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凉山新闻 > 正文

“爱心班”温暖彝族孩子

来源:安徽日报 2018-12-12 10:37   https://www.yybnet.net/

■ 本报记者 贾克帅

“远方的贵宾,四方的朋友,我们不常聚,难有相见时,彝乡有传统,待客先用酒……”冬天的夜晚,马鞍山市中加双语学校向山分校学生食堂里,传出阵阵具有民族韵味的歌声和旋律。餐厅里的50多位彝族孩子,是中加双语学校“彝族爱心班”的学生。自去年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来到马鞍山,转眼间1年多时间过去了,他们不仅完全适应了当地生活,学习成绩也明显提升。

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彝族爱心班”创办于2015年,至今已吸纳两批170多名彝族学生,其中大多是特困家庭的孩子。学校前任校长、“彝族爱心班”的发起人朱传海告诉记者,2014年至2016年,他“三上凉山”实地探访,当地贫困状况深深触动了他。他和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四川大凉山妇女儿童发展中心负责人侯远高等一起谋划,抓住教育扶贫这个能有效帮助贫困孩子们脱贫的重要推手。2015年下半年,首批118名彝族孩子不远千里从凉山来到马鞍山,“彝族爱心班”正式开班,包括初高中各一个班。

“刚入学时,许多孩子考试不及格是很常见的。 ”现任中加双语学校校长郑晓敏说,“爱心班”的彝族孩子们年龄不一,曾经接受的教育基础也不同,学校针对他们制定了特别的教学计划。除了一般的文化课外,还有汉语和彝语等课程。为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学校还在当地公开招募符合条件的“爱心家长”,“一对一”结对帮助班里的孩子。学校还专门在他们的家乡凉山州招聘了一位名叫甲来伍沙的彝族老师,作为照顾他们日常生活起居的“陪读老师”。

从“爱心班”开班至今,甲来伍沙已经在马鞍山生活了3年,对 “爱心班”彝族孩子们的点滴变化,感受真切。 “这么好的教育条件,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孩子们比以前懂事多了,待人接物更有礼貌,不仅学习成绩都有很大提高,而且观念和视野开阔了。 ”甲来伍沙说。

“学习是我们的最好出路,‘爱心班’给我们创造了条件。 ”去年第二批来到“爱心班”的彝族孩子有55人,他们都是初中生。经过1年多时间的学习,他们深深意识到知识的力量和教育的重要性。今年,第一批初中、高中各一个班共118名“爱心班”彝族孩子全部毕业,由于学籍仍在凉山州,他们都回到当地参加了中高考。考前,“爱心班”特地派出3位老师组成“指导小组”,和孩子们一道回到他们家乡,为他们做考前准备事项的指导。

知道自己的师兄师姐们,许多都顺利考上了自己满意的学校,继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第二批“爱心班”的彝族孩子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告诉记者,会珍惜现在的时光,不辜负来之不易的教育环境,努力学习,考上好的学校,将来回报家乡和社会。

新闻推荐

确保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政策全覆盖人员全覆盖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全面摸清受灾特殊困难群...

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爱心班”温暖彝族孩子)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