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宁南新闻 > 正文

2017年1月—4月凉山好人榜 (一)

来源:凉山日报 2017-06-03 10:49   https://www.yybnet.net/
人物名片:刘且,男,彝族,布拖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 人物名片:杨成方,男,汉族、宁南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田景园:男,会东县人,34岁,西昌电力工程公司会东分公司综合部主任。 人物名片:张书迎,男,汉族,62岁,江苏睢宁人,现任昭觉民族中学高三四班班主任。 人物名片:吴仲坤,女,44岁,西昌市樟木箐乡李家沟村村文书。 人物名片:熊伟,男,宁南县医院外一科主任医师。 人物名片:刘兴文,48岁,国网宁南供电公司员工。 人物名片:安志富,男,彝族,德昌县德州镇禁毒第一书记。 人物名片:潘兴,24岁,宁南县梁子小学教师。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战斗在缉毒一线十年的刘且,如果你问他这十年你侦破了多少案件?抓获了多少毒贩?缴获了多少毒品和涉案财务?刘且瞬间就会露出他那特有的帅帅的腼腆的笑容慢慢地轻声说道:“很多啊,没有计算过”。

2016年6月,刘且到州公安局训练基地参加“战训合一”集训,期间,布拖县一桩公安部部督专案已经接近收网。这天,好不容易有了半天休息时间的刘且躺在床上,大脑却在翻江倒海。运毒车已经接近西昌,毒贩会选择什么时间交易?……躺不下去了,刘且翻身起来驾车直奔监视地。

到达监视地,刘且一看惊出一身冷汗,年轻的侦查员担心距离太近被发现,选择的监视地距离犯罪嫌疑人居住的住房不仅有100多米远,且是人群密集区,犯罪嫌疑人很容易从侦查员视线中滑脱。刘且立即重新确定好一个监视点。就在这时传来信息,运毒车辆已经驶进西昌城郊结合部一个地下停车场里,侦查员无法靠近,只得留在离停车场出口不远处监视,刘且赶紧追过去与两个负责跟踪的侦查员汇合。

天渐渐要黑了,刘且决定主动出击。停车场里已经全黑了,看不清涉毒车辆在哪儿?就在这时,传来车子启动的声音,刘且迅速打开手电筒照过去一看车牌照,正是涉毒车辆。刘且灵机一动,装着保安的样子一边说着“你还没有交停车费”,一边迅速靠过去。看清车上只有两名犯罪嫌疑人,他用肩膀撞了同行的侦查员一下,两人心领神会的分别向两边的车门摸去。拉开驾驶座车门,刘且伸手一把拔出车钥匙,驾驶员还没回过神,就被刘且一个倒拐擒获,另一名犯罪嫌疑人同时被擒。铐上手铐刘且马上拿出手机向多个布控点发出“收网”命令,部督目标案件成功告破。

担任大队长以来,刘且就像一把匕首,直插毒贩的死穴。他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全队民警向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发起了猛烈进攻,屡屡创下了辉煌战绩。

身高一米七八,帅气的刘且是父母的幺儿,父亲在四年前过世,母亲对他爱不够,疼不够,搞禁毒工作是母亲最不愿意的一件事,常在他的耳边唠叨:“太危险了,你也做了那么久换个岗位吧”,孝顺的刘且总是嘴上应着母亲“好”,却依然一如既往的奔波在缉毒路上。母亲一看劝不住,只好把注意安全作为他每次出门必念叨的话。

十年了,如今刘且依然继续与毒贩较量着,用生命铸造警魂。   

2017年5月,刘且荣获了“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光荣称号!

不改初心 只为莘莘学子梦

杨成方1987年6月越西师范校后毕业分配到宁南县六城中心校(现白鹤滩镇)任教,担任小学体育教学,但由于初三班无英语教师,杨成方自告奋勇担当起初三班英语教学重任。从此走上边教学边自学的道路。1990年6月完成英语专科学习,成为宁南县首位通过高教自考取得英语专科文凭的青年。从一名小学体育老师为起点,杨成方如今已华丽转身成了高中英语高级教师,凉山州第七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第二批省级高中英语骨干教师。

