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冕宁新闻 > 正文

拖乌:破茧成蝶正起舞

来源:凉山日报 2018-07-23 09:40   https://www.yybnet.net/

说到拖乌山,名声在外。一年积雪期长达4个月,作为108国道和雅西高速公路的必经之地,曾经,这里因气候恶劣和贫穷而得名。

“转变观念,从产业扶贫上破局。”近年来,拖乌乡党委政府面对困局和制约瓶颈,围绕经济发展总目标调整产业结构,书写出“一子激活全盘棋”的“拖乌实践”。

如今,再说拖乌,“鲁坝菌香”成为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品牌。鲁坝高山错季有机食用菌项目不仅拓宽拖乌人的思维,也带动传统的“大红袍”花椒、优质马铃薯、生态畜牧业等产业。2017年,拖乌全乡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0800余元,一举脱贫。

“脱贫不是目标,致富不是目的,发展永无止境。”初尝“甜头”的拖乌人不满足于眼前成就,正在这片山水间谋划着一出更值得期待的发展大戏。

夯基础:从产业破局

拖乌乡,素有冕宁县“北大门”之称,是108国道和雅西高速入境凉山的北部第一站。

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后劲乏力、气候条件恶劣、思想观念落后……,受制于多种叠加的因素制约,地理上处于“第一站”,发展上却是冕宁有名的贫困区。

2014年,拖乌乡党委政府面对不利局面,通盘思量后决定从产业上入手破局。

“这是西南地区,我见过的种植食用菌最理想的地方。”这一年,面对市场对食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挑剔”,品质决定市场销路的现实,让杨建辉不得不放弃根植多年的成都。奔走西南各地“选址”后,他最终“心仪”鲁坝生态自然山水及便捷的交通环境。

一边是急于寻找理想培育基地的商家,一边是寻找支柱产业的当地政府。当两者相遇时,合作,成为双方共识。

这一年年底,鼎信万树集团落户拖乌乡鲁坝村,用自然山水育植高山生态错季有机食用菌。按照“公司+合作社+大户+农户+贫困户+金融+保险”的运行模式,公司提供技术、管理、销售,种植大户带动贫困户,农户高度参与生产,吸收大量劳动力。当地农民将通过四个方面获利:一是土地流转收益;二是务工收入;三是入股分红(林地补偿220万+财政拨付30万产业基金入股);四是农户承包或自建大棚实现自我发展。

从2014年的120亩到2017年的1097亩,伴随着基地不断扩大的规模面积,鲁坝村乃至拖乌乡的贫困群众日子日新月异。数据最能直观反映,2017年,当地农民从基地里资金收益为:劳务收入近160万元、土地流转(目前为3000亩)收入72万元、补偿款收入18万元、入股分红24万多元。

从食用菌基地沿着108国道南下,路边一簇接一簇的“大红袍”花椒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拖乌,是冕宁的“大红袍花椒之乡”。

2017年“1+X”项目规划种植4000亩,今年“一村一品”布局1000亩,“菌香+椒香”是拖乌在产业发展上的“两张牌”。

“鲜椒最开始上市时20元一斤,近段时间在15到18元之间波动。”拖乌乡党委书记胡华清说,今年各地受天气影响,花椒产量大幅下降,而拖乌“大红袍”花椒依然丰产而走俏市场。“我家的18亩去年收入3万,今年保守估计能达到3.8万。”花椒丰产价高,拖乌乡拖乌村椒农阿说克基笑容满面。

大产业带动小产业,各产业互补发展。通过近年来的精准布局,拖乌乡“食用菌+花椒、核桃、马铃薯、生态畜牧、劳务输出”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正在催生脱贫致富新活力。

谋长远:大手笔规划

鲁坝食用菌生产基地如今实现千亩级,成为凉山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种植基地。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攀枝花市1-6月安全生产事故通报

今年1-6月,全市发生26起生产安全死亡事故,造成33人死亡。其中煤矿3起,建设施工6起,道路交通9起,化工1起,机械2起,工商贸2起...

冕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冕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拖乌:破茧成蝶正起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