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凉山 今日西昌 今日德昌 今日会理 今日会东 今日宁南 今日普格 今日布拖 今日金阳 今日昭觉 今日喜德 今日冕宁 今日越西 今日甘洛 今日美姑 今日雷波 今日盐源 今日木里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今日凉山 > 正文

寻找西昌美食 “7”路公交车的“寻味”之旅

来源:西昌都市报 2019-05-13 07:55   https://www.yybnet.net/

“”路公交车的“寻味”之旅

西昌7路公交车从西昌城的东边穿城而过,直达城市的最南边,这条公交线路上有很多新建成的居民区或小区,虽然没有老城区的历史风味和厚重感,但新的区域里依然有很多特色美食待人寻觅。

接下来,便跟随记者的脚步,去尝尝7路公交线路上的这三家特色美食吧。

食物不仅是解决温饱的物质能量,在某种意义上,食物更是承载着记忆片段和情感符号的精神链接。近几年,《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悦食中国》、《一城一味》以及《日食记》等等美食节目,成功地将中国美食文化的精髓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心里。

地处川滇结合部的大凉山各地毫不匮乏美食文化,凉山州府西昌更是让这些美食文化落地生根,并繁衍出了极具西昌特色的美食文化。这些美食文化有的已经走上了国际舞台,而更多的却待字闺中,深藏在西昌的大街小巷。

习惯了每次吃饭开车或打车,你有多久没有坐着公交车去寻找美食了?在公交车上颠簸,看着窗外街道向后倒退,前方目的地就是美食,这种感觉是多么惬意。

《西昌都市报》美食栏目,陆续推出《西昌公交美食》系列报道,邀您一起坐着公交去尝遍西昌的美食。

一段爱情

让西昌多了一样经典美味

(重庆豌杂面)

在全国的每个城市,几乎都能看见“重庆小面”的招牌,西昌也不例外。乘7路公交车在西昌昌平建材中心站下车,从红枣林路步行至北碧府路路口有一家重庆豌杂面馆,这家面馆的豌杂面味道非常地道。

“三号桌的四碗二两豌杂面,来喽。”每天上午,小小的面馆总会被食客挤满,热气腾腾的豌杂面,圆润饱满的耙豌豆融合粘稠酱香的杂酱臊子,每一根面条都被豌豆的豆香和杂酱的肉香给层层包裹。各种骨头、肉类、豌豆,经长时间的熬制,炖煮出来的高汤,混入豌豆中,仅仅看一眼表面铺满的豌豆臊子,就会让人胃口大增,垂涎欲滴。

这家店的老板叫谭国忠,是重庆黔江人,他刚踏入社会就在重庆一家生意很好的面馆打了近十年的工,因为老实本分又勤快老板非常赏识谭国忠,面馆里所有的事都交给他处理,工资也给他开到了6000元一个月。2007年,谭国忠与大学勤工俭学的西昌女孩杨茜相识相恋了,大半年后杨茜毕业回了西昌,没有恋人的日子谭国忠像丢了魂一样,整天愁眉不展,老板看懂了谭国忠的心事,鼓励他大胆去爱。谭国忠辞职来西昌前,老板还多给他结了一年的工资,说是给他的创业基金。

转眼间,谭国忠在西昌开面馆已经十多年了,在碧波北路开店仅两年,但一直以来生意都是非常的火爆。碧波北路这间面馆很小,店里只有五张桌子,食客超过20人就坐不下了,不过经常有食客完全不顾形象地端着一碗面蹲在店门口吃面。再来说说他家的面,光看表面你会觉得这碗面很简单,不过吃过之后你就知道里面大有文章,面条是谭国忠每天自制的手工面,佐料一般是一碗豌杂面的灵魂所在,上好的手工面条再加上葱花,花椒,秘制香油,辣椒等十几种佐料,一碗麻辣鲜香的豌杂面就可以上桌了,食量大的还可以加双份豌豆、杂酱、牛肉等臊子。

谭国忠说,在西昌十多年了,面的做法一直保持用传统工艺烹制,只是按照西昌人的口味,在佐料方面做了一些小的调整。每天晚饭后,谭国忠就开始熬制高汤、煮豌豆,因为是干豌豆,所以煮的时间特别长,煮好之后都还要一直泡在汤里,让其更加入味。他家的臊子是用三分肥七分瘦的猪肉,先将猪肉剁成肉末,倒入热锅翻炒直到炒干水分,然后加入红油豆瓣酱、姜蒜末、碎米芽菜继续翻炒一会。最后加入高汤,小火焖煮至浓稠,肉臊子就做好了。

他的豌杂面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面里放了两种花椒,除了上好的红花椒,还有凉山特产的青花椒。他家的手工面条也要比西昌其它面馆的面要粗一些,所以他家的豌杂面吃起来感觉更加劲道,而且谭国忠经常会提醒食客,吃面的速度要快一些,不然的话就会粘成一坨,影响口感,但是尽管这样,顾客们还是非常喜欢吃。

奇特的烹制方法令人回味悠长

(长富路石锅鱼)

乘7路公交在航天路口站下车,步行至长富南路丽景豪庭东门附近,这里有一家石锅鱼餐馆非常有特色。餐馆的特色就是用石头来烹制美食,很多人会问了,石头怎么可能烹制食物呢?

