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普格新闻 > 正文

一把蜀郡铁锸 挖开凉山千年农耕文明

来源:西昌都市报 2018-08-13 10:16   https://www.yybnet.net/

蜀郡铁锸年代:西汉尺寸:长14.38厘米,宽13.2厘米出土地点:西昌马道 东汉陶井栏(西昌经久出土)。

蜀郡铁锸

一把

“挖开”

凉山千年农耕文明

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农具文物。

隔着上面的斑斑锈迹,隔着千年的岁月长河,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温度”。或者是因为蜀郡铁锸曾经耕耘过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为我们的先祖“开垦”出了千年的农耕文明,又或者是因为蜀郡铁锸的外形和今日的挖锄相似,满满都是生活的气息。

凉山出土的汉代蜀郡铁锸,把我们带回了那个远古的时代。作为传统的农耕农具和重要农田水利建设工具,蜀郡铁锸的意义不仅止于文物本身。凉山西昌、普格、德昌、昭觉、布拖等地均有出土的蜀郡铁锸,背后到底还隐藏着什么样的“过往”?沿着“南方丝绸之路”,冶铁文明如何进行发展传播?

眼见,这把汉代的蜀郡铁锸已经为我们“挖”开了历史的一角,寻根历史,“再现”凉山过往千年。

华夏文明是从农耕开始的。

原始农业时代,采集和渔猎占据重要地位,人类先民使用木棒、石块、兽骨,陆续创造出最原始的农具,到原始社会末期,农具已初具形态。

夏商周直到春秋前期的奴隶社会,农具发展缓慢,纵然青铜铸造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但限于青铜的珍贵,仅用于制造兵器和礼器。

西周晚期,冶铁技术的出现让大面积的农耕成为可能,这个阶段的农具从数量和种类都有了较大发展。而到了汉代,由于冶铁业的空前发达,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是前朝所不能比拟的。

两汉在临邛等地设有铁官监造,专门管理铁器的生产和销售,锸面“蜀郡千万”“成都千万”的铭文就是汉代铁器官营制度的象征。凉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蜀郡铁锸的发现,为成都铁器及其铸造技术沿南方丝绸之路向西南传播提供了重要实证。

然而,当时的汉中央政府严格控制铁器向西南夷地区输送,这类中央严格控制,又带有官营标识的铁农具源源不断地出现在西南夷境并不寻常。不同于其他的文物,农具文物体现的是古人的劳动智慧,无声地诉说着遥远时代里农业文明的进步。

凉山出土的汉代蜀郡铁锸意义不仅止于文物本身,更重要的是铁锸背后的“故事”。

梦回田园,追寻凉山数千年农耕足迹

耕田为食

1

一年四季,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一日三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耕,代代相传于中华五千年,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根深蒂固。

凉山出土的汉代蜀郡铁锸把我们带回了那个远古的农耕时代。

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邛都夷者,武帝所开,以为邛都县。无几而地陷为汙泽,因名为邛池。南人以为邛河。后复反叛,元鼎六年,汉兵自越水伐之,以为越檣郡。其土地平原,有稻田。”

凉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600年前,随着盐源盆地皈家堡遗址的发现,成为了目前川西南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而在遗址内出土的大量农耕、渔猎用具,以及马、猪、鹿等动物遗存,揭示了凉山先民经济形态的复杂性:既有旱作农业经济,同时兼有发达的渔猎经济。

然而,土地总是有限的,人力也是有限的,让土地创造出更多的价值,需要“精耕细作”。铁制农具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让“精耕细作”成为了可能。汉代在凉山设置越嶲郡,郡治邛都(今西昌),作为汉代最主要的农耕器具,蜀郡铁锸的背后,是凉山数千年农耕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随着汉代冶铁和炼钢技术的进步、生产率的提高,铁器的质量提升,成本降低,铁农具在汉代越发普及。《盐铁论·水早》指出“铁器,民之大用也。”《盐铁论·农耕》又指出“铁器者,农夫之死生也。”可见铁农具在当时农业生产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铁锸是战国至秦汉时期常用的一种农具,用来翻土和兴修水利。我们的先祖曾经手握着铁锸,耕耘出了凉山千年农耕文明。

把目光回转到凉山出土的汉代蜀郡铁锸:“凹”形銎口,底边扁薄微弧并出翼形刃口,刃口右上方有残缺口,背面铸平,正面隆起,两面中空成槽以装木柄;锸面铸有“蜀郡千万”“成都千万”字样的铭文。

“蜀郡铁锸在凉山多次发现。”凉山州博物馆黄承宗先生曾对此进行研究:1982年凉山州博物馆在布拖县乌科梁子征集到一件东汉蜀郡铁锸;1984年6月5日,普格县文物管理所征集到了一件西汉蜀郡铁锸;1989年6月1日,西昌市黄连关镇东坪遗址发掘出土了一件汉蜀郡铁锸;1996年9月14日,西昌市马道镇大堡村8组杨家山东汉墓M2:2出土了一件东汉蜀郡铁锸……这些都是珍贵的实物资料。

以出土蜀郡铁锸较多的西昌为例,西昌所处的安宁河平原,由于其平坦的地势、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为农耕创造了有利的先天条件,自古便是仅次于成都平原的四川第二大平原。这里是古代蜀和滇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交通孔道之一,在西昌发现铁制农具实物,有助于解决云南古代社会何时由铜制农具进入铁制农具的重大研究课题。

(下转16版)

新闻推荐

省、州、县烟草公司赴特补乃乌村抗洪救灾

本报讯6月21日凌晨2:00-4:00特补乡普降特大暴雨,收到灾情后,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经理)李恩华高度重视并作出指示,州局(公...

普格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普格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把蜀郡铁锸 挖开凉山千年农耕文明)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