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要到了,我们吃到了以前从未吃过的饺子、汤圆和糖果,谢谢青助会的哥哥姐姐们给我们带来的新年礼物”近日,12岁的雷波县雷池乡马木村小姑娘甲拉小花背着自己三岁的妹妹一边同其他100余名马木村的小朋友们吃着香甜的汤圆一边对笔者说。
青助会全称青年助学志愿者协会,近年来,一直关注彝区孩子,先后为凉山州 偏远山区送去价值10余万元爱心物资。
情系大山里的彝族孩子
据了解,这次到马木村组织活动的是重庆青助会的志愿者杨依、成阳等9人。青助会的全称是青年助学志愿者协会,创始人是资深公益人刘晓华。青助会在丰富青少年生活、增进青少年感情、凝聚青年才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介绍,近5年来,青助会参与过活动的志愿者上万人次,总志愿服务时间超过40万多小时,先后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重庆和泰国的网友市民参加志愿者和上万人次捐款,是在三峡库区规模和影响力较大的一个纯民间公益性组织。
成都姑娘杨依就是其中的一名志愿者,2015年初,她通过朋友的介绍认识了在雷波县教育局工作的莫色作古,莫色作古向她介绍了雷池中心乡许多彝族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因交通闭塞和经济文化落后,还从未走出过村,有的孩子从来没有用过新书包,更没有城里孩子们各式各样的玩具,特别渴望走出大山与外界交流。
杨依决定把青助会的爱心传递给这些彝区的孩子们,用爱唤起孩子们内心自强不息的力量,在征得协会的同意后,当年3月,杨依和另外一名志愿者带着爱心人士捐赠的价值5000多元的物资,经过近4天的颠簸后来到马木村,当和村里的孩子们第一次见面时,孩子们见到这位陌生的大姐姐都很害羞,不敢主动接近她,在和孩子们一天多相处的时间里,孩子们用很拗口的汉语同她试着交流起来,杨依用自己的真诚与爱心渐渐地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后来孩子们主动同杨依和同事一起做游戏,唱歌,最后每个孩子都得到了一份自己喜爱的礼物,临走时孩子和家长们依依不舍的把她们送出村外,孩子们的质朴和天真,尤其是他们渴望得到外界的关爱深深地打动了杨依,她决定把青助会的这份爱心继续在马木村传递下去,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先后与同事十多次到马木村,同孩子们同吃同住,教孩子们学习、唱歌、做游戏,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先后为村里和学校的孩子们带去了价值10余万元的爱心物品。
今年的春节特别不一般
“山里彝族孩子的成长需要有爱的陪伴”杨依介绍说,这次她们一共来了9个志愿者,有在校大学生,有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由于春节即将到来,大家决定提前给马木村的孩子们过一个快乐的春节。出发前,大家为孩子们准备了棉衣、棉鞋、书包、各种文具用品等新年礼物,还特意买了包饺子、做汤圆的材料,总价值6000余元。打算同孩子们一起交流活动两天,与孩子们一起包饺子、做汤圆,让孩子们学会生活,学会交流,懂得互助,珍惜友谊,当来到村里时,一条新修的通村水泥公路已贯通全村,公路两旁新修完的彝家新寨住房错落序地排列着,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2016年,雷波县委县政府在马木村实施的***工程已让马木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让志愿者们增强了把这次活动搞好的信心。为打消家长们的顾虑,她们主动邀请三位家长代表参与活动,家长代表看到准备的活动完全是为孩子们着想后,非常支持,都积极主动参与到服务活动中来。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试着第一次包饺子和汤圆,虽然是三九寒天,包出来的饺子和汤圆也奇形怪状,但始终弥漫着其乐融融的氛围,吃了饺子又吃汤圆,满足的幸福从孩子们的脸上和嘴上不时洋溢出来。之后又一起唱歌、做游戏、放烟花,最后每人都得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新年礼物,孩子们享受着从未有过的幸福……
爱心接力棒得到传递
两天的时间在紧凑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临别时孩子们拉着杨依和其他几位志愿者的手旧旧不想离去。“这次活动太让我感动了,今后我也要积极参加这样的活动,为社会奉献一份爱心”正在宜宾卫校读书的马木村姑娘罗小花和村里其他几位初中、高中学生得知杨依她们的活动消息后也主动来参加服务,青助会的爱心在马木村得到传递和延续。
杨平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雷波县召开了全县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并就近期森林草原防火的关键时期做了工作部署。会议要求,各乡镇要加强宣传教育、落实好各项责任、细化各项措施、坚持小时值班、加强巡山...
雷波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雷波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