所谓石锅,其实是在铜锅的底部铺了一层鹅卵石,店里的大厨将装好盘的鱼片和刚熬好的汤底和装着鹅卵石的铜锅全部端上桌。厨师先把鱼片放入锅中,再将汤底全部倒入,伴随着“呲呲呲”的声音和一阵白雾,什么都看不见了,没过多久,一大锅汤居然哗哗哗的沸腾起来,不到一分钟,铜锅里的鱼片就熟了,沸腾的汤也慢慢平静下来。鱼片滑嫩泛白,与锅里红绿相间的蔬菜和辣椒形成鲜明的对比,光是看着就口水肆意。热气水蕴里,夹起一片鱼肉,然后再沾了蘸水放入口中,味道鲜嫩无比。细心感受,鱼片不仅鲜嫩而且刺少,鱼的鲜香和蘸水融为一体,会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地一直吃下去。鱼的质感是基础条件,但汤底和蘸水对于味觉的享受刺激来得更直接。

在餐桌旁边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调料,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制,他家的辣椒蘸酱是老板秘制的。为什么平淡无奇的鹅卵石能烹制一锅美食呢?经厨师介绍才知道,原来锅底的鹅卵石是事先烧过的,一直保持着高温的石头遇到鲜美的食物和高汤,就能烹制出一锅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发明这道菜的人真是太有才了。

这家石锅鱼店的就餐环境干净整洁,厨师的技艺也非常高超,因为刚端上桌的生鱼片,片片薄如蝉翼厚薄均匀,可见其刀工了得。最重要的是还有食材新鲜,店里的水族箱里有3种鱼类,分别是花鲢、梭边鱼、三角峰,要吃哪种鱼都是现杀现吃。

匠心传承独具特色的老味道

(袁记柴火鸡)

乘7路公交在蓄科所站下车,沿袁马路向火车站方向走100米左右,有一家“袁记柴火鸡”的农家乐味道很不错。柴火鸡,可以说是西昌的一道特色美食了,它的做法可以说是汲取了川菜及川味火锅的特点发展而来的一道菜,重口味的西昌人特别喜欢柴火鸡贴近大自然的味道。餐桌更是有特色,说白了就是一个灶台,地下烧柴火,上面放个锅,吃的时候围三面坐,留着烧火口。

这家老字号柴火鸡的老板叫袁荣盛,看上去四十多岁,是土生土长的袁家山人。袁荣盛小时候最喜欢吃父亲做的柴火鸡,他从小跟父亲学过,所以成年后他开起了农家乐,以卖柴火鸡为主,因为食材地道,柴火鸡的味道正宗所以在西昌很有名气。以前袁记柴火鸡农家乐开在四袁路一个半山坡上,三年前搬迁到了这里,算起来卖柴火鸡已经二十多年了。袁荣盛说,卖了二十多年的柴火鸡,他一直保持着父亲传授的烹制方法,只是在配料方面做了些调整。其实,柴火鸡的食材是非常的简单,主要就是选用凉山当地的土鸡,袁荣盛每个月都要从昭觉、布拖等县收很多土鸡回来,养在围栏里。食客来了往围栏边一站,看上那一只就告诉厨师或服务员,服务员飞快地抓鸡、杀鸡,动作很是熟练,现杀的新鲜看得见。

在土灶前面,只见袁荣盛亲自操刀,他将杀好的鸡切块,再把姜、蒜、蒜苗、豆瓣酱、花椒、辣椒等香料全部准备好,接着先把各种香料倒入那口大锅中爆炒,等到豆瓣炒至金黄倒入鸡块。袁荣盛的大勺子在锅里不断地搅拌,时不时喊上两句“加火”就会有个人跑过来往灶台里塞柴火。鸡肉炒至金黄色泽均一,袁荣盛把一大壶高汤掺入大锅里,随后把青椒、青笋、土豆等食材也放进去,盖上锅盖,就这样煮上十来分钟鸡肉就完全熟了。

感觉火候差不多时,袁荣盛在锅壁上淋上一圈的汤汁,快速地将玉米面和的生面饼贴在锅边,高温让面饼的水分迅速流失,很快面饼贴着锅的一面就起锅巴了,翻一面再煎两分钟,柴火鸡和面饼就可以食用了。几个人围城一桌,用筷子直接往锅中夹着吃,一口柴火鸡,再咬一口面饼,这才是柴火鸡最诱惑人的地方。这种柴火鸡吃起来肉嫩味香,油而不腻,很是美味的。因为用柴火作为燃料烹煮而成,所以很贴近大自然,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新闻推荐

李志一同志逝世

本报讯政协凉山州委员会原副主席、享受正厅级工资待遇的离休干部李志一同志,因病抢救无效,不幸于2019年5月9日9时08...

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谁来为善良兜底?2019-05-09 01:01
猜你喜欢:
评论:(寻找西昌美食 “7”路公交车的“寻味”之旅)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