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凉山新闻 > 正文

长长的来路

来源:西昌都市报 2018-12-27 00:00   https://www.yybnet.net/

纪实摄影集《大山有路了》安东 著,四川民族出版社2018年9月版。 山路。(2017年12月24日摄) 山路十八弯。(2003年9月7日摄) 山路回旋曲。(2017年11月4日摄)

20年时间,安东在大山中记录、拍摄、观察、理解,深入凉山彝族人生活的世界,以纪实和抒情并用的手法,书写和拍摄山里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及其生存环境。近日,《大山有路了》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本纪实摄影集用饱含真挚的文字和图片,展现出一个特殊的地域、一群跨越时空的人类摆脱贫困的艰难来路。不仅反映了山里人平凡而有尊严的一面,更呈现了山里人不畏艰难困苦积极进取的昂扬精神。在这里,路其实是一种象征,是一种连接未来并充满希望的象征。

文/何万敏

最早读到安东的《大山有路了》,是在大山静谧的怀抱中。锦屏山巍峨的气势,已经沉潜于深蓝色的夜幕;闪烁的星空牵引无垠的遐想,却被笔记本电脑里幻灯片方式呈现的影像拽入山中。视觉的冲击,现实的力量,每一幅画面讲述的故事,都超乎虚构的想象。惊叹,震撼,感佩,二十年的时间跨度,山中通公路,村寨起新房,农人展欢欣。我既为旧貌换新颜的变化击节,也为安东长期坚持不懈的瞩目敬佩。

安东有心,因为他是山里人。他在山里历练意志、淘洗思维、专注目光,才有定力数十年不变的情怀,不减的热爱。

凉山到处是山。山从每一个方向伸展在我们四周。“四根撑天柱,撑在地四方”,吟唱了千百年的彝族古典长诗《勒俄特依》,至今仍在山中萦绕,“东方这一面,木武哈达山来撑/西方这一面,木克哈尼山来撑/北方这一面,尼母大萨山来撑/南方这一面,大木低泽山来撑。”苍天之下,谁知有多少山?

祖辈与大山相守,凉山的山,早已是支撑生命的脊梁。我们每天都在山里,在房屋和村庄,在日常和故乡。彝族人说,山是有生命的。山,有咚咚的心跳,匀称的呼吸;有丰富的情感,坚韧的秉性。

但是,绵延的山层层叠叠,又静悄悄地约束着我们。背负沉重的农特产品下山卖出去,是为了买来日常生活用品沉重背负回家。对道路的渴望,和对外界交流的渴望一样,急迫而又困难重重。

是脱贫攻坚,让大山有路了。尽管山路看上去惊心动魄,无疑还有许多诗情画意:无论在荒草树林间,还是在褐土峭壁上,道路的蜿蜒讲述着心底的话语。众多的道路把一座座山缠绕成了迷宫,没有头绪,却把群山连接与沟通。如果正当太阳高照,云影浮动,山上的公路就生出奔流的美感。登高望远,油画般沉着而饱满的景致中,路,是涂抹亮丽的曲线。

过去,我们感慨人的脚步踩踏出来的路。走路的人有时背着一捆柴禾,有时赶着一群牛羊,有时也两手空空……走在大凉山的路上,道路实在坎坷,却要走得踏实。因为有了彝人挥锄劳动,因为有了瓦板房上弥漫的淡蓝色炊烟,这样的山就多了几分活力,山中的小道就会牵引着出走的人回家。

如今,我们赞叹建设者巧夺天工打通的公路。驾驶汽车来来往往,一路的植物变幻着斑斓的色彩,荞花开了又谢了,树叶绿了又黄了,苞谷长了又收了。山风吹来,时空中弥漫的高原气息持久清新,神清气爽的人们,灵魂与思想仿佛都变得触手可及。

世代繁衍生息在山里的人民,骨子浸淫大山的秉性,硬朗,坚韧,豪爽。大山孕育无数艰难的生命,朴实流畅铺垫出凉山的底蕴,披一件查尔瓦,那身影就极似一座山,背景中的山更显层次,山与人于是更显融洽。

大山有路了,生命的存在开始以一种更加从容、坦然的面貌,与天地万物共生同构。而每一条来路,既渗透血脉、充盈精神,镌刻着说不尽的生命凹凸;又可以梳理出庄稼的播种与收获,人类文明的活态与积淀。山路的通畅,使得外界可以重新发现被遗忘的语言、历史、民族和文化,而山里人也可以迅即看见外面的世界和它亲切的模样。

在这样的意义上,作家、摄影家安东的努力尤其值得称道。他持续二十年在大山中记录与拍摄、观察与理解,深入凉山彝族人生活的世界,以纪实和抒情并用的手法,书写和拍摄山里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及其生存环境,不仅反映了山里人平凡而有尊严的一面,更呈现了山里人不畏艰难困苦积极进取的昂扬精神。在这里,路其实是一种象征,是一种连接未来并充满希望的象征。

如果只是简单从摄影报道的角度掂量,只会低估这本书的内在价值。朴素自然的画面,没有丝毫的题材猎奇与视觉畸变,这正是安东的用心良苦。作品的精神气质已经进入到社会变革、观念更新的现实层面,以及诚实表达、理性思考的艺术层面。

作为大山之子,安东敏锐的观照是他对事物的诠释或评价,或者说他借用社会现实景象,最终融入到个人感情、思想抒发的高度。《大山有路了》用饱含真挚的文字和图片,展现出一个特殊的地域、一群跨越时空的人类摆脱贫困的艰难来路。

这条长长的来路,值得敬重与珍惜。

(本文为《大山有路了》序一。作者系高级记者、凉山日报社副总编辑,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

圆梦之路

文/安东

山里的梦想把山寨

背出山外

山外的梦欲把世界

载进山里

于是

就有了

遇山开路

逢水搭桥

于是

山脉山路

山路山脉

山路就成了山之脉

山脉就成了山之路

于是

乡村城市

城市乡村

乡村进了城市

城市进乡村

于是

山寨世界

世界山寨

山寨背出了世界

世界载进了山寨

新闻推荐

泡温泉治感冒?要以个人情况而定

感冒了,鼻塞、头晕、皮肤疼,整日昏昏沉沉的,这滋味真难受。不过有人说,感冒除了打针吃药,在温泉里泡泡,也能祛风散寒,但是感...

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长长的来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