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专家:赵琰,女,凉山州紧急救援中心副主任护师,从事医疗紧急救援工作和医疗急救培训工作二十余年。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凉山州营养协会会员,凉山州营养协会学术部副部长。国家三级健康管理师。
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如果医生不能第一时间奔赴救助现场,就有可能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凉山州紧急救援中心副主任护师赵琰介绍,如果我们普通大众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就能在遇到意外时,及时采取措施,将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尽可能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及现场救助
赵琰介绍,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生活中,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较多。工作过累、重体力劳动等均可加重心脏负担,使心肌耗氧量猛增可能诱发心梗;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使冠状动脉痉挛,心肌供血减少,可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饱餐、大量饮酒、进食大量脂肪物质等均有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尤其多见于老年病人;便秘也是诱因之一,尤其在老年人中,因排便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者并非少见;而大出血、大手术、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均可能触发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而导致持续的心肌缺血,促发心肌梗死;
还有一种诱因是寒冷刺激,特别是迎冷风走,易引起人们交感神经兴奋,一方面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体循环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多,另一方面使血管收缩,减少心肌供血量,二者促使心肌缺血,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可使心肌坏死。
需引起大家注意的是,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对硝酸甘油效果变差;或继往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
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表现为:疼痛最先出现,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小时或更长,休息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患者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可伴濒死感,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等胃肠道,肠胀气亦不少见,重症者有呃逆。
如果我们身边遇到心肌梗死患者需要抢救,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是在患者发生疑似心梗症状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详细完善的叙述自己所在的地址。
第二步是在等待救护车救援期间,家属对患者进行的初步自救,这一步的主动权完全把握在患者及家属自己手中,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有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人,出现胸痛等心梗症状,一旦发病就应立刻停止任何活动,就地平卧,双脚稍微抬高,严禁搬动,马上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每5分钟重复服用1次。如果家中没有硝酸甘油,也可以含服速效救心丸或者硝酸异山梨酯片,如果上述药物统统都没有,也可以嚼服3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情况,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切记慌张和手忙脚乱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抢救时间。
第三步则是患者来到医院后,急诊科、心内科等相关专科医生迅速诊治,争取在90分钟内对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
患者及家属遇到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情况,自己能做的就是做好第一步和第二步,为进行第三步创造条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掌握好急救用药和心肺复苏操作是降低心肌梗死病死率的重要方法。
脑卒中(中风)症状及现场救助
赵琰介绍,脑卒中也称为脑中风,是因为脑血管堵塞或破裂而导致部分脑组织受损,引起患者突然头痛、头晕、呕吐、失语、偏瘫、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大小便失禁,重者可致死亡。“中风”是中医的说法,“卒中”是西医的说法。脑卒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
从年龄上看,脑卒中多见于中老年人,约90%的脑卒中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并随年龄增高发病率增加,但近几年来,脑卒中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主要集中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尤其是严重的风湿病和房颤)、高脂血症、肥胖者;嗜烟、酗酒、荤食摄入过多、久坐少动、性情急躁易怒的人和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
脑卒中发作,大多数患者会有前期症状,有高血压的病人出现比较严重的头晕、头痛、血压比平常升高;有高血脂、血液黏稠度高的人,早晨起床后发现看东西有“黑朦”;或说话不利索、流口水、喝水时有呛咳;或感觉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走路不稳、东倒西歪等。当有这些先期症状时,应引起警惕,及时去医院就诊。但因为脑卒中的这些前期症状尚不严重,人们往往不懂或不重视这些预警信号,才使后面的情况变得急剧、凶猛。
脑组织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超过一定时间就会造成永久性的不可逆损伤,此时无论用什么药都难以恢复。一般来说,脑梗塞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是在发病六小时之内。
“小中风”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组织某一局部区域血管的栓塞或痉挛,导致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出现临床反复发生、时间短暂的脑缺血神经症状:如突然手足麻木或软弱无力,不会说话或吐字不清,突然视物不清或复视,突然眩晕或意识不清等等。这些表现历时很短,有时仅数分钟或数小时。小中风是脑卒中的黄牌警告,应立即到医院就诊治疗。
如果身边有人发生脑卒中我们该如何急救呢?
第一,初步判断为脑血管意外后,应使病人仰卧,头、肩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吸入气管造成窒息,若病人口鼻中有呕吐物阻塞,应设法抠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第二,解开病人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
第三,如果病人是清醒的,应注意要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家人应保持镇静,切勿慌张,不要大哭或大喊,以免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
第四,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经常呼唤病人,以了解其意识情况;对躁动不安的病人,要加强保护,防止意外损伤。
第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若自行运送,在搬运病人时正确的方法是:2~3个人同时用力,一人托住病人的头部和肩部,一人托起病人的腰背部,一人托起双脚,平抬病人移至硬木板或担架上,不要在搬运时把病人扶直坐起,勿抱、拖、背、扛病人。
本报记者蒲建峰
新闻推荐
在凉山,民营经济举足轻重,占据了全州经济的“半壁河山”。改革开放40年来,凉山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全...
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凉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