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放教授和博士生韦足梅、吴敬玲合著的《倮伍拉且诗歌创作的生态美学》一书,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系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图像叙事理论视阈中的大凉山彝族诗人群研究”阶段成果。
倮伍拉且是当代诗坛重要的彝族诗人,他的诗歌深深扎根于四川大凉山的文化土壤,把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故土的眷念融而为一,缅怀失落的传统,追寻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彝族人独特的自然观和生命观,体现出民族性、地域性与现代性相互交融的混合美学。表达方式上,充分吸纳汉语诗歌精粹与典雅的特质,形成明朗而干净的抒情风格,对当下诗歌写作的同质化困境形成了有力反驳。在文化之根面临断裂、文化之魂普遍消散的背景下,这种对于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态的忧患与疾呼,体现出一种珍贵的人文品质,对凝聚民族精神、深化文学的地域文化特征起着重要作用。
《倮伍拉且诗歌创作的生态美学》分为“生命赞歌与大凉山视野”、“生态智慧的诗学阐释”、“‘万物教化’的诗意构建”、“人文美好生态书写”和“倮伍拉且——‘你这块凉山的石头’(对话录)”等部分。该书深入探究了倮伍拉且诗歌的自然意识、神性思维、大地情怀、民族认同和生态精神等维度,重点彰显诗歌中的生态美学特征,突出表现诗人为保护自然生态而力图跳出自身民族偏狭的个体得失,追求更为广泛的社会价值的努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以诗歌的方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体现出文化与生态的完美结合,阐扬这种探索精神的重要价值,及时作出系统而专业的理论解读,是文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该书的出版,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赋予了更鲜明的美学意义,这让以倮伍拉且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诗人作品不仅对本民族的写作有着重要的促动作用,对整个少数民族诗坛,甚至更为宽阔的写作界域而言,都有着很好的启示意义。(杨荣昌)
新闻推荐
大凉山“赶羊沟”里的测控人 走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牛头山测控站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某测量室70余名航天科技工作者常年工作在牛头山。乘车驶离繁华都市,直奔川西大凉山的深谷而去,此...
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