2000年,杨老师班上一名叫李杰的彝族孤儿,艰难的读完了高中三年,考上了西昌师专,但无一分钱的报名费。他毫不犹豫地为李杰担保贷款4000元,帮助他圆了大学梦。如今,学生们的家境、生活已不再这样贫困了,但杨老师总坚持以他的方式,以学生能接受的形式给以关怀和帮助。

2014年8月,宁南中学在本科上线率获得较大突破,首次成为凉山州第一,但一本上线还停滞不前,特别是名牌大学档次不高,不能满足家长和社会各界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学校决定组建一个英才班(18班,学生30人),选派杨老师担任班主任和英语教学。任务一是必须全上一本,打破宁南一本27人的历史,并要提高名校档次;二是为今后尖子生的培养探索、积累经验,能培养出更多的高材生。当学校领导把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杨老师时,他没有丝毫退缩,迎难而上。2015高考全班全硬上一本,全校70多人上一本。班平超一本49分。全部考上重点大学,多人考入名校,为宁南教育突破一本和名校打开了道路。

多少深夜,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的,门卫同志都知道,那是杨老师。节假日里,只要学生,包括其他班学生有需求,为学生们指导也是杨老师的度假常态。

危急时刻出壮举 纵身一跃书大爱

2017年4月9日14时许,会东县城北体育场 鱼河段拦河坝处,一名十岁左右的小学生抓鱼不慎落水,落水学生的三名同学(均不会游泳)笨拙地的都想去救,情况危急。危险面前,国网会东县供电公司员工田景园制止住三个学生的行为后,奋不顾身地跳进河里,拽住已昏迷小学生游向浅水的地方,立即对孩子进行施救,落水男孩渐渐地恢复意识,因施救及时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

4月9日正值星期日,中午时分的会东县骄阳似火,路人稀少,穿城而过的 鱼河两岸零星有带着帽子的悠闲的垂钓者,浅水的地方有孩童在嬉戏,空旷的河两岸静静地……

14时30分左右,一名妇女的惊叫声打破了平静,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到河里——只见一名小孩在拦河坝前的深水区中挣扎,浮浮沉沉,不会游泳的群众在岸边撕心裂肺地呼喊着“救命”,情况万分紧急……

正沿着河岸往上游去寻找更好的钓鱼地点的会东公司员工田景园,听到救命声后,回头看见河里有人挣扎,知道有人落水了,随即扔掉鱼杆,边取眼镜、丢手表,边往出事地点赶去。

到现场,瞥见除水中有一个沉浮的学生外,其余三个学生惊慌失措的都想去救被淹的同学。只见第二个学生在浅水边挣扎,第三个学生在浅水处抓住了他,最后一个正着急地在桥墩附近拉拽竹竿想去救人……

田景园来不及脱衣服,对着这三个学生大喝一声“全部上来,一个都不许去,我去……”随即毫不犹豫地跳进河里,奋力向小孩游去。靠近小孩时,小孩因呛水已致昏迷,漂浮起来了,田景园拽住小孩游向浅水的地方,利用工作中学到的一些急救知识,立即对孩子进行施救,将孩子反扛在肩上,头朝下,帮助他排除积水,落水男孩渐渐地恢复意识。

14时40分左右,现场周边群众闻讯而来,七手八脚地将落水学生娃娃拉上岸来,纷纷上前安抚惊魂未定的小孩。

因施救及时除救出的落水学生有轻微的不适外,其余三名学生安然无恙,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在确认孩子安全以后,田景园穿着湿漉漉衣服默默地离开了现场,情绪激动的群众围站在出事河边议论纷纷,都在庆幸当时田景园在附近,要不然四个学生娃娃后果不堪设想。

花甲之年 大爱无言

2003年3月,已临近退休的来自江苏的张书迎老师,放弃了安逸的退休生活,来到离家乡数千里之外的昭觉民族中学义务支教。

在教学过程中,张书迎老师看到一些学生家境贫寒,穿着单薄破旧,先是让家人把多余的衣服寄来给学生,同时在人人网、QQ空间把学生的家庭情况公布出来。张老师的亲友和学生们看到后,纷纷寄来衣物,捐出善款,帮助这些学生。

