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美姑新闻 > 正文

美姑县彝家新寨建设掠影和风送暖大地回春走进海拔

来源:四川日报 2012-04-10 19:05   https://www.yybnet.net/

——美姑县彝家新寨建设掠影

和风送暖,大地回春。4月7日,走进海拔超过2500米的凉山州美姑县井叶特西乡特西村,一幢幢新建的青瓦房错落有致、格外耀眼,屋檐下极富彝族黑红黄三色的牛角装饰与远山的翠绿交相呼应,看上去漂亮至极。

“屋里亮堂堂的!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畜圈全部功能分区,好安逸哦!”正在喂羊的特西村3组村民勒则凤鸣说,这些是在国家的帮助下才建成的,全村132户全部都搬进了新居。

勒则凤鸣原来居住在巴普镇,1983年嫁到了特西村,回忆起当年情景时,她感慨万千,眼里还噙着泪花。

“当时,村里全部都是瓦板房、石板房、茅草房,漏风透雨,寒冷潮湿。吃的都是荞麦、洋芋,每年到三四月份,就要回娘家借粮食吃,等到秋收后才还,过年猪都杀不起,这样的情景一直持续到了1996年。”勒则凤鸣说,“1996年,村里部分人家才把瓦板房改成青瓦房,但都还是土墙,生活还是很困难。”

位于大小凉山分水岭黄茅埂山脚下的特西村,由于海拔高、气候恶劣、土地出产差,全村一直处于极度贫困。

1999年,在县上的帮助下村里找到种植莲花白、养殖美姑山羊两大致富路子。村民渐渐走上了富裕路,过上了好生活。

“原来,县上只要有上级领导到美姑,看先进就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依波沃村,看落后的就看我们村。”特西村支部书记切吉日洛说,当时全村人都抬不起头。后来经济发展了,村民富裕了,落后的帽子也甩掉了。

去年在国家的帮助下,全村水、电、路全部都通进了各家各户,132户全部搬进了重新修建的新房,村民甭提有多高兴了!

“去年给大儿子娶媳妇花了不少,全家修了3幢房子,共花了10多万元,修好房子全家就大干一场,多挣点钱。”勒则凤鸣说,老公、大儿子、儿媳妇都在外面打工,自己在家里养了32只美姑山羊,种了3亩多的莲花白。全家不再为以前黑漆漆、透风漏雨的房屋担心了,可以放心去挣钱了。

勒则凤鸣说:“如今的生活和以前是天壤之别哦!全村家家户户都吃的是大米了,产业转换后,想吃荞麦粑粑都要在其他的地方去买,人们都很少吃洋芋,种点洋芋大部分也只是用来喂猪。现在存款上10万元的都有50多户,买汽车的就有14家,过年家家都杀过年猪,有的家还杀了三四头。”

现在,美姑县井叶特西乡特西村主要产业为莲花白、美姑山羊和外出务工。据了解全村莲花白种植面积1000亩,由于是反季节高山无公害产品,销路不愁,年产值可以达到100万元;美姑山羊养殖年出栏1300多只,年产值达到50多万元;外出务工每年能挣回100万元以上。

10来年的时间,特西村从落后村变成了先进村,从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

有着“美姑花果山”之称的美姑县巴古乡勒布村,通过彝家新寨建设,整个村寨错落有致,好一派“人在绿间居”的人居和谐景象。村民不仅住上了砖瓦房,还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开起了农家乐。

“我们村漂亮吧?你看,修房的时候尊重我们的意愿,尽量不去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不搞绝对的集中建设,随弯就弯,不挖山、不填土、不砍树,才有了现在的景色。”在勒布村6组,74岁的曲比曲哈告诉我们,在建设时,村上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征求大家的意见。靠政府补贴一点、自己筹措一点、贷款一点修起了新房。

曲比曲哈家原来的土房不足70平方米,就一间正房,吃、住都在一起,很是苦恼。

可就在刚开始修新房时,曲比曲哈还有些不同意。他说:“担心补贴不够、担心果树被砍。”后来在儿女的帮助和劝说下,曲比曲哈终于拿出了多年的积蓄,加上政府的补贴,修起了近200平方米的砖瓦房。

“这些都是靠共产党的帮助。”曲比曲哈说,空闲时总是拿出陪伴他多年的彝族月琴来弹上几曲,抒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这是我们老两口住的,那是儿子儿媳住的;男女厕所都分开了;还修一间专门用来烤火……”介绍起自己家的新房曲比曲哈感到很自豪。

“不仅果树没砍,政府还为我们引进了新的品种,现在全家共有苹果、樱桃、梨、桃等水果8种,每年仅水果一项就可以收入3万多元。”说起自己的宝贝水果,曲比曲哈滔滔不绝。

他说:“从5月份开始,到10月份,看景色的、采摘水果的、贩水果的,整个村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充足的水果,供应给农家乐、县城,有的甚至还卖到了州府西昌。”

位于河谷地带的勒布村,距县城4.5公里,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光热条件造就了其花果山的美名。

在彝家新寨建设时,美姑县委、县政府本着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原则,按照“尊重自然环境、尊重历史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要求,坚持群众自愿,优化农房民居规划布局,提升农房建筑特色。在民居建设规划中注重挖掘本地的彝族文化元素和彝族建筑风格,体现美姑的彝族风貌特点。

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着力抓好路、水、电、气和群众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场所建设,努力实现基础设施配套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立足各村实际,努力将自然环境优势、区位条件优势、经济基础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发展1—2项主导产业,确保每家农户增收致富。

据了解,美姑县把彝家新寨建设这个项目当作民生工程来抓,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总负责的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整合各种项目和力量,全力推进彝家新寨建设。自从开展彝家新寨建设以来,共完成34个村、2729户的建设任务,新建饮水管道7万多米,新修进村入户路81870米,新建沼气1000多口,完成农网改造2729户,新建标准“1+N”民俗活动中心5个,在美姑山羊、岩鹰鸡、苦荞米、高山无公害莲花白、马铃薯、林果业等多产业发展上给予了扶持,受益群众达13600多人。

□沙马拉林 李焰川 萨古曲惹 陶祥 吴传明 文/图

新闻推荐

美姑县原副县长被立案侦查

本报讯(记者赵文)昨(25)日,记者从省检察院获悉,5月23日,凉山州检察院依法决定对美姑县原副县长曲比依胡(副县级)以涉嫌受贿犯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同时,记者还了解到,近日,达...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美姑县彝家新寨建设掠影和风送暖大地回春走进海拔)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