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阳光花城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带着组织的殷切嘱托,告别家人朋友,奔向200多公里之外的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
他们,始终牢记使命,倾情奉献,与当地干部一道,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搞建设;
他们,用真诚和执着、智慧和汗水,帮助当地群众圆了一个又一个梦想;
他们,如同英雄的攀枝花一样,绚丽绽放,被当地群众赞誉为“吉祥使者”。
□本报记者 王卿
情涌木里 无怨无悔
“下午有两节数学课,现在正往学校赶呢。”7月2日15时,攀枝花市二中教师、木里县中学支教教师余仕利在电话那头急匆匆地告诉记者。一年来,余仕利早已习惯了木里的工作和生活。
2012年,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行动”的统一部署,选派了第二批40名干部人才赴凉山州木里县开展援助工作。得知要选派教师到木里支教时,余仕利毅然报名参加。
“即便是一滴雨露,也要去折射太阳的光辉!”余仕利说,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就要在教育岗位上挥洒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践行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入党时的庄严承诺。
对于支教工作,攀枝花市四中教师马国志有着自己的见解。
2010年,四川省实施首批“千名援藏干部人才”工作,市教育系统需要派2名教师赴藏区木里进行为期2年的服务。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马国志毅然接受组织的派遣,远赴木里开展服务工作。
“都晓得木里条件艰苦,但是再困难还是得有人去干这项工作,就算我不去,还不是要派其他老师去啊。”马国志的话语显得平实而真诚。
2010年,把组织的殷切期望、家人的嘱托统统装进背包、前往木里开展援助工作的,还有时任盐边县中医院副院长的谢波。
由于常年工作忙碌,结婚后,谢波一直没要孩子。2010年,在年迈多病父母的不断催促下,谢波开始调理身体准备要小孩。当年5月,谢波接到通知,去木里从事为期2年的援藏工作。看着父母失落的眼神,谢波毅然踏上了远去藏区的路。
倾情援藏 无私奉献
2012年8月21日,余仕利正式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工作中。根据安排,他担任木里县中学初二(6)班、初三(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每周21课时。
余仕利说,在上课前,就了解到自己所教的两个班学生基本上都来自农村,数学基础差,没有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大家眼里是一个所谓的“差班”。
如何去面对孩子们充满期望的眼神,给藏区乡亲们一份满意的答卷?刚到学校,一系列问题让余仕利深深思考着。
“深入了解学生是我的首要任务。”余仕利说,理清思路后,自己便开始精心准备与学生的首次见面会。在首次见面会上,余仕利开诚布公地介绍了自己的姓名、经历、兴趣爱好,同时也让学生自我介绍,竭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随后的教学中,余仕利常常利用空闲时间与学生拉家常、谈心,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家庭生活、目前状况、周围环境、兴趣爱好等,并主动去发现他们的优点,表扬他们的进步。学生很快就把他当成了朋友。
今年6月中旬,初三(3)班的学生毕业了。当初,班上的“调皮大王”马观发,早已不在课堂上起哄、打闹,并决定到攀枝花读中职学校,“方便以后能随时看望余老师。”
在木里县民族中学教历史的马国志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认真备课,努力提高课堂效益,课下积极辅导学生,查漏补缺。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马国志把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教学,结合社会现象分析知识点,设计互动课堂吸引学生参与,增进师生感情,做学生的知心人、引路人。
第一年下来,马国志所教班级的平均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3.2分,并超过木里县中学同类班级。第二年的成绩在第一年的基础上又提高3.5分,在2012年中考中,取得了高出木里县中学同类班级4.11分的优异成绩。这是木里县民族学校办学以来,第一次、第一个学科超过木里县中学同类班级的成绩,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家都认为攀枝花的老师确实有水平。
让当地老百姓认可的不仅是教师,谢波也得到当地群众认可。
“一是病人不分贵贱,一视同仁;二是花一元钱能治好的病,就不让病人多花一角钱;三是苦病人之所苦,选择痛苦最小的治疗方法为病人治疗。”第一次参加医院会议,谢波就提出了自己为医的三个基本准则。
在木里县医院,虽然是分管中医的副院长,但谢波仍然坚持在中医门诊坐诊,每次面对病人,无论老少贵贱,他都耐心询问,仔细诊查;无论多忙多累,他都用心思考,寻求最佳治疗方案。
有一次,谢波诊治一位藏族老大爷。当谢波要给老大爷号脉时,老大爷伸出手来,又缩了回去。谢波不解地问老大爷为何要把手缩回去?老大爷尴尬地说;“我的手没洗干净,怕整脏了你的手。”谢波说:“你是我的病人,任何情况下我都会认真为你看病,为你治疗。”听了谢波的话,老人很感动。
两年时间,谢波诊治了7000多名患者,许多疑难病、慢性病患者在他的精心调治下痊愈或好转。同时,他还主动减免各族群众挂号诊查费5000余人次、针灸理疗费500余人次,力所能及地为藏区病人减轻负担。
留下真情 爱无止境
如今,虽然谢波已经顺利完成援藏工作,回到了攀枝花,但他已将更多的爱留在了木里。
谢波到木里县医院不久,发现医院的硬件设施很好,但管理和制度建设等软件需改善。于是,他利用节假日,先后到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调研,为木里县医院制订了比较完善的中医科工作制度,并从攀枝花带回了大量关于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资料,供医院参考、学习,为医院的制度建设作出了贡献。
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木里县医院中医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医生基础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信心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为此,谢波结合临床,以一个个鲜活的病例为教材,带着他们学习,陪着他们看书,耐心细致地传授知识……通过言传身教,现在,中医科的医生业务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在临床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病人的认可。
木里民族中学历史课取得的成绩,流淌着马国志的汗水,满载着他的希望。
2010年,刚到木里县民族中学时,细心的马国志发现,学校里大多数老师仍然停留在“一杆粉笔一本书”的时代,大多数教师的备课主要是抄袭教学参考书。为带动老师自主备课和积极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马国志带头撰写电子教案、编写导学案。鉴于大多数教师只会使用现成资料和试卷,缺少自我思考和整理的情况,马国志又带头编写复习资料、考试试题、模拟试题等。
如今,在木里县民族中学,由马国志整理的所有初中历史课程的电子教案和导学案,在全校同学科教师中推广使用。
对于正在木里县中学授课的余仕利则抓紧时间,争取奉献更多。
“我马上要上课去了,就采访到这里吧?”电话那头的余仕利在接受采访时也紧盯时间,生怕耽误上课。如今,他正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为推进木里基础教育的发展,奉献智慧和青春;在三尺讲台上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工作佳绩,为木里的孩子们拓展出一片广阔天地,让他们幸福地放飞理想,成长为报效祖国、回报亲人、改变木里面貌、建设美丽家园的栋梁之材。
新闻推荐
本报凉山电(王平记者王可)4月9日至12日,攀枝花市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项脚乡的7户渔业养殖户,到盐边县箐河乡学习水产养殖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据了解,攀枝花市第三批援助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