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一直是彝族群众田间劳作、脱贫致富的重要帮手。
凉山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整治作风顽疾
5月的大凉山,索玛花漫山绽放。鳞次栉比的彝家村寨里,过去常见的动辄杀牛宰羊、全村人聚餐的坝坝宴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杯清酒、一句祝福的新风尚。
对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人而言,“牛”具有特殊意义,是群众田间劳作、脱贫致富的重要帮手。然而过去一段时间,由于奢靡攀比等原因,“杀牛风”开始在当地蔓延,严重影响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也为群众脱贫致富带来了不良影响。
“不杀牛”,成为凉山整治不良风气的一个突破口。
紧盯症结
严查“层层杀牛”风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由于根深蒂固的历史观念,为了让逝者在“体面”中安息,家属在社会中“体面”生活,攀比举办婚丧事宜的习俗较为盛行。
每逢红白喜事,主人动辄宰杀几十头牛,客人要么牵牛而来,要么比着牛价挂礼,不论给主人还是客人都带来了很大负担。不少村民因陋习返贫,为此债台高筑、苦不堪言。
多年来,“杀牛”作为最高规格的待客礼仪逐渐进入到公务接待之中,形成了凡是领导下基层,都要“层层杀牛”以显“尊重”的不良风气。
中央八项规定和四川省委十项规定出台后,凉山州委、州政府在对民族文化进行充分认知、尊重和传承的基础上,2013年出台规定,明确要求公务接待“不安排宴请,不上酒,不上高档菜肴,不专门宰杀牛,严格控制陪餐人数”。并同步细化了《凉山州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和《关于遏制婚丧嫁娶高额礼金和铺张浪费之风的规定》等6项制度,要求简化公务接待,做到公务接待“不杀牛、不上高档酒、不唱歌、不跳舞”。
自此,州领导逢会必讲“不杀牛”,州委常委带头承诺、带头执行、带头监督。各级领导干部到彝区下乡,不仅不准杀猪宰羊打牛,还严格按规定要求简化接待。全州17个县市分别出台规定细则,“廉洁食堂”如雨后春笋陆续在各县乡建立起来。
公务接待,不仅“牛”不能杀,“羊”也不能杀。2017年1月,会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局长罗贵林,到对口扶贫帮扶村江普乡二坪村慰问贫困户时,违规接受村“两委”杀羊接待。罗贵林被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降为副科级非领导职务,违纪违规行为在全州通报曝光。
“执行纪律没有特殊、民族地区不搞例外。十八大以来,凉山在处理好‘民族地区热情好客与厉行节约\’‘尊重民族习惯与移风易俗\’‘教育引导与严肃执纪\’这三个关系方面着重发力,让‘不杀牛\’成为凉山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刚性要求和硬性规定,成为推进正风肃纪的突破口。”凉山州委常委、州纪委书记、州监委主任张力说。
党员带头
优良党风带动清新民风
“结婚死人要请客,娃儿升学要请客,修房搬家要请客……街上走一圈,请柬收了一大摞……我跨进门就问啥子喜事?”老表哈哈一笑:“娃儿考起学校了!”我赶忙问:“哪个学校?”“驾校!”——这荒唐的一幕是凉山民间彝语相声《烦恼的请柬》中的一幕。在过去的凉山,“杀牛”只是缩影,大摆筵席、铺张浪费、高额彩礼等奢靡陋习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欲正民风先树党风。针对部分国家公职人员利用子女升学、婚丧事宜、乔迁新居、就业参军等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的歪风,凉山州研究制定措施予以严厉纠正,对公职人员宴请事项申报审批、违规处理等内容进行严格规定。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从整治“公务接待不杀牛”破题,同步开展违规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庸懒散浮拖、为官不为、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等23项专项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64件、处理599人。
全州坚持“查办案件与点名曝光”“严肃执纪与警示引领”两个并重。2013年以来,全州通报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0批136件,并筛选40余个典型案例编印成警示教育读本,起到查办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
州政府办原副主任杨彬在其母亲去世时,违规收受礼金53.51万元、牛27头,因同时涉嫌其他违纪违法问题,杨彬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会东县鲁吉镇党委书记王其福为其子操办婚宴,申报40桌实际操办83桌,违规收受32名管理服务对象所送礼金1.16万元,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党风政风的好转有效带动了社风民风的转变。彝区基层党组织邀请当地的“德古”(德高望重的头人)们召开座谈会,开展移风易俗方面的宣传引导。彝区群众自发通过协调理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民间组织,制定《彝族婚、丧、喜、庆活动有关事宜的暂行规定》等村规民约,提倡喜事新办、厚养薄葬,摒弃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的习俗。
现在,凉山民间渐渐形成接待宾客和民俗活动中少杀牛,甚至不杀牛的风尚,勤俭节约已蔚然成风。
久久为功
持续发力整治作风顽疾
“不杀牛”得到有效解决,新问题又渐渐浮现。彝家有谚语“所木拉九以,诺木支几以”(彝语:汉区以茶为敬,彝人以酒为尊),“无酒不成席”的观念使酒屡屡成为与纪律“碰撞”的新问题,因“酒”被“究”的案例时有发生。
针对此类问题,凉山州委州政府明确规定“公务活动一律禁止饮酒,工作时间和工作日午间一律不准饮酒”。“两个一律”一出,反响强烈,得到全州干部群众的点赞。
对于仍然浑浑噩噩、我行我素的党员干部,纪检监察机关及时发现严肃查处,对典型案例通报曝光。
3月27日,为感谢村镇干部对自家烤烟生产的支持,普格县荞窝镇云盘山村烟农何早日买了猪羊和烟酒,在镇政府食堂宰杀请客。荞窝镇党委书记李宗强和镇村干部等11人陆续赶来赴宴饮酒。当天下午凉山州委脱贫攻坚督导组到荞窝镇督查时,李宗强竟满身酒气、汇报不清。4月9日,普格县纪委监委给予李宗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分管县委副书记在全县干部大会上作检讨,其他相关党员干部也受到严肃处理。
类似问题的查处也给州纪委监委提了个醒: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成风化俗还需久久为功。为此,全州紧紧围绕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入整治作风顽疾。全州深入开展乱作为慢作为、乱办酒宴、乱告诬告、乱打领导旗号的“四乱”专项整治,立案382件、处理572人。
如今在凉山,大街小巷、村村寨寨,婚丧喜庆杀牛的少了,五花八门的请柬少了,赶集式的送礼请吃也少了……一件件小事背后,改变的是党风政风,净化的是社风民风。
“不杀牛,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省下更多钱来发展生产;不喝酒,改变了干部的作风,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张力说,“下一步,凉山将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上下功夫,以正风肃纪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梁雨
新闻推荐
组织村民装运沙袋。本报讯近日,普格县哈力洛乡干部精心组织了一场防汛抢险救灾应急实战演练,地点就选在了省级地灾监测...
普格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普格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