要开运动会,我们就让红歌队队员们准备开幕演出。”让他俩没想到的是,当天,所有队员们齐刷刷地穿上民族特色的礼服,从未打扮过的女人们,还特地买来化妆品化了妆。“那是她们的结婚礼服,一辈子可能只会穿一次,价格不菲。有两个岁数大点的队员,因为没有礼服,还特地拿出积蓄重新置办了一套。”队员的用心让他俩感动不已。

红歌队的亮相获得村民们满堂喝彩。自此后,郑煜和孔亚锋又带着队员们参加了村里的表扬大会、县里的表演活动,火把节的文艺表演。红歌队队员们变化很是喜人:从最初的怯场,到现在的脸上写满自信;从以前干完农活只知道围着毛毡蜷在火塘边恹恹地烤火,到现在的落落大方,可以在数百人面前自在地歌唱;从以前家里卫生状况堪忧,到现在家里井井有条,主动帮助村委开展各种工作……

榜样力量

村民自觉向红歌队员看齐

前几天,有一个红歌队队员要随丈夫外出打工了,她与姐妹们一一道别,向郑煜和孔亚锋辞行,“她是真的不想离开这个集体,一直流眼泪。我们鼓励她,让她出去好好工作,维护好家庭,这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红歌队会等着她回来。”这是红歌队第一次有人离开。

现在的红歌队成了村里的“招牌”。“村里开大会,红歌队的队员们都单独列队,大家以她们为标准,整齐、有序、干净。有县里、州里的表演,红歌队员们招呼一声就能上场。”郑煜说,现在村里的女人们都以红歌队队员为榜样,积极地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和习惯,而男人们也不甘落后,放弃打牌喝酒,组建起了篮球队、长跑队。郑煜和孔亚锋又在村里举办首届“创建‘四好’农村”趣味运动会,让他们在运动场上展示矫健风采。“现在村里打牌喝酒的人少了,卫生状况变好了,村民们的精神面貌更加积极了,这正是我们希望的。”特补乃乌村村民的变化,让郑煜和孔亚锋很有成就感。

新闻推荐

确保“百日安全行动”落地落实

近日,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多路督导组分赴广安、资阳、凉山等地,督导检查“百日安全行动”等工作,要求落实责任主体,严防事故...

普格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普格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整村退出贫困村序列后,“住上好房子、过上好生活”的彝族村民,又在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员的带领下,“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获得感、幸福感写在脸上 彝语红)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