后来,捐赠衣物和善款的人越来越多,张书迎老师逐渐把资助对象由本班扩展到年级乃至全校。几年来,除了昭觉县外,张书迎老师还去了美姑、布拖、盐源、木里,资助对象发展到大、中、小学生,有数百人,经手发放的善款有几十万。

随着助学工作的不断深入,张老师觉得单靠一对一资助解决不了大问题,于是想到开办爱心班,让更多的孩子受益。数年来,经联系,已有南京柯菲平公益基金会、美籍华人文化教育基金会先后在昭觉开办了“柯菲平爱心班”“美华爱心班(初中班、高中班)”,共三个爱心班。

另外,在学校的支持下,张书迎老师还联系了上海赵朴初研究会、美籍华人文化教育基金会成立了“彝心大病救助基金”,两年来,先后捐助身患大病的六名学生七万多元。

张老师身为柯菲平爱心班班主任,除了搞好各项公益活动外,早起晚睡,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管理和教育上,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力求学生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学习上都能有较大的进步和丰硕的收获。爱心班的孩子都亲切的尊称张老师为“阿普”爷爷。

同时,张老师还主动联系资助人和公益组织向学生们捐赠书籍和书柜,开办图书室(角)。目前为止,捐赠图书数万册。

为了让公益精神发扬光大,张老师组织学生建立了“彝心有爱”学生团体,利用星期和假期,将外边捐赠来的爱心物资和善款,送往山村,发到贫困家庭。三年来,通过学生将物资和善款发送到了昭觉、布拖、美姑三个县的数百个家庭。

为了感谢张书迎老师的一片爱心,学校领导曾经趁他回家之际,特地买了一些当地的土特产,要求他带回去给家人,可他都婉言拒绝了。当学校说要将他捐资助学的事迹向外界宣传时,他断言拒绝。他说:“我什么都没做,只是个‘二传手\’,不值得宣扬。我只希望学生努力读书,多出些人才,将来回报社会,回报家乡!”

她爱家 更爱自己的村庄

44岁的吴仲坤是西昌市樟木箐乡李家沟村村文书。吴仲坤的性格特点就一个字:“犟”。但凡她认为是她该做的事情,任凭别人怎么劝都劝不住,她也会去做,做就做了。

2014年7月的一天晚上,李家沟村小学门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男子将一老人撞伤,老人昏迷不醒,男子也受了伤。刚好,吴仲坤骑着摩托车途经此地,见这样的情形,她着急了,摩托车一扔,赶紧拨打120,随后,挤过人群,走到老人身边,查看老人的伤势情况。

“你不要去,你帮了他,到时候他说是你把他撞伤的,你还脱不了关系!”面对吴仲坤的行为,不少人“善意”地提醒她!吴仲坤没有理会这些“劝阻”,赶紧让人去找来卫生纸和毛巾等,没有绷带,她就一直用手按住老人流血部位,直到医生的到来。

“我是一名干部,我不能看着群众有困难而坐视不理!”谈起当时的情形,吴仲坤说,担责就担责吧,总比看着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好。

“吴仲坤是一名平凡而优秀的基层干部,她真正尽了一个干部应尽的职责!”樟木箐乡领导这样评价。李家沟村有一位60岁的村民吴映荣,家中四口人,妻子和女儿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儿子年纪还小,初中毕业后便在外打工,家里的土地就靠吴映荣一人来耕种,家庭生活非常困难。于是,吴仲坤和村组干部一道,帮助吴映荣家干农活。为了让吴映荣一家尽快脱贫,还帮助他栽种辣椒苗。辣椒成熟时,吴仲坤找来车子,将辣椒一车一车运往城里帮忙出售,全部交给吴映荣。

吴仲坤担任了3年村主任,6年村文书,9年的基层工作让她和群众建立起特殊的感情。她爱家,更爱自己的村庄。

用责任与担当诠释“医者仁心”

在很多人看来,医生这个职业神圣而伟大,拿着较高的工资待遇,享受着众人的尊敬和爱戴,有名誉、地位、面子、金钱。然而,宁南县医院外一科主任熊伟却没有因为医生这个头衔得名得利,相反,这个职业带给他们全家的是,大人成天穿梭于医院,小孩儿无人照顾,虽说是一家人,但却聚少离多。

