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木里新闻 > 正文

牧民的幸福生活说不完

来源:凉山日报 2019-01-09 08:13   https://www.yybnet.net/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国改革开放大幕就此拉开。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改革开放已40年,在这40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0年来,改革开放的春风让木里藏区的牧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世代过着游牧生活的牧民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新的生活。

从草原游牧到安居乐业

入冬的康坞牧场,日照渐渐变短,天气越发冷了起来,但依然有它独特的美。记者来到康坞牧场甘海子湖边,走入牧民朗基偏初家中,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了解到他们生活中一个片段的点点滴滴,切实感受到了牧民生活40年的沧桑巨变。

56岁的朗基偏初是一个热情的康巴汉子,笑声爽朗地招呼着我们进屋。从小就在牧场长大的他,身上带着牧民特有的粗犷,敦实的身材,乌黑色的头发,黝黑的皮肤,脸上还有一点高原红。

谈起改革开放,一下子揭开了朗基偏初的记忆,打开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了。朗基偏初土生土长在康坞牧场,这一片热土点点滴滴的变化无不牵动着他的心。改革开放那一年,他已经16岁了。“那时候,康坞牧民也不像现在这么好,大家也一样穷。后来随着国家的发展,我们也富起来了。现在我们康坞牧场的每家每户住上国家建设的定居房。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日子了。”说起这些,朗基偏初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和感动。

为了放牧方便,以前牧场里的牧民们在草原上过着四处漂泊的游牧生活,几匹马驮着一家老小及帐篷、锅碗瓢盆等全部家当,他们都住在帐篷里,帐篷不仅小而且还很潮湿。

2009年,作为木里县九个牧场中第一批入住定居房的牧民,朗基偏初和家人告别了以前游牧的生活,住进了由政府资助建设的牧民定居点。从此,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朗基偏初说:“以前我们都过着游牧生活,家里人住在黑帐篷里,每天放牦牛。搬到定居点安定下来以后,娃娃上学也容易了,路也修得好,通了水电,生活很便利。”

“生活的变化,大家都感受到。”

自2009年四川省启动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之后,木里县累计投资近1亿元,建成牧民定居房512户,共发放帐篷1024顶、太阳能便携式数字电视512台,完成康坞牧场、争西牧场、陇撒牧场、让白牧场等9个定居点和9个村民活动中心建设,达到“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建设目标,2000余名世代逐水草而居的藏族牧民跃下马背,搬进牧民定居新房,过上了定居生活。

朗基偏初在康坞牧场定居点的家是一栋独立的藏家小院,6个房间有90多个平方,客厅里配备有电视、沙发等现代家用品,收拾得干净整洁;厨房里挂着牦牛肉和腊肉,还有新鲜的青椒、青菜等蔬菜;小院坝里,阳光照射进来,让整个屋子都显得温暖明亮。

从游牧到定居,从潮湿阴暗、简陋寒冷的帐篷、地窝子到崭新明亮、宽敞温馨的砖瓦房,游牧群体走出深山,告别传统游牧生活,从适应到习惯,定居生活给了他们更多的选择。

定居点上的生活越来越甜美

“1983年承包牲畜,当时畜牧业条件非常不好,都是木棚圈,用的交通工具是马。改革开放以来,牧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都来自我们党的好政策。在我们自身努力和党的关怀下,广大牧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了。”朗基偏初说道。

他说,之前康坞牧场还没有实行“承包流转机制”,一直都是“定产”,牧民们饲养的牦牛按照头数,需要每天上交定量的酥油、奶渣,牧民们天天都要挤奶,一年365天都在忙碌,只有过年才能放三天假。平日里牧民吃喝的酥油、奶渣等,需要算成钱上交给牧场。

实行“承包流转机制”以后,牧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申请饲养的牦牛数,按照一头牦牛上交1斤半酥油、2斤奶渣的比例,一年上交够180斤,剩下的就算是自己的了;牦牛每年按照头数4%的比例上交,剩下的牦牛可以继续养。

有了属于自己的牦牛、酥油、奶渣是牧民们最幸福的事情了。养牦牛增加了收入,这让牧民感到生活特别有盼头,现在康坞牧场牧民家里一般都有100头左右的牦牛,光是养牦牛这一项,一年就有7、8万元的收入。

再加上退牧还草、生态草补、帐篷新生活、低保、新农合、养老金等好政策,让牧民的日子一天好过一天,生活越来越甜美。特别是退牧还草、生态草补这两项政策,按照牧民自家草场面积计算,一年可以拿到上万元的补助;低保、新农合、养老金让牧民的生活有保障,老有所依。

“现在,牧场的路修好了,水电都通了,通讯也方便了。”朗基偏初说,现在真的是过上好日子了。交通工具一路“升级”,从骑牦牛到骑马,从摩托车到现在的大皮卡车、北京吉普、猎豹车等,交通便利了,想去木里县城一趟,来回也就2、3个小时;有什么事儿打个电话就能联系上,不用大老远的来回跑。

现在,有了余钱的牧民们,不仅在牧场自建了定居点,还流行到城镇上买房住。这个自建的居住点不再是之前简陋的木板房和帐篷,而是讲究的藏家小院。朗基偏初一家也跟随潮流,在木里县城购置了一套住房,准备把牦牛交给孩子们,进城安度晚年。

而今,朗基偏初一家还在继续向更好的生活出发,一家人洋溢着齐心协力奔小康的激情与活力。他们的生活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

未来还有更大的梦想

朗基偏初说:“通过40年改革开放,牧场的生活条件都这么好了。我希望今后年轻一代的孩子们努力读书,提高意识,掌握新科技,提高养殖质量,改善牲畜品种,努力增加收入。”围坐在火塘边上,朗基偏初说起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偏初旦珠选择到城市里发展,开始自己新的生活。小儿子益争扎西则继承了父亲朗基偏初的工作。

一项好的政策可以带动一方经济的大发展。“改革开放40年,对咱牧民来说,好政策太多,从以前的连个温饱都没有,到现在的幸福生活,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看到了更加美好的明天!”朗基偏初说。

同样都是牧民的儿子,偏初旦珠和益争扎西不同的人生轨迹,让朗基偏初意识到,牧民“新生活”的定义,不只眼前的衣食住行,还包括对下一代孩子的教育。

“有了学习条件,当然要让孩子们多读书,以前游牧的生活让我和我的孩子们没能接受好的教育,现在条件好了,我想让我的孙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有个好前程,能生活得更好,”朗基偏初说。

如今,牧民的生活好过了,大家的思想变了,开始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孩子的教育也特别支持。康坞牧场定居点除了幼教点,还有小学。周围乡村的孩子都到这里来读书,因为离家远,他们周末也不回家,就住在学校里。

朗基偏初说,我们这个小家,幸运地赶上了时代前进的大潮。有了好政策、好环境,只要坚定地跟党走,努力奋斗,我们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甜美。

文/图 本报记者 马楠

新闻推荐

藏汉双语为民服务气象科普深入农村

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将气象科技送到千家万户。本报讯近日,木里县气象局工作人员冒着严寒,利用木里县2018年科技、...

木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木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牧民的幸福生活说不完)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