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期健康凉山公益大讲堂开讲,全场座无虚席。
志愿者向幸运听众送上奖品。
重要的内容仔细记录下来。
互动环节,积极抢答。
本版文/本报记者李瑞图/本报记者杨恒
如果你是健康凉山公益大讲堂的忠实听众,想必不难发现,不知不觉间,这已是大讲堂开讲的第五年。
这五年里,大讲堂组委会,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听众覆盖面,挖掘热点课题,丰富讲课内容,竭尽全力让听众获得更多健康知识,从而感到不虚此行。
为此,8月18日开讲的最新一期健康凉山公益大讲堂,特别邀请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阴绯担任讲课嘉宾。为了让听众学有所得,阴绯结合临床经验,精心安排了三个与百姓健康密切相关的主题,就如何与门诊医生高效沟通、如何识别药盒上的关键字,和老年人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及应对方法展开讲解。一堂课就讲三个重要主题,这让前来的听众们喜出望外。课后,大家纷纷表示:这一趟来得值。
选题新颖
听众反响热烈
切入点独特
求知热情被激发
过去的50期健康凉山公益大讲堂,主要围绕颈肩腰腿疼、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如何进行中医养生等健康热点话题开设讲座。而这一次,经过大讲堂组委会和主讲嘉宾充分讨论后,决定转换视角,在解读疾病防治方法的同时,重点谈谈就医时最为关键,但常常被忽略的问题——如何与门诊医生进行高效的交流与沟通。
课上,阴绯用她一贯的幽默风趣,一针见血地指出病人与医生交流时常常会犯的几个错误。就此,不少听众坦言,自己中招了至少其中一个。
针对常见的沟通障碍,阴绯一一指出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并给出应对策略,听众纷纷认真记录。
他们说,这样细致的讲解,终于让他们知道问题出在了哪儿。因此,在今后的就医过程中,才可以尽量去避免,从而提高沟通效率,取得更好的诊疗效果。
切入点独特
求知热情被激发
知晓沟通策略后,阴绯又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结合自身经验,讲解自行购买非处方药物的注意事项。因为,市面上有一些药的包装非常相似,但有可能它们只是保健品,而不是药物,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如果不仔细,就连医生也可能弄混。
就此,听众忍不住开玩笑说:案例太真实,生活需留心,好在自己又学会了一招,技多不压身啊,哈哈哈。
在进入最后一个压轴课题——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及应对方法后,阴绯彻底点燃了听众的求知热情。她以饭后有饱胀感如何按摩缓解、吃得很干净为什么还是经常拉肚子、便秘不能只吃叶子菜等生活小事入手,改变了大家长期以来对于健康饮食的一些误解,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的热情。
“我以为,养生知识我晓得的已经够多了,今天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要学的还有好多,这趟没白来。”课上,听到激动处,65岁的陈阿姨小声地对一旁的朋友说。
干货太多
大家听得意犹未尽
因为内容关乎健康生活的点滴,讲解又深入而细致,这让现场听众意犹未尽。
有人屯了一堆问题,在课后找到阴绯进行现场咨询;有人特地找到现场工作人员,再次确认医生就职的医院、所在的科室和医生的名字;有人特地向医生拷贝了课件,一来方便自己温习讲课内容,二来可以将其发送到自己所在的朋友圈养生群,让大家一起长知识。
有的人,在这堂课上解除了多年来困扰她的一大问题。她说,自己平日里很注意生活卫生,许多东西都不吃,甚至不在外面吃一顿饭,但还是经常拉肚子。阴绯的讲解,让她明白,原来是因为肠道菌群太少,而人应该很多东西都吃一点,才能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还有的人说,这堂课除了收获知识,也收获了感动。带来这样精彩的讲解,课后还会给大家发放小礼物鼓励听课,让他们真实地感受到来自大讲堂的关心。
新闻推荐
在生活中,植物是装扮家庭空间的好帮手,不仅美化环境,更净化空气,让人们在城市生活中收获田园般的清新感。那么,有哪些方法...
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