熊伟从医36年,妻子张永春也在县医院工作,是一名麻醉师。夫妻二人长期奔波于手术台前、病房内,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即便是休息了,也经常是一个电话打来,又飞奔到院急救病人。

熊伟记得,儿子熊泽斐上小学时,就答应过要带他去春游,如今儿子都长大成人参加工作了,当初的约定却至今都未兑现。

那时,熊泽斐才上幼儿园,半夜醒来的熊泽斐经常发现父母又不在身边了……第二天清晨回到家中,看到儿子独自坐在床边,眼角泪花儿还未褪去,熊伟心里真不是滋味儿,儿子就是在这样的时日中一天天长大。

“要是让我为了自己的儿子而放弃病人,我真做不到!”熊伟就是这样一个人,讲大爱、讲奉献,是一名尽忠职守的医务人员,也是一名品行兼优的共产党员。

2014年8月,云南省鲁甸县发生地震时,熊伟正和几名医护人员给一名病人做急诊手术,当时,震感强烈,其他几名医护人员拔腿就跑。然而,熊伟却没有放下手中的手术刀,他深知放下了这把救命刀,也许他就能保命,但是躺在床上的病人就会因此丧命。

其他医护人员冲出门外时,熊伟大声斥责:“跑什么跑,赶紧回来,要清楚你们的身份,扛起你们肩上的责任!病人的生命都交到我们手上了,怎能放下?”硬是将跑走的人员喊回来,继续将手术做完。

病人康复后找到熊伟,感激涕零:“熊主任,要不是您,我可能真的就再也下不了手术台了,我听他们说,是您不顾自己的安危,坚持要将手术做完,救了我!其实如果那天您们走了,我也不怪任何人,危难之间,人之常情嘛!”说完,将自家酿制的好酒递给熊伟,却被他一把拒绝了,“那是我们的责任所在,无论如何,人进了手术室,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尽自己所能治好病人!”

20年的陪伴

3月24日,又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刘兴文看时间临近下班,赶忙收拾着出了办公室门。

刘兴文先到超市买了一箱牛奶,又在水果摊买了一个西瓜,随后骑着摩托车,赶着去看孤寡老人胡德亨——这是两人之间已经延续了20年的周末“约会”。

今年48岁的刘兴文是国网宁南供电公司的员工,回忆起当初和老胡相识,刘兴文仍然记忆犹新。

1988年,19岁的刘兴文调到宁南县石落沟伍佰电站工作。“记得那是刚到电站不久的一天,那天雨很大!”刘兴文回忆说,他看见老胡没打伞,冒雨想要翻过电站外的一根压力管去对面山上的岩洞做饭。因为压力管年久湿滑,老胡很是吃力,还很危险,年轻的刘兴文赶忙跑去帮老胡……就这样,两人认识了。

后来,刘兴文从同事嘴里才知道老胡叫胡德亨,四川简阳人,1958年为支援建设来到宁南县,在当时的拉洛铁矿工作了6年,1964年调入宁南县水电厂,一直在石落沟伍佰电站担任前池看水的工作。因为有精神疾病,老胡到伍佰电站后,从来没有离开过电站,也从来没有主动与人交流过,连吃饭都是在电站旁边的一个岩洞里面自己解决。

刘兴文经历过苦日子,他开始慢慢与老胡“亲密”起来,老胡也慢慢接纳了刘兴文,还会主动和他说话,两人的生活轨迹慢慢交织到了一起。

1997年,老胡退休了,他一生都没有结婚,更没有亲人在身边。刘兴文放心不下老胡,工作之余都要去看看他,发现什么生活用品没有了,就及时地帮他添置。慢慢地老胡已经在心底把他当成了最亲的人!

刘兴文每周都要去看望老胡一、两次,到今年,每周的看望已经延续了20年。

随着老胡的年龄越来越大,糊涂的时候也多了起来,刘兴文最担忧的是老胡的健康。2013年,公司同意并破例在老胡居住的房屋门口安装了一个摄像头,这样在公司就能监看到老胡的活动情况。

“老胡现在都76了,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不管将来咋样,我都要继续照顾他。我就只有一个念头!”说到这,刘兴文眼眶有些湿红,“我不想让他孤独终老!”

