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上的挑担小游戏。
展会上的特色农产品交易火爆。
台商在展会上展示特色产品。
在大凉山的油橄榄地里,63岁的台湾人林春福常常一个人去转悠。让他挂心的是地里的油橄榄树长势如何,有没有被风吹歪了……有时,儿子也陪着他。今年,这一大片油橄榄地将迎来丰收,预计产油40万吨。
这一对来自台湾的“父子兵”将全身心放在四川凉山。
4月20日,第五届川台农业合作论坛暨海峡两岸乡村振兴研讨会在川举行。第二批川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授牌,林春福的企业榜上有名。他告诉记者,川台合作越来越紧密,也越来越方便,他在凉山吃完中午饭后,搭乘飞机到成都,转下午3点多的飞机到台北,2小时50分后,他就可以坐在台北的家里吃晚饭。
台商在凉山种植油橄榄
1991年,林春福在深圳办厂。2011年,他来四川搞农业。2013年,儿子也跟着他来了。
转行之前,林春福考虑再三。他认为,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他在美国、阿根廷、智利、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地考察,随后又认真研究了国内三十年的气象资料,这才选择了油橄榄这个品种。
油橄榄对气候条件要求高,国内可种植的地方并不多。他考察了甘肃、云南、四川绵阳、达州等地,经过评估,最终选定了凉山州冕宁县。
投资农业不会一夜致富,投入很大,回报需要耐心与心血。林春福说,虽然早在2011年就开始种植,但到2020年以后才会真正赚钱。目前,他在凉山州的1.07万亩的土地上种植了油橄榄。
2014年开始,林春福的付出开始有了些许收获。除了种植油橄榄,他也在当地加工提炼橄榄油。2014年只有1吨产量,而2017年已有20吨,预计今年有40吨。
短短4年,产量有40倍的增长。
“我们不缺渠道,也不缺市场,我们现在是没有那么多油可以卖。”他说,从幼苗到丰产,需要6年时间,现在橄榄油供不应求。如果丰产,每一万亩油橄榄能产油1千吨。
当地农民收入增长五六倍
种植油橄榄,当地村民是直接的受益者之一。
林春福说,最开始的5年,他给当地农民付租金,每亩800元。农民在工厂务工,每天8小时上下班领工资。第6年开始,农民用土地入股,可以享受36%的分红。通过这种方式,农民的收入从每亩地800元涨到了一千四五百元。
去年开始,林春福开始尝试与农民合作的新模式。“政府采购苗木,公司提供种植技术,果实成熟后,企业向农民收购果实。”他说,个体农户已经不再是他的主要合作对象,他选择以村为单位进行大规模合作。通过这种方式,在原有的1.07万亩的基础上,他去年又增加了4千亩,以后计划每年增加1万亩。如果和以前种玉米等传统作物相比,农民的年收入可以增长五六倍。
林春福的橄榄油几乎全部在大陆消化。今年有一小部分会销到香港,明年会有一部分销到台湾。据林春福介绍,大陆一年进口5万吨橄榄油,生产量才5千吨。缺口很大。他正是看准了这个商机,才投身于该领域。
小而美的台湾黑糖、大米制成的化妆品……这些宝岛来的新鲜美物,也漂洋过海到成都来啦!
本届论坛除主论坛、分论坛外,还首次设立了集观赏、品尝、体验、娱乐、购买为一体的5个主题展区,好玩又有趣的宝岛农产品惊艳亮相,记者也在现场发现了许多“四川元素”。
在主题展馆中,台湾人陈兴文的展厅前门庭若市。在他展出的产品中,不乏国际大牌化妆品以及标新立异的设计,其中一款印有“金榜题名”字样的饼干是陈兴文的小骄傲,“升学季的时候,这种饼干在台湾卖得最好。”他说,家长、老师想给孩子送祝福、送鼓励,不用施加压力,一块有创意的饼干已经饱含足够多的寓意。
把一颗米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这是吴承霖的创业理念,在他以“米”为主题的展厅里,最出人意料的无疑是摆放在展厅前的化妆品,乳液、精华、米香皂等等一应俱全,让爱美的女孩流连忘返。据吴承霖介绍,这是他的一次探索,“这些产品都是纯天然,没有化学成分,很温和。”本组稿件采写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刘秋凤秦怡摄影雷远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冕宁县首次在该县城厢镇大垭口村开展玉米机械化播种示范。来自四川农学院、西昌学院、凉山州西昌农科所的相关专家现场指导,州县农牧局相关负责人和相关农技人员参加了示范培训。西...
冕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冕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