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凉山 今日西昌 今日德昌 今日会理 今日会东 今日宁南 今日普格 今日布拖 今日金阳 今日昭觉 今日喜德 今日冕宁 今日越西 今日甘洛 今日美姑 今日雷波 今日盐源 今日木里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今日凉山 > 正文

文化里浸泡出的故事 读《山风不朽》

来源:西昌都市报 2019-10-12 07:36   https://www.yybnet.net/

《山风不朽》俄狄小丰 著 作家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定价:38.00元

□吉古呷哈

近些年来,能够读到一部彝族作家描写凉山彝人的长篇小说,是一件比较难得的事情。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点:一、彝族作家大多为诗人,写小说者相对较少;二、长篇小说的写作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两点原因成了彝族小说大量出现的局限性。可是,局限并不代表完全隐没,部分彝族作家依旧在长篇小说领域继续耕耘着。2019年初,凉山彝人作家俄狄小丰的长篇小说《山风不朽》经过16年的创作后,终于出版问世。

《山风不朽》是一部以近代凉山彝族发展历史为线索的小说。对于历史小说的写作而言,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曾听过《长安十二时辰》作者马伯庸的一场讲座。他说,历史题材小说对作家的历史知识要求很高,小说里的一言一行必须得符合历史。我认为民族题材的小说也一样,小说里的一言一行也需要符合这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可以说民族文化是一部民族题材小说的基石。

《山风不朽》里贯穿始终的人物是吉赞拉里,他是一位汉族人,原名叫张绍刚,大约七岁的时候被人贩子卖到深山彝区,期间被游历各地的毕摩吉赞阿迪所赎,成为了毕摩的干儿子,从此取名吉赞拉里,与吉赞毕摩的两个儿子吉赞拉伍、吉赞拉曲成为了兄弟。这以后,张绍刚的命运与吉赞家的命运紧紧地拴在了一起,经历了从清末到凉山民主改革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小说的故事情节可谓跌宕起伏,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让人不禁赞叹小说精心奇妙的布局。更让人叹服的是,小说里的一言一行与彝族长期以来的生活习俗高度契合,小说已达基石稳固。

首先,从“言”方面谈谈小说里的彝族文化。据史书记载,彝人说话多谚语。在彝族地区,两人交谈时,不经意间就会流利地蹦出一两句谚语,这是彝民族长期以来的语言习惯之一,小说里的人物对话就是如此。当吉赞拉曲因失恋而失魂落魄时,母亲欧喇阿妈劝说到:“不听父言误行十片幽谷,不听母劝错走五道山岭”。希望儿子听从自己的劝告能够尽快从失恋中走出来。还有扎剌部落的头人经常教育两个不和的儿子:“有争执的土地难长出好庄稼,爱顶角的牛羊难成群”。以此告诫两个儿子团结的重要性。还有扎剌头人要夺吉赞家的经书时,吉赞家的几个儿子一筹莫展,母亲欧喇阿妈安慰道:“荞粒再小也有七条纹路,大家都再想想吧”。

通检全文,这种彝族谚语翻译而来的句子俯拾即是。一般而言,谚语是一种高度浓缩的语言,被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时,很容易变味儿,可作者把这些彝族谚语翻译得恰到好处。

战争在小说里是常见的话题。两方对阵时,他们之间的对话也是充分展示了彝民族的语言习惯。当吉赞热布带领仑吉氏人与普诗家对决时,普诗家头人说:“敢问仑吉氏人,可曾听说普诗彝族起源于何处?曾打过多少次胜仗?统治过多少方水土?”吉赞热布答道:“普诗少爷,让你见笑了,我们仑吉氏人孤陋寡闻,只知道磨砺锋利的宝剑,只知道唱诵感天动地的经文,只知道射出的箭不长眼睛,就是不知道普诗家族有什么出奇的历史。”还有彝族武士冲锋时主帅发布的命令也独具特色。当祖鲁坝的武士与土匪拉开阵势对决时,吉赞阿基作为指挥官下令道:“吉赞拉伍,云雾山上猎熊的巨人,你不当前锋谁当!吉赞拉里,一把三叉镗威震四方,你不当前锋谁当!奥罗拉底,狼心虎胆强壮如牯牛,你不当前锋谁当!达西木铁,骑过豹摸过虎的猎人,你不当前锋谁当!”过去,彝族武士战斗时的语言被作者描写得淋漓尽致。

其次,再从“行”方面谈谈小说里的彝族文化。小说里的主人公吉赞家是毕摩世家,后代有传承毕摩文化的使命和义务。因此,如何成为一个毕摩是小说主要叙述的一个对象。成为毕摩最基础的条件是血缘关系。吉赞拉里,因为跟吉赞阿迪没有血缘关系,不能学“毕”,只能成为哥哥吉赞拉伍的帮手。吉赞拉伍和吉赞拉曲则从小就跟父亲学“毕”:先跟父亲背诵经文,能背诵后再跟父亲学文字,对经文能背能认后,开始主持一些小型的祭祀祈福仪式。可是毕摩也分三六九等,要想成为名扬四海的大毕摩,还得游历各地不断实践,在实践中积累声誉和威望。吉赞拉伍继承父亲成为毕摩后,带着弟弟吉赞拉里游历四方,小说里这样写道:“吉赞家两兄弟终年在北方的村村寨寨与做不完的祭祀打交道,他的名字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俄狄小丰以毕摩家族为叙述的主角,这是对其熟悉彝族文化程度的一个挑战。由上述可知,作者对毕摩文化相当熟悉,这为小说的文化底蕴增色了不少。

小说里还有一些人物的行为与彝族文化的契合度不得不让人叹服。我小的时候,夜里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时,每当看到火塘里烧着的木炭或火苗直蹿时,大人们就会说要来客人了。长大后,我没有再见过这种习俗。作者在小说里描写到了这一习俗:夜晚,欧喇阿玛坐在火塘边烤火,“她一刻不停地留意火塘里是否出现了站立的木炭或有火苗呼呼直蹿,以便事先估量好来客的分量。”作者把渐渐消失的彝族习俗运用到小说里,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回望,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记忆。

一部民族题材小说成功与否,我认为关键是看小说里的一言一行是否符合这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对于《山风不朽》而言,我认真地阅读完毕后,一种感受遨游于心:这是一个文化里浸泡出的故事。

新闻推荐

小儿肺炎的西医治疗方法

□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宋涛小儿肺炎是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疾病,尤其是在秋冬季节,小儿肺炎的发生更为...

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凉山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文化里浸泡出的故事 读《山风不朽》)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