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普格新闻 > 正文

36年如一日守护彝区孩子们,只因心中那份“热爱” 汉族老师李平的人生解码

来源:凉山城市新报 2016-05-23 16:26   https://www.yybnet.net/

李平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们交流。

再过一年,李平就要退休了。走在普格色洛河畔、大山深处的这座校园里,看着这里的花花草草,看着这里活波可爱的孩子们,李平有着深深的眷恋和不舍。看着学校越变越漂亮,老师越来越多,教学质量越来越好,他的心里无比欣慰。

文/图 本报记者 蔡晓华 李仁芳 李芳沁

特约记者 麻足拉比

1980年,年仅18岁的李平,从成都温江走进彝区,来到普格县洛乌乡中心校当老师。从此,李平就和洛乌乡中心校结下了不解之缘。36年里,李平搞过教学,当过生活老师,不论在哪个岗位,他始终忘我奉献,无私付出,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大山,献给了山里淳朴的彝族孩子们。

我的身心都已融入彝区

洛乌乡两边是山,蜿蜒的色洛河从山间轻轻流过。这里青山绿水,风光秀美,令人陶醉。

然而,要融入彝区生活,对于一个来自成都平原的汉族小伙子,是个艰难的过程,特别是在那个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的年代。语言、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李平都需要慢慢适应。

回忆起30多年前刚到洛乌的情景,李平说:“那时候一句彝语都不会说,根本无法和学生、家长交流,也没有几个朋友,感觉很孤单。深夜,经常一个人偷偷躲在被窝里哭。”

不过,消沉、痛苦的日子是短暂的,淳朴的学生、热情的彝族群众、热心的同事,让李平迅速适应了新的环境。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李平说,到洛乌不长的时间,他就被这里厚重的彝族文化、浓郁的风土人情、质朴的民风所深深吸引,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彝族同胞。

带着这份热爱,李平虚心向同事、老乡学习,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彝语,可以和彝族老乡们自如地沟通交流。带着这份热爱,李平很快适应了彝区风土人情,融入了这一方土地,成为了彝族群众的好朋友、好兄弟。带着这份热爱,李平在洛乌中心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36年来,李平记不清自己曾经进行过多少次的家访,沿着蜿蜒崎岖的小道,走遍了洛乌的村村寨寨,走进学生家中访贫问苦、了解情况,鼓励家长再苦再累也要支持孩子上学读书,勉励学生条件再艰苦也要认真学习文化知识,用知识改变命运。36年如一日,李平总是竭尽所能帮助遇到困难的学生,把彝区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细心呵护、倾心教育,用知识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

30多年间,李平有许多次调出洛乌乡的机会,但他都拒绝了。因为,他已经深深爱上了这片自己奉献了青春和热情的土地,爱上了这所学校,爱上了这里的一草一木。

教育教学先进个人、教学论文一等奖……因为工作成绩出色,这些年,李平在洛乌中心校获得了各种荣誉……在这里,李平成家立业,娶了美丽善良的彝族妻子,有了可爱的儿子……

回首过往岁月,李平感慨地说:“我的身心都已融入彝区,融入了洛乌的山山水水……”

看到学生成才,是我最大的幸福

5月4日中午,火红的太阳照耀着洛乌乡中心校的校园,有两个班的同学们正在操场上体育课。看见打球累出满头汗水的同学正在用冷水冲头发,李平提醒他,运动过后不能马上用冷水洗头,容易感冒。有同学把衣服脱在乒乓台上,李平提醒他们下课了要记得拿回去。

多年的工作经历,李平已经养成了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总是从细微处着手,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李平说:“彝族孩子,因为语言障碍,刚入学会有不少困难,这个时候就要多花精力耐心指导、帮他们树立信心,逐渐跟上教学要求。许多孩子从一年级就开始住校,生活上还不能完全自理,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多从细节入手,从生活上、从心灵深处去关心他们。但是,对于孩子们的一些不良习惯,就要严厉批评指正,让他们从小讲卫生、讲文明,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敬你爱你,才会集中精力去认真学习。”

在洛乌乡,和李平走了一段路,不断会遇到学生家长和李平打招呼,家长们无一例外地都会说:“李老师,把娃儿交给你,我就放心了,请你多关心哈!”朴质的语言,透露出了家长对李平的信任和尊重。

在洛乌乡街上,李平遇到了刚从外地打工回来的村民比曲苞谷日。亲切地寒暄后,比曲苞谷日非要拉李平到家里去坐坐。细问才知道,比曲苞谷日的儿子九九以前是李平的学生。在李平的关心、辅导下,原本成绩较差的九九,通过努力,小学毕业后顺利考上了普格民中。比曲苞谷日心怀感激,每次从外地打工回来,都要来看看李平老师。

说到李平对学生的关心,洛乌乡中心校校长乃古尔轨娓娓道来:“李老师对同学们就像对自己孩子一样好。住校的孩子们半夜有发烧或拉肚子的,他立即开自己的车送孩子们去卫生院,然后再开车去把家长接过来。每次李老师从温江老家回来,都会给学生们带来许多衣物,这些都是李老师发动老家的朋友们捐赠的。”

同事王老师说:“李老师在工作上尽职尽责,记得有一次,李老师的老婆生病了,打了许多电话来,因为教学很忙,李老师最终没能回家看望。还有一次,李老师的儿子从二楼上摔下来骨折了,急需有人照顾。但是,如果李老师请假,学校确实没人照看住校生,最后李老师也没能回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三十多年过去了,从洛乌乡中心校走出去的学生,有的当上了领导干部,有的当上了基层公务员,有的当上了老师或医生,有的在外面打工,有的回乡创业当上了老板,李平可谓是桃李遍天下。

李平说:“当了一辈子老师,我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我的学生成才,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

眼看李平就要退休了,学校的老师、学生们对他都是依依不舍。而李平,更是对这所倾注了自己心血的学校充满了眷念。走在校园里,李平动情地向我们介绍:“这幅宣传画是我画的,这些花草是我修剪的,这套石桌石凳是我们自己砌的,这几十棵青花椒是我们和同学们一起勤工俭学种的,已经有十多年了……”言语间,满满的深情。

谈到退休后的生活,李平说:“以前一直忙工作,无暇顾及在老家的父母和老婆孩子。退休后,就想好好陪陪他们。”

新闻推荐

家门口种蔬菜 每天都有进账 没事时,躺在沙发上追追剧

朱尤顺种出来的大棚蔬菜好卖,天天都有进账。人物:朱尤顺一家普格县红军树村过去,红军树村的大多数村民主要靠外出务工养家糊口,朱尤顺夫妻也不例外。因为没有什么文化技术,在外打工的日子,他们基本都是...

相关新闻:
门市拍卖公告2014-11-14 04:06
猜你喜欢:
评论:(36年如一日守护彝区孩子们,只因心中那份“热爱” 汉族老师李平的人生解码)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