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木里一名普通村民,种地种来收入上百万元——
党参地、黄芩地、银柴胡地、桔梗地……6月27日,顶着正午的烈日,方顺喜一块地一块地地观察着,哪里需要喷水,哪里需要除草,哪里需要施肥,走一圈下来心里就有数了。
方顺喜是木里藏族自治县西秋乡日布佐村上日布佐组村民,年过花甲的他50多年来一直侍弄着庄稼。同样是种庄稼,方顺喜家往年的收入也就2万元左右,今年可能收入100万元,每每想到此,方顺喜脸上总是挂着笑。
一个普通的农民,种地收入由2万元变为100万元,方顺喜家奇迹是如何实现的呢?
□呷龙 本报记者 徐登林 文/图
全村动员会给了机遇
西秋乡地处高山,土地贫瘠、常年干旱。“过去我们家种玉米和土豆,22亩土地一年也就2万元左右的收入。”方顺喜说。
跟方顺喜家一样,西秋乡3个村、15个组的村民长期守着贫瘠的土地,不但收入低,生活水平也低。到去年底,乡上仍有2个村、12个组不通电。
近年,木里县实施了党员干部下沉行动:县级领导包片、县直机关干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木里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锋介绍,今年以来,木里县万名干部下基层、机关干部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加大了干部下沉力度,到目前为止,已有2000多名县级领导、机关干部实现了逐级下沉。
木里县统计局局长杜基次尔是在机关干部下沉中派往西秋乡的包乡干部,他与西秋乡领导出面,今年引进了外地中药材商,给西秋乡村民找到了调整种植结构的渠道。
3月24日,日布佐村召开了一次全村动员会,包括方顺喜在内的“胆子大”的几个农民迎来命运转折。“种玉米一亩土地一年的产值就1000元,如果种药材,产值至少在6000元左右,如果种药材种,产值更高,起码2万元。”动员会上,西秋乡副乡长晓央宗给村民算的账让方顺喜心动。
与药材商签订下药材种种植协议后,方顺喜不但动用了自己家22亩土地,还租来30亩土地。“动员会上说,乡上的干部要下来作技术顾问,药材种又有去路,价格也有合同保障,还担心什么呢?”方顺喜决心一搏。
“三员”履职出了效益
干部下沉了,如何履职并收到效果?争当“三员”是木里县对下沉干部的角色定位。所谓“三员”就是宣讲员、组织员和技术员。
西秋乡副乡长晓央宗是下沉到日布佐村的包村干部。除了在动员日布佐村村民种植药材时她充当了宣讲员,还扮演了组织员的角色。在她的组织下,日布佐村包括方顺喜在内有26户村民被组织起来,对13种药材进行了育种试种,如果试种成功,药材种植将在全乡推广。
说起药材育种试种,方顺喜现在一刻也离不开晓央宗。今年4月,是药材育种的时节,方顺喜将银柴胡籽泡水6天后,发现已经发芽的种子开始萎头变色,他赶忙找来晓央宗。“高温天气,泡种时间最多5天,用不着7天。”在晓央宗指导下,这批银柴胡顺利撒地播种。
“52亩土地我已经投入了11.8万元,种上了党参、黄芩、银柴胡、桔梗等6个品种,药材商来看了说,不出意外,我家今年收入至少100万元。”方顺喜说,如果真是那样,他一定给乡上送一块匾。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董小红文/图在美国驻成都总领事谷立言的“朋友圈”里,最近有一组照片特别“火”。那是他前往四川藏区参观考察时的“随手拍”,有时一天发了40多张,真实展现了四川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