用真情关爱麻风病人

2013年5月,安志富调到德昌县疾控中心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3年多来,安志富走遍了全县有麻风病患者的每一个有麻风病人的村村寨寨的每家每户,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防治知识。

三年时间里,安志富经常深入到沟深路远、人烟稀少的乡村去查找病人。一次下乡有时几天十天才回家。面对如此艰苦的生活条件,而且又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安志富面对社会各种压力没有退缩,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麻风病是可治、可防的理念。面对一些少数民族麻风病患者对治疗不配合,甚至会发生极端抵触行为,为了病人能得到尽快治疗,他都不厌其烦地前往做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直到病人接受治疗为止。为了消除群众对麻风的恐惧,他主动与病人握手、交谈,一起喝水,共同进餐。

三年来,在他的主持和参与下,在全县进行了1次大范围的麻风病疫点普查,有效防止了麻风病的进一步传染。安志富在管理现症病人的同时,他一个人还管理着全县153例麻风病愈后者,对愈后者按要求进行一 一回访。

2014年8月,安志富按麻风病管理治愈者回访要求到乡下进行回访时,看到已经治愈的患者爷孙俩居住在一间20平方米、年久失修的小房子里,房屋墙角垮塌,顶棚落雨,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安志富立即给乡镇分管领导打了电话反应,一个月后,当地乡党委政府给爷孙俩解决住房,生活住房有了基本的保障。他用自己的爱心和真诚与患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受到了麻风病人的尊敬和好评,被病人视为亲人。

由于社会的不了解,至今有的人仍然歧视麻风病人。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安志富总是挺身而出,维护麻风病人权利捍卫麻风病人的尊严。在安志富和他的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2013—2015年德昌县麻风病管理工作受到省级麻风督导组的高度评价。

闪光的金子

1993年7月出生在宁南的潘兴,2014年7月毕业于阿坝师范学院,2014年8月以特岗教师的身份,考入宁南县梁子小学任教。

2016年11月27日晚上约十点半左右,潘兴在宁南县商业北街往上大约100米处,发现有一钱包在公路旁。当时天气较冷,路上也无其他行人,他便把钱包捡起查看。发现里面有大量现金(后经失主确认现金为8700元)及身份证等多种证件在内。潘兴在钱包内发现一张宁南县脱贫攻坚“贫困帮扶”联系卡,上面写有失主杨光照的联系电话。于是当晚立即拨通了电话,并与杨光照家人取得联系。于当晚大约十一点左右,把钱包原封不动的交给了失主。

小学有篇课文叫《闪光的金子》,说的是一位水电修理工的“特约服务箱”给大家带来了方便,人们都说他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而潘兴平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教师教书是传授知识,但更加重要的职责是育人,教会学生明辨是非,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积极向上的态度。两年多来,潘兴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对待学生有着足够的耐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他常说:“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哪怕差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哪怕成绩差点,但仍有自身的闪光点。”对于班上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他更加注重对这些学生的开导和帮助。每周都会找这些学生了解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让他们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当中来。

潘兴的家庭条件并不是特别优越,甚至有些拮据。父母都是基层的劳动者,母亲已经退休,父亲仍在丝厂里当保安。家庭条件并不好,但当潘兴捡到钱包时,钱包里面有许多现金,潘兴首先考虑的是失主,考虑失主掉了钱包和证件是多么着急。大家问潘兴当时怎么没想过把钱拿走?毕竟当时捡到钱包时,就只有他一个人,潘兴却说:“这又不是我的钱,我为什么要拿,再说,老师不应该是以身作则的吗?平时天天教学生拾金不昧,到自己遇到的时候那也不是应该做到拾金不昧吗?再说,也和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关吧。小时候虽然家里面条件不好,但父母始终教我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捡到别人的东西要归还。”

新闻推荐

鲁南山:宁南新兴牧场“掘金地”

“快看,杜鹃花海!”最近,微信朋友圈被凉山多地的杜鹃花海刷爆。其中,宁南梁子乡鲁南山的各种美景,包括马群、云海、牛羊、发电风轮、彩林、杜鹃花海等尤其引人注目。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出的彩林鲜花...

宁南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宁南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铺就脱贫致富路2017-05-18 09:27
猜你喜欢:
评论:(2017年1月—4月凉山好人榜 (一))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